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 ,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46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9,TIMP -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 -9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TIMP -1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 P <0 .0 5或 P <0 .0 1) ;MMP -9表达阳性的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值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 (P <0 .0 1)。结论 MMP -9、TIMP -1的表达和微血管生成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MMP-9和TIMP-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参数相比较。结果:在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9和TIMP-1的表达率分别为6.1.29%和57.14%,MMP-9表达率随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TIMP—1表达率也呈上升趋势,两者间的表达仔在轻度正相关。结论:MMP-9和TIMP—1的相互作用对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MMP-9可能成为早期无创诊断膀胱肿瘤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与肾盂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7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标本MMP-2,MMP-9发TIMP-1表达水平。患者中男9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岁。肿瘤病理分级:G123例、G273例、G321例;TNM病理分期:Ta22例、T127例、T221例、T325例、T422例。结果 肾盂癌组织MMP-2表达阳性率81.2%(95例),MMP-9表达阳性率72.6%(85例),TIMP1表达阳性率72.6%(85例),阳性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随肿瘤分级、分期增加,MMP-2、MMP-9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FL与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阳性表达率随分级、分期增加呈递减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表达强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MMP-9/TIMP-1比值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密切相关,随着分级、分期增加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 MMP-2及MMP-9检测在肾盂癌病理分级、分期中有重要价值。MMP-2、MMP-9及MMP-9/TIMP-1比值在肾盂癌的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低氧因素在类肝癌干细胞(LCSC)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在此过程中转录水平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处理LCSC细胞,并检测其在有或无骨巨细胞瘤(GCTB)细胞趋化下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MP表达。结果经CoCl_2处理的LCSC侵袭和迁移能力较未经处理对照组细胞增强,且这种效应在有GCTB细胞趋化情况下更为显著;同时,MMP-1、MMP-11、MMP-13和TIMP-1出现明显表达或表达增高,MMP-9则表达下降。结论 CoCl_2可通过影响MMP表达使LCSC侵袭能力增强,对骨相关细胞的趋化能力较单独经过CoCl_2处理,或未经CoCl_2处理而单独经GCTB细胞趋化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在边缘系统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TIMP2在边缘系统胶质瘤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MMP9及TIMP2在35例高、低级别胶质瘤和20例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①MMP2及MMP9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脑膜瘤,差异有显著性。②TIMP2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脑膜瘤,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MMP2及MMP9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②TIMP2是MMP2的抑制因子,两者之间失衡是促进胶质瘤侵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酶(MMP)-2、MMP-9及抑制因子TIMP-1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二步法对70例腹主动脉瘤和15例正常腹主动脉标本中的MMP-2、MMP-9及TIMP-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腹主动脉瘤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腹主动脉组织,TIMP-1蛋白表达阳性率和正常腹主动脉没有统计学差异,(X^2=0.103,P=0.991);MMP-2蛋白的表达与腹主动脉瘤的直径呈负相关(X^2=13.785,P=0.032),MMP-9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症状,腹主动脉瘤直径、破裂有相关性,(P〈0.05),TIMP-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X^2=0.103,P=0.991)。结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MMP高表达和TIMP的相对弱表达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MP-9可以预测腹主动脉瘤的自然病程从而作为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Wan Y  Wei Q  Pan Y  Li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7):510-513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s)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特点 ,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测定 2 8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周围正常粘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膜型 1 基质金属蛋白酶 (MT1 MMP)、基质溶素 (MMP 7)、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2 (TIMP 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3(TIMP 3)的mRNA表达状况 ,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2 7例患者肿瘤组织中MMP 7mRNA表达阳性 ,MMP 2、MT1 MMP、TIMP 2和TIMP 3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粘膜中均有高表达 ;(2 )肿瘤组织中MMP 7mRNA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相关 (P <0 0 1) ;(3)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TIMP 2表达水平为 (1 2 5± 0 46 )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 (0 75± 0 41)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4)大肠癌患者癌周正常粘膜TIMP 3mRNA表达随患者Duke′s分期的进展和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P <0 0 1) ;(5 )TIMPs与MMPs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P >0 1)。 结论 MMP 7可望成为诊断大肠癌的敏感指标 ;人工诱导TIMP 2、TIMP 3或阻断MMP 7、MMP 2、MT1 MMP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 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 (SP)法检测 5 5例肾细胞癌中MMP 9和TIMP 1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9、TIMP 1蛋白在肾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各为 63 .63 %和 10 .0 0 % (P <0 .0 5 ) ;60 .0 0 %和10 .0 0 % (P <0 .0 5 )。在肾癌中 ,MMP 9蛋白表达与肿瘤Robson分期、肾包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TIMP 1蛋白表达与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 (P >0 .0 5 )。结论 MMP 9蛋白高表达参与了肾癌的发展 ,MMP 9和TIMP 1的平衡失调可能在肾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脑损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轻度脑损伤模型,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大鼠脑损伤模型中MMP9及TIMP1 mRNA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比值.结果 实验组脑组织含水量(BWC),MMP9mRNA及TIMP1 mRNA表达量及两者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3、0.000、0.000及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 mRNA与TIMP1mRNA表达量及两者比值与BW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4、0.355(P<0.05).结论 MMP9/TIMP1的比例失衡可能在外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基质调节蛋白表达与肥大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和肥大细胞计数(MCC),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51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经10%甲醛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胰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1、MMP9和TIMP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9%、54.9%、60.8%和49.0%,其评分值分别为(2.5±1.5)分、(2.3±1.9)分、(2.4±1.6)分和(1.9±1.6)分。高分化腺癌和无转移癌的前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及其评分值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和转移癌,中分化腺癌(除MCC及MMP9评分值外)上述指标亦明显低于低分化癌,而TIMP1则相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胰腺癌组织中MCC平均值为(16.1±6.8)个/HP,高分化腺癌和无转移癌的MCC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和转移癌(P<0.01)。EMMPRIN、MMP1和MMP9阳性病例及TIMP1阴性病例的MCC明显高于EMMPRIN、MMP1、MMP9阴性病例及TIMP1阳性病例(P<0.01)。MCC与EMMPRIN、MMP1及MMP9评分值呈正相关,与TIMP1评分值呈负相关;EMMPRIN、MMP1和MMP9评分值之间均呈正相关,但与TIMP1评分值之间均呈负相关。结论MCC和EMMPRIN、MMP1、MMP9及TIMP1的表达均是反映胰腺癌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它们可能相互影响和共同调节胰腺癌侵袭和转移发生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