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PA、TBA和CHE水平。结果: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逐级递增,PA和CHE水平明显降低,TBA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A、TBA和CHE水平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水平在对肝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疾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0例正常对照组及240例肝病患者的TBA,PA,CHE水平,其中急性肝炎90例,轻度慢性肝炎43例,中度慢性肝炎25例,重度慢性肝炎32例,肝硬化代偿期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28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肝硬化失代偿期、重度慢性肝炎较为明显,肝硬化代偿期和急性肝炎次之(P<0.05)。结论TBA可作为了解肝细胞损害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PA,CHE的变化可反映各型肝炎早期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对肝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联合血清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肝硬化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肘静脉血,分别检测CHE、PTA、PA水平,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肝硬化患者中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血清PA、CHE、PT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HE、PTA、PA水平较对照组低,且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PA、CHE、PTA水平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1年存活率92.86%(104/112),且存活病例血清CHE、PTA、PA水平较死亡病例高(P<0.05)。结论:血清PA、CHE、PTA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呈低表达,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联合血清PA、CHE、PTA水平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检测在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CHE、PA、TBA及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HE〔(2887.0±845.4)vs(7556.0±925.2)U/L,P<0.01〕、PA〔(155.9±31.4)vs(289.2±51.3)mg/L,P<0.01〕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3.1)vs(4.8±1.9)mmol/L,P<0.01〕,且随Child-Pugh分级的级别增高,变化更趋明显。结论血清CHE、PA、TBA活性检测对判断肝硬化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8例肝硬化病人和85例健康人的CHE、PA、NAG-ase,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CHE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CHE活性在不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PA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PA在不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NAG-ase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按Child-Pugh分级,NAG-ase在不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HE、PA、NAG-ase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病人肝损伤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肝硬化及有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r-谷氨酰转肽酶(r-GG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最近几年住院的肝硬化及有并发症的患者血清PA及CHE、r-GGT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r-谷氨酰转肽酶在肝硬化并肝癌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PA、CHE及r-GGT能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三者联合检测对了解肝硬化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测定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7月我院收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8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合并脑炎组52例,普通组3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正常儿25例为对照组。检测患儿入院后12 h、治疗后7 d和对照组体检时血清PA、CHE的水平。结果入院12 h 3组血清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2 h 3组血清CH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3组血清PA、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清PA水平的变化,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可作为判断其诊断、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而CHE的变化则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浆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在各组肝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四项指标在肝脏合成蛋白功能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22例肝病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水平;用溴甲酚绿法检测ALB;用速率法测定CHE活性。结果血清RBP、PA、CHE含量在各组肝病中均低于对照组(P<0.01);ALB含量除急性肝炎偶见降低外,其他各组肝病亦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RBP、PA、ALB、CHE异常率随肝脏损伤加重而增高,ALB在急性肝炎组异常率较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RBP、PA及CHE浓度测定较之血清ALB浓度测定,更能及时地反映肝脏细胞合成蛋白能力。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肝脏合成功能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对评价肝炎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脏疾病患者中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96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1例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同时测定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作对比分析。结果:各肝病组血清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着病情越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下降越明显,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结论:检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肝功能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通过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的动态观察,可以预测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刘定海  薛丽  李艳  彭元志 《四川医学》2008,29(7):921-922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和前清蛋白(PA)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0例健康人和1351例肝痛患者(其中慢性肝炎轻度26例.中度25例.重度19例,肝硬化25例,急性肝炎40例)血清CHE、PA,所有被检对象均在清晨空腹静脉采血.CHE采用酶速率法.PA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各组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胆碱酯酶和前清蛋白差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HE、PA可作为肝病患者肝功能状态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朱玉  王启之  燕善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61-1562,156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终点法、溴甲酚绿法、丁酰硫代胆碱/铁氰化钾法检测81例不同程度(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5名正常人(对照组)的RBP、PA、ALB、CHE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RBP、PA、ALB和CH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程度由轻到重患者血清RBP、PA、ALB和CHE均依次降低(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BP、PA、ALB和CHE能更好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任刚  陈颖 《中外医疗》2013,32(1):19-20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清PA、CHE、TBA、ALB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患者的血清的PA、CHE、TBA、ALB值进行诊断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选取两家医院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60例,肝硬化早、中、晚期各12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对360例肝硬化患者检测其血清PA、CHE、TBA、ALB的值。在另一组中,也选用120名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清来测定相关的PA、CHE、TBA、ALB4项指标(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以下简称为对照组。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在4项(PA、CHE、TBA、ALB)新指标的诊断中,观察组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早期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和晚期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指标中PA、CHE、TBA、ALB在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中体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BA、CHE、PA测定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29例和86例肝硬化与非肝病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结果肝硬化组胆汁酸明显升高,而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明显降低,随着肝功能减退,BA渐升高而CHE和PA渐降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在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GGT、CHE、TBA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对照组30例比较。同时比较在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状态时这7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GGT、TBA血清含量明显升高,PT、APTT、TT时间延长,而CHE、FIB血清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在不同肝功能分级时,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GGT、CHE、TBA、PT、APTT、FIB、TT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上述指标变化相异,故联合检测上述各值可为临床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与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假性CHE速率法与免疫比浊法,对300例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人员的血清PA与CHE进行测定。结果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A与CHE较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中度、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轻度。肝硬化患者从Child-pughA级到C级,血清PA与CHE呈进行性降低,不同级别测值间差异显著。结论血清PA与CHE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肝硬化分级提供参考,能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和是否能耐受手术等作出更加准确、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GP73及AFP在诊断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A组),乙肝肝硬化患者57例(B组),HCC患者41例(C组),分别检测GP73、AFP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B组GP73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FP及GP73较A、B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ALT、AST、CHE、ALB、TBIL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P、ALT、AST、CHE、ALB、TBIL较A、B组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与AST、CHE呈相关(P〈0.05),GP73与ALT、AST、CHE、ALB呈相关(P〈0.05),与ALP、TBIL无相关性(P〉0.05).结论 GP73相对于AFP是反映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进展重要指标,并与肝损害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MEX-7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2例来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传染科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PLT、MPV、PDW、PCT),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PA)并与7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PLT、PCT和PA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并且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PLT,PCT及PA降低程度更加明显.结论 血小板4项参数对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重要意义,血清前白蛋白PA异常变化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付晓杰  王琳 《中外医疗》2016,(17):56-57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查对肝硬化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以100例在该院体检正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检查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品,忌烟酒,于清晨空腹取3 mL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CHE (血清胆碱酯酶)、ALB(白蛋白)、CHO(血清胆固醇)及TBA(总胆汁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HE (血清胆碱酯酶)含量为(2311±855)U/L、ALB(白蛋白)含量为(31.4±6.7)g/L以及CHO(血清胆固醇)含量为(2.8±0.8) u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A(总胆汁酸)含量为(48.8±32.3)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CHE、ALB、CHO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 分级患者的TA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血清胆碱酯酶)、ALB(白蛋白)、CHO(血清胆固醇)及TBA(总胆汁酸)水平等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病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