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 :采集 6 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 2例高原正常居民、3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静脉血 (EDTA -K2 抗凝血 ) ,美国雅培CELL -DYN2 0 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标本。结果 :与平原正常人相比较 ,高原正常居民及HAPC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下降 (P <0 .0 1 )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显著升高 (P <0 .0 1 )。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居民相比较 ,PLT、PCT进一步下降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DW、MPV则无差异性。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 ,骨髓血小板代偿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变 ,但这种代偿功能有限 ,在HAPC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颜俊青  邢俊  宋星宇 《海南医学》2012,23(17):90-91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冠心病(CHD)患者62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MINDRAY公司提供的BC5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PLT、PCT、MPV、PDW的含量,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CHD患者血中PLT和PCT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PV和PDW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测定PLT、PCT、MPV、PDW的含量在辅助诊断和治疗冠心病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活血方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40例RITP患者为治疗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将治疗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比较,并将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血小板参数进行对比,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PLT数值低于对照组(火0.01),PCT低于对照组(P<0.05),MPV,PDW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LT数值明显上升(P<0.01),PCT明显上升(P<0.05),MPV,PDW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养血活血方除能提升RITP患者的PLT数值外,还可对PCT,MPV,PDW等血小板参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xcell-18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9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1)肝硬化患者PLT、MPV、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初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xcell-18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9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1)肝硬化患者PLT、MPV、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初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髓性与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组(53例)和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组(25例),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静脉血的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析各组间PLT、MPV、PCT、PDW的变化.结果 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PCT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787、35.858,P值均为0.000,MPV和PDW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P值)分别为1.080(0.282)、0.664(0.508);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PCT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96、5.820,P值均为0.000,而MPV和PDW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842、22.666,P值均为0.000;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MPV和PCT低于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t值分别为6.297、2.217,P值分别为0.000、0.030.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MPV正常时提示可能为骨髓性疾病引起,MPV增大提示可能为非骨髓性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性与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组(53例)和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组(25例),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静脉血的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析各组间PLT、MPV、PCT、PDW的变化。结果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PCT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787、35.858,P值均为0.000,MPV和PDW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P值)分别为1.080(0.282)、0.664(0.508);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PCT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96、5.820,P值均为0.000,而MPV和PDW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842、22.666,P值均为0.000;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MPV和PCT低于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t值分别为6.297、2.217,P值分别为0.000、0.030。结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MPV正常时提示可能为骨髓性疾病引起,MPV增大提示可能为非骨髓性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参数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及有并发症患者各40例进行静脉抗凝血血小板四项指标的测定,并与4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组MPV、PDW、PC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小板四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嗜碱性粒细胞比例(BAS%)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420例荨麻疹患者分为急性荨麻疹组311例,慢性荨麻疹组109例,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174例为对照组,用日本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三组的PLT、MPV、PCT、PDW、BAS%和BAS.[结果]①急性荨麻疹组和慢性荨麻疹组PLT、PCT值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MPV、PDW、BAS%和BAS值均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②急性荨麻疹组MPV、BAS值低于慢性荨麻疹组(P<0.05),急性荨麻疹组和慢性荨麻疹组PLT、PCT、PDW和BA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MPV、BAS可作为评价荨麻疹活动度的参考指标,MPV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韩日成  钟彩玲 《河北医学》2009,15(8):903-90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BKM Ac.T5d iff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和治疗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早期、完全缓解期PLT、MPV、PDW、PCT结果并以50例健康人的PLT、MPV、PDW、PCT值做对照。结果:化疗前ALL患者PLT、MPV、PC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骨髓抑制期PLT、PDW、PCT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MPV比化疗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髓恢复早期可见MPV、PDW、PCT比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LT明显高于骨髓抑制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完全缓解期PLT、PCT、MPV、PDW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PLT、MPV、PDW和PCT四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治疗前后ALL患者的骨髓代偿情况、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