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PCR对21份采集于1995年中的云南陇川县HIV-1阳性静脉吸毒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样品进行扩增,从17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份陇川样品中存在B和C两种亚型的HIV-1毒株序列,各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4.7%和3.3%。与A ̄E参考亚型及部位B和C亚型代表株序列相比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某些高危人群HIV-1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流行于山东境内HIV-1毒株的亚型分布及变异情况,分析其来源并推测其流行趋势。方法 采集了25份HIV-1抗体阳性感染者的全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C2-V3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 25例HIV-1阳性感染者的PBMC样品中扩增到24份可用于序列测定的HIV-1env基因片段,经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鉴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HIV-1 E亚型感染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E亚型毒株在深圳市不同人群中流行传播情况、流行时间和传播规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996年深圳市检出的3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env)基因片段,并对C2-V3及其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这3份血样为HIV-1E亚型毒株感染(sz-E),彼此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6%;与A-E国际参考亚型及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的BE型代表株比较,sz-E与A-D参考亚型共享序列及国内B亚型代表株间的基因离散率均大于24%,而与主要代表泰国E亚型(Econ)间的基因离散率仅为6.2%。系统树分析显示,sz-E与Econ聚集在一起,远离其他国际亚型毒株序列。结论 HIV-1E亚型在深圳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型)在中国可能的重组。方法从流行2种以上HIV1亚型的地区收集HIV感染者的血样。从PMCs中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IV病毒的tat和env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对中国B′亚型和C亚型流行区域收集的14个HIV1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对env基因进行测序后没有发现重组毒株的证据。对tat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序列分析时,14个样品中的10个样品发现了B′亚型和C亚型重组的HIV1毒株。此外,四川省静脉吸毒者中发现了3个非重组的B′亚型毒株和1个非重组的C亚型毒株。结论首次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和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现了B′亚型和C型的重组HIV1毒株。相同的序列和重组方式,表明重组毒株具有相同的起源,同时表明这两个艾滋病流行区域密切相关。由于在新疆只发现了重组毒株,而在四川省则发现了B亚型、C亚型和B′/C重组毒株,重组很有可能发生在四川而不是新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D亚型毒株gag,env和t …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通过对HIV-1毒株gag,tat,env基因的序列分析,阐明D亚型HIV-1毒株已在中国出现。方法 从1名四川非洲回国营务人员HIV感染者(SC9 712)淋巴细胞(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套式PCR方法分别扩增HIV-1的gag基因区,env基因的C2V3区和tat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结果 发现SC9 712在gag区,env区和tat区与国际标准D亚型毒株的基因距离最近,其中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C和E各亚型代表株env基因质粒,用于对中国HIV-1进行分型。方法 将与我国HIV-1 B,C和E各亚型共享序列最接近的毒株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包膜(env)基因,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构建成用于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MA)分型的中国标准亚型质粒,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分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构建的中国HIV-1 B,C和E  相似文献   

7.
用聚合酶键反应(PCR)对3份肝癌组织及1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核心抗体(抗-HBc)为阴性的无症状携带者血清,扩增及克隆了核心(C)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与我国HBV克隆株PADR-1比较,发现无症状携带者的C基因与PADR-1的基因差别不大;但自肝癌组织克隆的C基因平均每例有15.6个核苷酸变异。结果提示,HBV核心基因的变异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中国广西狂犬病毒野毒株(CGX89-1株)糖蛋白基因cDNA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CGX89-1株的糖蛋白基因从起始密码ATG到终止密码TAA共有1575个核苷酸残基,可编码形成52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经修饰后形成具有5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狂犬病毒糖蛋白。CGX89-1株的糖蛋白基因和核苷酸组成分别为:A占27.11%,T占26.29%,C占21.97%和G占24.63%。核苷酸序列和巴斯德株(PV株),国际标准攻击毒株(CVS株),中国狂犬病毒疫苗株(3aG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4.1%,83.1%和84.5%。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和PV株、CVS株和3aG株相比其同源性分别为92.4%,89.7%和89.5%。CGX89-1株也具有3个N-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第37位、157位和319位的氨基酸残基上。糖蛋白的膜外区部分重要抗原位点和PV株、CVS株及3aG株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吸毒人群重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在中国可能的重组。方法从流行2种以上HIV-1亚型的地区收集HIV感染者的血样。从PMCs中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HIV病毒的tat和env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对中国B’亚型和C亚型浒区域收集的14个HIV-1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对env基因进行测序后没有发现重组毒株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对17份1995年初采集于云南瑞丽市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阳性静脉吸毒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从17份样品中获得了HIV-1膜蛋白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其C2-V3及邻区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Modes of Inheritance of Errors of Refra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Eighteen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had refra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4·0 D to −4·0 D and axial lengths seen in emmetropia (22·3-26·0 mm) showe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of the order 0·5 indicative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for axial length (0·407) and for the cornea (0·487), but not for the lens (which is known to be yoked to the axial length). No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in 19 famili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ents had axial length outside the emmetropic range (nine families with long axes and 10 with short axes).

The pattern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for emmetropia (completely correl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errors of refraction up to 4·0 D (inadequately correlated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metropia) follows that seen in stature and other measurabl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the high refractive errors with their abnormal axial lengths (component ametropia) are—like the extremes in stature—pathological anomalies with monofactori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13.
A further analysis of already published data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retardates of low ability level less frequently have retarded siblings, retarded parents, and parents low in occupational level than do retardates higher in ability level.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etarded individuals, persons retarded as a result of gene or chromosomal anomalies, brain injury, etc.,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lower-level retardate group, and persons whose retardation represents polygenic segregation,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higher-level group.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背景:局部注射具有成骨作用的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颈及股骨髁部的骨密度及力学强度,分析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内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对股骨髁骨小梁的影响。为将辛伐他汀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局部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18只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3个月,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分别在实验大鼠的右侧股骨髓腔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溶液5 mg、10 mg,对照组单纯注射空白载体。分别在注射后1个月处死大鼠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给药后1个月,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的骨微结构参数如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密度及连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改善骨骼微结构,可为强化局部、防治骨质疏松骨折的新选择进一步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