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严寒的冬季,是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脏腑功能衰退,组织代谢日趋缓慢,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下降。所以,每到冬季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但是,只要注意适应冬季气候的特点,顺其自然,加强自我养生保健,老年人就能平安地度过冬季。  相似文献   

2.
谭西顺 《保健医苑》2005,(11):40-40
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冬季易发生低体温综合征,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为什么老年人在冬季易发生低体温综合征呢?  相似文献   

3.
郭振东 《现代养生》2007,(11):26-26
祖国医学认为,冬季是自然界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敛阴护阳。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低,因而防寒能力格外差。所以老年人在冬季更要注意防寒,预防疾病,注意自身调养,根据气候变化来合理养生。  相似文献   

4.
饶先华 《保健医苑》2011,(12):27-27
<正>冬季,老年人易患皮肤瘙痒。老年人性腺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皮肤过于干燥,皱缩的皮肤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老化蜕变,向中枢发出异样的刺激信号,引起皮肤瘙痒,以严冬为甚。每当晚间脱衣服时皮肤有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冬季是老年人比较难熬的季节,除了需在饮食、起居上多加注意,老年人的居室布置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室内湿度冬季天气干燥,尤其是使用暖气、空调、暖霸等采暖设备时,会加剧室内小环境的湿度变化,容易诱发呼吸道黏膜损伤,甚至合并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走出家门老年人在寒冷的漫长冬季往往很少出门,体内温度调节中枢和脏器功能的适应性下降,红细胞会逐渐减少,脂肪组织的沉积量会不断增加,骨骼里会失去一定的钙质。因此,在阳光明媚、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现状以及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 546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研究范围,运用t检验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认知功能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共有2 987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约占总人数的28.32%;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平均得分为(14.75±1.86)分,没有使用过互联网的老年人人认知功能平均得分为(13.34±2.91)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8,P<0.001);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相关(β=0.12,95%CI:0.608~0.845,P<0.001),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更好。结论 互联网使用会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姿含 《保健医苑》2013,(12):32-33
受几次寒潮的影响,天气变得寒冷、气候干燥,这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冬季气温较低,为了抵御寒冷,机体调节功能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的低于青年人。  相似文献   

9.
《长寿》2008,(1):44
冬季眼睛容易干涩发痒,眼科专家提醒说,对此必须注意眼睛保湿,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专家表示。冬季干燥少雨,湿度偏低,容易造成眼睛干涩,由此引发眼病,如眼睛疲劳、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睛疼痛等。而老年人内分泌功能减弱.眼睛尤其容易干涩,所以眼睛保湿格外重要。要有效缓解眼部干涩,可以多喝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老年人认知功能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MSE评估40例非心脏非全麻择期手术老年人和90例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比较其认知差异;60例正常老年人在随访过程中有19例行非心脏非全麻择期手术.比较其术前与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同时分析术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术后老年人出现多认知领域损害,尤其是记忆功能、注意和计算能力(P〈0.05);年龄、糖尿病、术中缺氧时间、术中术后低血压时间与术后记忆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685,p=0.012;r=0.512,p=0.034;r=0.675,p=0.007;r=0.589,p=0.004);正常老年人术后,其认知功能有损害,尤其是记忆功能(P〈0.05)。结论术后老年人认知功能有多领域障碍,尤其是记忆力和注意计算力,而年龄、糖尿病、术中缺氧时间、术中术后低血压时间与术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1.
易善永 《保健医苑》2007,(12):24-25
<正>我国多数地区冬天的气压、风速、温差都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多变的气候直接导致人们身体状态的变化,并可诱发诸多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适应能力差。现将冬季易发疾病进行盘点,使老人们认清这些"健康杀手"的特征,以便及时防范。  相似文献   

12.
韦公远 《长寿》2003,(11):27-27
冬季天气寒冷,是老年人疾病易发的季节,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而且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很容易患感冒。患了感冒后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此,许多老年人怕过冬天。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1.注意保暖、防寒。冬季气温较低,为了抵御寒冷,机体调节功能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比如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但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抗病及…  相似文献   

13.
易善永 《长寿》2007,(1):33-33
在寒冷的冬季,有些老年人由于身体阳气不足,因而表现出特别畏寒怕冷。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如果在饮食上选用一些补气助阳的食物,可使代谢加快,分泌功能增强,能有效地改善畏寒现象。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御寒食物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太原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建立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早期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9 - 10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太原市5个社区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410名进行问卷调查,包括MoCA量表,GDS量表和FAQ量表,结合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来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老年人共407名,平均年龄(71.47±7.446)岁,平均认知功能水平(24.01±4.727) 分,处于较低水平;认知功能障碍检出186人,检出率为45.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日常活动障碍和抑郁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和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结论 对教育水平低、独居的高龄老年人进行关注,鼓励其积极参加锻炼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延缓和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冬季进补,要先健脾胃,从“底补”做起.老年人大都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对于希望在冬季进补的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饮食原则脾虚的老人,在饮食上要忌黏、硬、生冷食品,冬季早晨多服热粥、热汤,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对于平素胃肠虚弱之人,在进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蛮补.因为药物、食物入胃,全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只有胃肠功能正常,才能发挥补药及食物应有的效应.对于这类病人,可先服用些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陈皮之类调理胃肠的药物,使胃肠功能正常,再由少至多地进服补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抽取安徽省临泉和全椒地区1个街道和1个行政村,对实足年龄在60岁~2212名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膳食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功能状况等,并对他们的孤独状况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定.结果 11.8%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出现严重障碍,34.3%的老年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53.9%老年人的家庭功能良好.单因素分析中家庭功能与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等有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状况影响因素为孤独、社会支持、子女孝顺等.结论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值得关注,社会和子女应重视对老年人家庭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人老之后,身体的各个系统和组织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进食量减少,新陈代谢缓慢,摄取的营养物质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大大减少,所以容易出现低体温现象,是威胁老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出来;等感觉出来的时候,或许已经受寒了。因此,冬季如何穿衣保暖对老年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许多老年人,一到冬季就出现全身瘙痒症状,有时奇痒难耐,让人坐卧不宁。这种主要发生在寒冷干燥冬季的皮肤病称为冬令瘙痒症。因这种病多见于老年人,故又称老年瘙痒症。皮脂有润泽皮肤、保护皮肤及抑苗作用。老年人由于性激素的变化,皮脂腺量显著减少,又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皮肤贮藏水分功能减退,加之冬季寒冷干燥,故每至冬季易发生皮肤瘙痒症,且症状重,而到夏季则减轻。 冬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有时伴有皮肤针刺感或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社区981位≥60岁社区居民采用结构化问卷进行调查。用LSNS-6量表筛查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化长沙版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网络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采用累积比数logit模型分析社会支持网络与不同认知维度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71岁;LSNS-6量表筛查出10.60%(104/981)的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情况;9.48%(93/981)的老年人存在家庭联系疏松;13.97%(137/981)的老年人存在朋友联系疏松。LSNS-6量表得分与认知功能得分存在相关关系,与社会联系越紧密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越高,偏回归系数为0.10(P< 0.01)。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为20.38±5.54,而社会联系正常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为22.10±5.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无社会隔离相比,社会隔离与视空间/执行能力(P=0.02)、命名(P=0.03)、语言(P=0.01)和延迟记忆(P< 0.01)等认知维度有关联,而与注意力(P=0.33)、抽象(P=0.49)和定向(P=0.27)方面无明显关联。结论 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朋友联系疏松是老年人社会隔离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许静    周晟宇    孔凡磊   《现代预防医学》2023,(9):1682-168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现状以及童年时期经历父母去世对老年人晚年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纳入有效样本11 088个;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量老年人的认知功能,t检验用于分析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在不同特征对象中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探索童年时期经历父母去世对老年人晚年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共有1 177位老年人有过童年父母去世经历,约占总人数的10.6%;经历过童年父母去世的老年人的MMSE平均得分为(12.87±3.19),没有经历过的老年人MMSE平均得分为(13.37±3.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18,P<0.001);多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童年时期是否经历父母去世与老年人晚年的认知功能相关(β=-0.02,P=0.007),有此经历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更差。结论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较差,童年时期经历父母去世会对老年人晚年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