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43-445
血精症是男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药在辨治血精症上有其独特优势,金保方提出凉血止血、滋阴降火是治血精之标,清热化湿是治血精之变,补肾固冲是治血精之本,同时根据标本缓急灵活运用理血、清源、固本三法,收效甚好。预防调护方面,强调定期排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就滋阴凉血法在血精治疗中的地位作一综述,以期加深滋阴凉血法对血精治疗的认识。血精是男科常见疾病,严重危害男性的身心健康,而中医药在治疗血精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其中以滋阴凉血法治疗血精最为常见。滋阴凉血法是治血精之常,不仅广泛应用于血精的治疗过程中,而且比之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治疗血精之临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精液中夹有血液叫做血精 ,它既是病名又是症状。血精有轻重之别 ,轻者需借助显微镜检查 ,称为镜下血精。中医所称之血精 ,实际是指肉眼血精。它的见证是 :排精 (包括遗精、滑精、手淫或性交排精 )时看到的血性精液 ,其色鲜红、淡红、暗红不等 ,其量或多或少 ,少者精中偶见血丝或血迹 ,多者每次排精都见血液 ,甚者夹有血块。现就血精之临证治疗简述如下。1 滋阴降火治血精之常滋阴降火、补肝益肾是治血精之常法。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及笔者临床观察 ,有疲劳过度之血精者 ,常可见到头昏心烦、面红少寐、腰耳鸣、多梦、易举阳、小溲黄赤、…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中医对血精传统认识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脾在血精发病中的作用。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具有统血的功能,是血与精化生之源,与心肾二脏关系密切。脾气虚、脾阳虚以及脾胃湿热等,均可影响脾的统血功能,导致血精发生。并进一步提出了从脾论治血精的观点,总结了从脾论治血精的常见证型及治法方药,对血精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独特的功能;精、气、血、津液是中医学表达人体组成和功能的重要概念,但其对应的客观实在是什么仍未可知。本文首先根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总结了精、气、血、津液的来源、性状、分布、相关脏腑、功能和分类等传统认识,并据以将其归于功能性五藏;其次基于中医学与生物医学都是关于人体组成和功能的全面认识,以功能性五藏的15种功能为线索,将精、气、血、津液与人体的流变结构做了对比,将精分为生殖之精、水谷之精、成形之精、化气之精和调节之精,将气分为推动之气和温煦之气,将血分为载气之血、免疫之血和摄血之血,将津液分为承载津液和润滑津液,并明确了他们的功能性质和生物学基础。通过精、气、血、津液的生物学关系,说明了这种认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血精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63例血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囊炎149例,前列腺炎61例,生殖系统结核48例,后尿道腺瘤56例,前列腺和精囊囊肿17例,性交后血精12例,特发性血精20例。分别给予药物、手术和中西医结合等对症治疗,后尿道腺瘤复发2例,再手术后短期未见复发。结论血精的致病原因很多,以良性病变为主。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和内窥镜技术对血精的诊断和治疗有益,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非肿瘤性血精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血精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63例血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囊炎149例,前列腺炎61例,生殖系统结核48例,后尿道腺瘤56例,前列腺和精囊囊肿17例,性交后血精12例,特发性血精20例。分别给予药物、手术和中西医结合等对症治疗,后尿道腺瘤复发2例,再手术后短期未见复发。结论血精的致病原因很多,以良性病变为主。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和内窥镜技术对血精的诊断和治疗有益,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非肿瘤性血精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血精是指肉眼观察所排泄精液里夹有血,或在显微镜下可见精液中有大量的红细胞成分,称之为精症。祖国医学认为血精是由劳伤肾气,肾不藏精,阴虚火旺,相火炽盛所致。笔者集临床所得和老专家之经验,浅谈三型:1健脾益肾,固精统血“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因此,肾阳不足,固摄无权,血从内溢,乃成血精。脾司统血摄血,若脾气虚,则统摄无权,血无所归而妄行,则血精同出。因此,健脾益肾、固精统血为治血精之本。一般用归脾场和济生肾气丸为主。归脾场能益脾气,扶脾阳,养肝血,使气血生化有源,血归脾统,从而达到治愈血精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琦治疗血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荣 《中医杂志》1996,37(6):331-332
血精是指射精时有血液排出,或时有血性精液外溢的一种较为难治的男科病症。余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王琦教授学习,目睹其治验颇多,兹将其治疗血精的经验介绍于下。现代医学认为,血精多由精囊、前列腺的急慢性炎症等引起。此外,结核、损伤等亦是引起血精的常见发病因素。对血精病机认识多从湿热、瘀阻、虚火立论。王琦老师指出,出血之症多  相似文献   

10.
血精是射精时有血液排出,或时有血性精液外溢的一种较为难治的男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血精多由精囊、前列腺的急慢性炎症等引起,结核、损伤等亦是引起血精的常见发病因素。中医对血精病机认识多从湿热、瘀血、虚火立论。笔者认为出血之病多因于火,血精之病多因下焦湿热、瘀热互结及阴虚火旺等损伤精室血络所致。其论治原则,阳盛伤络者以清热凉血为主;阴盛内热者以滋阴降火为要;瘀热内扰者,以祛瘀与清热并举。  相似文献   

11.
<正>血精是以精液淡红,鲜红或暗红,或镜下精液中见有红细胞为特征。肾主藏精,主水,乃精血之本。血精病在肾在血,故无论何种证型都必须兼顾治肾治血。本文三案,同属血精症,但证型不一,只要我们辨证细致,论治准确,就能应手取效。  相似文献   

12.
血精症是指排出的精液中混有血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分为肉眼血精和镜下血精,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及前列腺炎。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情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笔者以自拟清精止血方治疗血精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曾汉东 《新中医》1995,27(3):44-44
从肝肾论治血精症32例临床观察曾汉东主题词生殖器官疾病,男性/中医药疗法,血精症,滋阴,泻肝,凉血血精是指男方性交时射出的或遗精时泄出含有带血的精液。引起血精的原因以精囊炎最为常见。本病症多见于青壮年患者。笔者自1990年以来,治疗总结了32例血精症...  相似文献   

14.
朱军  张柱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915-1916
目的:观察血精汤治疗精囊炎血精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精汤治疗精囊炎血精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血精症是男科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男性疾病,生殖系、下泌尿系及全身疾病均可导致其发病。卢太坤教授治疗血精症首先查明病因以辨病治疗,进而辨证论治,同时强调生活方式及排精时间选择的重要性。本文结合病案进一步阐释了卢太坤教授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血精症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血精指男女交合时男子排出血性的精液,一般多发生于中、青年人、老年人也有之。西医学称为精囊炎。隋·巢元方指出:“此劳伤肾精故也”。精藏于精室(则精囊),为肾所主,其病在肾,主要原因是:①房事过度或手淫损伤肾精、性欲偏亢、使阴虚火旺、火扰精室、伤及血络,致络血随精排出;②五志化火、下扰精室,使血络受伤,致络血随精外溢;③过食辛辣厚味或性交不洁,使湿热内蕴化毒、损及血络,致络  相似文献   

17.
血精是指排出精液中混有血液的病证。有轻重之分 ,重者用肉眼就能看到精液有血称为肉眼血精 ;轻者需借助显微镜检查在精液中发现红血球称镜下血精。古医书所称血精多指肉眼血精。笔者辨证治疗该病 3例收到理想效果 ,兹介绍于下 :1 阴虚火旺血精刘某某 ,30岁。 1986年 10月就诊。患者素有饮酒嗜好。近 2个月来 ,性欲亢奋 ,性交射精不畅 ,时有茎中痛 ,查看精液杂有血色 ,伴有口干、心烦少寐 ,五心烦热 ,舌质红 ,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旺 ,治宜滋阴降火、凉血通精。以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知母 10g ,黄柏 10g ,熟地 15g ,生地 15g ,泽…  相似文献   

18.
正常的精液为乳白或乳黄色,如因某种原因导致排出的精液变为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称为血精,是男性疾病中生殖系统感染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血精发生的原因以精囊炎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精囊内的黏膜组织受到炎症的破坏后,一些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囊内与精液混合,射精时出现血精.如出血后短时间内射精,血精的颜色就比较鲜红;反之,血精的颜色就呈暗红色或巧克力色.  相似文献   

19.
血精治验4则     
唐惠川 《新中医》1996,28(11):13-14
血精治验4则唐惠川*血精,是指精液呈粉红色或有血丝的病症。中医认为血精所成多由于肾虚不固或因湿热下注,热扰精室所致。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症,取得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1肾虚血精李××,男,教师,51岁,1990年7月6日初诊。主诉:房事时见精液带血...  相似文献   

20.
血精是指精液中有血 ,血量多时射出的精液呈鲜红色或深棕色或黄色 ,或精液中夹有血块 ,量少时仅为血丝 ,或仅在显微镜下才见到红细胞。徐福松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男科专家 ,临证 4 0余载 ,诊治血精经验颇丰 ,现撷其要旨 ,以享同道。1 详询病史 ,审证求因血精患者就诊时徐教授每详询相关病史 ,重视血精发生的经过 ,包括血量、血色、血精的性质、复发的情况、伴随症状等。根据血量初步判断出血部位 :从勃起时充血的尿道粘膜出的血常呈鲜红色 ,不与精液混匀 ,像混杂的血丝 ;各种炎症和外伤引起的血精混合均匀 ,呈鲜红色或深棕色 ,血液储存较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