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几何形状与排列的影响。方法采用enface小皮贴片技术观察了尾部悬吊4周(SUS-4)、悬吊4周后恢复1周(REC-1)及对照(CON)大鼠后肢和头颈部动脉血管内皮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股动脉:与CON比较,SUS-4组内皮细胞的平均长度(L)降低10%(P<0.01),平均宽度(W)增大45%(P<0.01),平均宽/长之比(W/L)增大65%(P<0.01),细胞更趋于圆形,内皮细胞的数目(N)无明显改变(P>0.05);REC-1组L、W、W/L已基本恢复。颈总动脉:其变化趋势与股动脉相反。与CON比较,SUS-4组内皮细胞的L增加10%(P<0.05),W降低24%(P<0.01),平均宽/长之比减小31%(P<0.01),细胞更趋于梭形,N变化不明显(P>0.05);REC-1组L、W、W/L已基本恢复。结论上述内皮细胞这些变化进一步表明,模拟失重大鼠头颈部的血流量增大,而后肢的血流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模拟失重大鼠后肢动脉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尾部悬吊4周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动脉血管神经支配发生可塑性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对照(CON)、尾部悬吊4周(SUS-4)和恢复1周(REC-1)大鼠后肢动脉血管周围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变化。结果胫前动脉:SUS-4组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密度较CON组显著降低(P<0.01);在REC-1组则提高(P<0.05)。股四头肌内小动脉: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密度无明显改变(P>0.05),但纤维变得更纤细,染色更浅淡;在REC-1组,神经纤维的密度较CON组升高1倍(P<0.01),且纤维粗,染色深,膨体更清晰。结论模拟失重4周可引起大鼠后肢动脉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处于低下状态,恢复1周后则处于增强状态。以上表明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对模拟失重下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颇为敏感,并能很快发生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小动脉风各级血管内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后肢肌肉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发生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 采用墨汁灌注法观察尾部悬吊4wk(SUS-4),悬吊4wk后恢复1wk(REC-1)、恢复5wk(REC-5),以及对照(CON)大鼠比目鱼肌小动脉网各组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 在SUS-4组,比目鱼肌的营养动脉、弓状小动脉及V、Ⅱ级模行小动脉的内径,较CON组分别减小了31%、29%、28%及41%(均为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后肢肌肉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发生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采用墨汁灌注法观察尾部悬吊4wk(SUS4),悬吊4wk后恢复1wk(REC1)、恢复5wk(REC5),以及对照(CON)大鼠比目鱼肌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在SUS4组,比目鱼肌的营养动脉、弓状小动脉及V、I级横行小动脉的内径,较CON组分别减小了31%、29%、28%及41%(均为P<0.01);在REC1组,仅有部分恢复但仍普遍低于CON组(P<0.05,P<0.01);在REC5组,除I级横行小动脉外,其余各级小动脉的内径均已恢复。结论4wk模拟失重大鼠后肢肌肉小动脉可能发生萎缩性变化。本工作还提示小动脉网的结构变化可能是飞行后引起立位耐力降低的重要发生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模拟失重下血管内皮的变化。方法 以尾部悬吊方法模拟失重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CON)、尾部悬吊4周(SUS-4)和恢复1周(REC-1)大鼠后肢肌肉小动脉内皮血客活性物质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改变。结果 在腓肠肌(抗重力肌)〉模拟失重4周后,NOSⅡ、NOSⅢ,P物质(SP)及内皮素-1(ET-1)免疫反应(Immunoreactive,IR)阳性的小动脉长度均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测定和免疫组化法缺氧对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自分泌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LF)的影响。无氧培养24h末,PAEC分泌ANP减少43.5%(P〈0.001),ATⅡ和EDLF呈明显负相关(r为-0.88和-0.786,P〈0.01),细胞内ANP阳性颗粒也显著减少(P〈0.001);PASM分泌ANP无显  相似文献   

7.
EXPERIMENTALSTUDYONEARLYREPAIROFMANDIBULARDEFECTFOLLOWINGHIGHVELOCITYMISSILEWOUNDLIUYan-pu(刘彦普),LEIDe-lin(雷德林),ZHANGHai-xia(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模拟失重下,不同部位动脉血管的结构是否会发生不同性质的重塑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可逆。方法 用van Gieson-Orcein染色法观察了尾部悬吊4wk(SUS-4),县吊4wk后恢复1wk(REC-1),及对照(CON)大鼠后肢和头颈部动脉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与CON比较,SUS-4组的内径与中膜布告匀显著减小;REC-1组的d与A尚未完全恢复,但差别已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CLINICALANDEXPERIMENTALSTUDIESONRENALINJURIESAFTER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FANGYu-hua(方玉华),JIANGJun(江军),DUWei-guo(都卫...  相似文献   

10.
EFFECTSOFNIMODIPINEONCALCIUMCURRENTSINCORTICALNEURONSAFTERIMPACTINGBRAININJURYNINGKe(宁可),WANGZheng-guo(王正国),CHENChang-cai(陈长才...  相似文献   

11.
CHANGES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PLASMAENDOTHE┐LININTRAUMAPATIENTSWITHHEMORRHAGICSHOCKDUDing-yuan(都定元)1,GAOJin-mou(高劲谋)1,WANGX...  相似文献   

12.
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动脉血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下身体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壁结构重塑变化的性质及其可逆性。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尾部悬吊4wk(SUS-4)、悬吊4wk后恢复1wk(REC-1),及对照(CON)大鼠后肢和头颈部动脉血管壁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后肢的动脉血管(如股动脉及胫前动脉)的改变是:SUS-4组平滑肌层数减少,平滑肌细胞内肌丝减少,间质胶原增多;REC-1组内弹力层增厚,平滑肌细胞内肌丝增加,内皮下出现合成表型  相似文献   

13.
高原汽车兵体内Hb和SOD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急性重复缺氧对机体内血红蛋白(H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方法:在同一人群中选择某部担负喀喇昆仑山运输任务的驾驶员24 人,在高原完成全年运输任务的前、中、后进行Hb、血清总(T- SOD)、铜锌(CuZn- SOD)、红细胞(RBC- SOD)和尿液(U- SOD)含量的检测。结果:运输中较运输前Hb 增加非常显著(P< 0.01),RB- SOD、CuZn- SOD和T- SOD、U- SOD的活性降低差异显著和非常显著(P< 0.05和P< 0.01)。运输结束后较运输中Hb 降低均差异显著(P< 0.01),T-SOD、U- SOD和RBC- SOD的活性逐渐降低有非显著和显著差异(P< 0.01 或P<0.05)。运输结束后较运输前的RBC- SOD、T- SOD、CuZn- SOD、U- SOD活性降低相差非常显著(P< 0.01),而Hb 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急性重复缺氧是影响体内Hb 和SOD含量的变化及造成自由基对机体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豚鼠30%TBSAⅢ度烫伤为模型,分为复苏组(n=48)、治疗组(n=48)和伤前对照(n=8)。复苏组在烧伤后立即给予平衡液复苏,治疗组在复苏同时给予川芎嗪。分别在伤前、伤后2、4、8、12、24和48小时,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伤后4和8小时取回结肠动脉中段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治疗组各时相点ET水平较复苏组低(P〈0.05,P〈0.01),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两组ET/NO比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显示,治疗因管内皮细胞损害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川芎嗪对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长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中期及长期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以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法观察了尾部悬吊4周(suspended 4-week,SUS-4)、尾部悬吊13周(suspended 13-week,SUS-13)大鼠与同步对照大鼠(controls,CON-4,CON-13)左室各部位心肌,室间隔与右室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改变。结果  相似文献   

16.
21d头低位卧床中几种体液调节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卧床模拟失重所致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及前列腺素(PGI2)的变化和LBNP对抗措施对上述激素的影响。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21dHDT-6°卧床实验。被试者年龄23.7±5.0岁,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ON)和下体负压(LBNP)组。LBNP组在卧床最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30mmHg,1h/d)。卧床前、卧床第2、4、11天及卧床结束日清晨分别抽取肘静脉血。结果与卧床前相比,Ald在第2天显著下降(CON-30%,P<0.05;LBNP-38%,P<0.01),在第11天显著上升(CON+30%,P<0.05;LBNP+48%,P<0.01)。PRA在第4天达到峰值(P<0.05),第22天回落到低于对照水平。PGI2在HDT过程中均高于对照水平。对照组在第22天增加+260%(P<0.01),LBNP组在第11天,第22天分别升高149%,102%(P<0.05)。采用LBNP对抗措施后,PRA,Ald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GI2在LBNP组未进一步升高。结论21d头低位卧床导致PRA、Ald的一过性升高及PGI2持续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REGULATORYEFFECTSOFWOUNDMACROPHAGEPRODUCTSONWOUNDFIBROBLASTSWANGYan-zhuang(王彦庄),XUEr-zhen(徐尔真),HeFang(何方),DINGWei(丁薇)Departme...  相似文献   

18.
ANEPIDEMIOLOGICALANALYSISONPATTERNSOFTRAFFICIN┐JURIESANDTYPESOFCOLLISIONLINHan-sheng(林汉生),WANGSheng-yong(王声涌)DepartmentofPrev...  相似文献   

19.
PERIPHERALNERVEREPAIRINRATSUSINGVASCULARIZEDFROZENIN┐SITUMUSCLEAUTOGRAFTWANGYan(王岩)1,ZHUSheng-xiu(朱盛修)1,HUNGLK2,LEUNGPC21.Dep...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47例人肺癌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显示,NSCLC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率24.24%(8/33),SCLC突变率为0(0/14),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点突变与肺癌分期、组织分化、吸烟无关(P>0.05),与NSCLC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提示: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突变是NSCLC突变热点,是评估NSCLC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