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出现的以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的产科常见的并发症.ICP对妊娠的影响主要是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可致死胎、死产和产后出血[1].目前国内对ICP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也无某一指标能对ICP作出明确诊断.本文通过对108例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检测分析,以期为ICP的诊断提供依据和对血清学改变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同胆汁酸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珍亚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585-158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以妊娠中晚期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主、产后症状迅速消失为特征的妊娠期并发症,目前已引起国内妇产科医生的普遍重视。检测血清胆汁酸值是诊断ICP敏感的指标。本文通过75例ICP孕妇不同的血清胆汁酸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作一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以肝内胆汁淤积及皮肤瘙痒为特征,伴有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升高[1]。ICP孕产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汁酸等肝生化指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5年本院妇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8例(ICP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00例(对照组)。记录其不同孕期的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检测值及瘙痒评分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TBA、ALT、AST、TBI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ICP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TBA分为(16.48±4.66)μmol/L、(31.22±6.70)μmol/L、(42.06±12.49)μmol/L,均较对照组相应孕期[(6.04±1.58)μmol/L、(7.25±3.17)μmol/L、(8.13±4.28)μmol/L]升高;且TBA水平随妊娠孕周增加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P组胆汁酸在妊娠早、中、晚期的阳性率分别为66.6%、90.5%、100.0%,均高于同孕期的ALT、AST、TBIL。结论胆汁酸是辅助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早期、最灵敏、最特异的指标,能辅助临床早期诊断ICP。  相似文献   

5.
谢蓉蓉  俞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88-368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102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ICP患者中有21例出现早产,早产率为20.6%,其中15例为干预性早产。早产组和非早产组的ALT和总胆汁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然性早产组和干预性早产组的总胆汁酸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极易引起早产,产科医师要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动态观察权衡利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延长胎龄,以降低早产的发生以及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利辉  孙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859-386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治疗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16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甘胆酸(CG)水平将ICP产妇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并随机抽取同时期的正常孕产妇169例作为正常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ICP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高于正常组;轻度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均低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对母婴影响较大,通过分度诊断和处理,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表现,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比较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106例ICP患者(观察组)与同期正常分娩产妇(对照组,14581名)早产、新生儿死亡、死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 ICP早产33例(31.1%),新生儿死亡3例(2.8%),死胎2例(1.9%),胎儿宫内窘迫42例(39.6%)、新生儿窒息9例(8.5%),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军  赵树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58-75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特有的并发症 ,以皮肤瘙痒和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表现 ,症状持续至产后消失 ,再次妊娠可能复发。ICP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本文对我院 90例 ICP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并分析ICP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IC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的正常孕妇2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围生儿结局资料和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围生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P的发病时间、合并乙肝、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P家族史、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ICP围生儿不良结局有关(P0.05);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方式、皮肤瘙痒和ICP围生儿不良结局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P的发病时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高总胆汁酸是ICP围生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P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病时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高总胆汁酸是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ICP合并HBV感染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组,102例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ICP孕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明显提高,达到3.9%,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时间明显提前,且分娩时间明显提前,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的比率均明显提高,分别可达到64.6%、87.5%和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在采取相应治疗阻滞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外,对孕妇进行密切的监测,以防止早产的发生,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甲状腺激素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7年2月28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2例(研究组),同期随机选择3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并分析甲状腺激素早期检测在IC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TBA和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FT_3与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TBA异常率分别为0%和96.77%;对照组和研究组FT_3异常率分别为6.67%和91.94%;对照组和研究组FT_4异常率分别为13.33%和90.32%;对照组和研究组TSH异常率分别为6.67%和91.94%;研究组TBA、FT_3、FT_4、TSH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FT_3、FT_4、TSH检测在ICP患者诊断中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以作为ICP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结论甲状腺激素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肝功能指标与ICP围产儿预后关系。方法 对 85例IC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ICP患者肝功能胆汁酸 (TBA)、血清谷丙转氨酶 (SGPT)、总胆红素 (TBIL)水平越高 ,则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就愈高 (P <0 0 1) ,新生儿平均体重就轻。结论 对ICP患者进行肝功能部分指标的检测 ,是监测胎儿预后的一项可靠指标 ,在妊娠中晚期对产前母婴保健工作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临床上以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例ICP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在胆汁酸的紊乱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紊乱。鸢尾素(irisin)能够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且能够对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所改善。本文对鸢尾素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总胆汁酸(TBA)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改善母婴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台州医院分娩的200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TBA和肝酶检查结果将200例ICP孕妇分为轻度ICP组88例、中度ICP组77例和重度ICP组35例,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TBA、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以及母婴预后情况。结果 ICP孕妇与健康孕妇TBA、ALT、AST、TBIL、DBIL水平有明显差异,且不同程度ICP孕妇上述指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ICP孕妇妊娠和围生儿结局较对照组差,且ICP越严重妊娠和围生儿结局越差(P0.05)。结论 TBA可作为早期诊断ICP和预测ICP孕妇母婴预后的可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和总胆汁酸(TBA)早期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评价IC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依据ICP诊断标准,纳入2013年6月-2016年6月妇产科住院的100例ICP患者(ICP组)和80例非ICP患者(对照组);依据ICP分度标准,进一步将ICP患者分为轻度ICP组(45例)和重度ICP组(55例)。检测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P组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轻度ICP组相比,重度ICP组患者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ROC分析显示:TBA≥13.45μmol/L时有助于早期诊断ICP;TBA与ALT、AST联合检测诊断重度ICP的敏感度和Youden指数高于单一检测。结论检测血清TBIL、DBIL、ALT、AST、γ-GGT和TBA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ICP,以TBA最具应用价值;与单一检测相比,TBA与ALT、AST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早期预测IC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方法:对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与对照组非ICP孕妇6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CP的孕妇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达40.0%,非ICP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为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G值是诊断ICP的敏感指标,是反应肝实质细胞功能的灵敏指标,其值高低与胎儿的预后有关。一旦发现有瘙痒、黄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