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基层医院骨科常见的一种儿童损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因前臂受到突然牵拉所致[1].桡骨小头半脱位如能得到及时治疗,可使关节复位,不会出现后遗症;但如果检查不仔细,也可发生误诊或漏诊,影响患儿健康.2005-2011年我院共诊治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51例,均经手法复位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仲侠  廖纪稳 《中外医疗》2010,29(30):46-46
桡骨小头半脱位为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多发生在1~5岁,常因外力牵拉或外伤所致,又称"牵拉肘"。  相似文献   

3.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损伤.Fournier于1671年首先描述:多由小儿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突然受到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手"[1].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3月间诊治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132例,应用旋前与旋后法两种方法进行复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飞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45-145
桡骨小头半脱位在4岁以下小儿中并不少见。本文总结了2例典型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处理经过。体会是幼儿跌倒时应以扶幼儿身体为主,或牵拉住其双肘以上的部位,切不可单侧牵拉幼儿腕部或前臂部,且复位后不必固定。  相似文献   

5.
桡骨小头半脱位55例诊治体会附属医院骨科孙梅玲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均在门诊治疗。其诊断和治疗比较容易,但如对该病认识不足,常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门诊骨科近3年来所遇55例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例,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男31例,女24例,0...  相似文献   

6.
诊治桡骨小头半脱位118例王守廉王燕冰郑州市金水区祭城卫生院外科(450046)桡骨小头半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自1986年~1994年共诊治本病118例,手法复位,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容易掌握。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8...  相似文献   

7.
郭永昌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29-29,57
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小儿牵拉肘,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数人认为是前臂旋前位牵拉所致,因此常采用前臂旋后手法复位。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其损伤与前臂的体位关系不大,而且采用前臂旋前手法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更高,应作为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的首选复位手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桡骨小头半脱位20例诊治体会连云港市色织一厂卫生所(222003)谢正东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多为突然提拉前臂所致;基层医疗单位经常遇见,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和检查上的疏忽,亦易引起误诊,本文就20例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治体会报...  相似文献   

9.
小儿桡骨小头脱位是骨科门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损伤,俗称牵拉肘,我们自2000年。2007年在门诊通过手法复位诊治小儿桡骨小头脱位67例,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吴晓鹏  陈睿  吴华  吴锦才 《广东医学》2005,26(1):99-100
目的 探讨小儿尺骨上段骨折并桡骨小头半脱位病例中桡骨小头半脱位产生及造成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  16例病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结果 随访 6~ 4 8周 ,随访期内再次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者 8例 ,有 8例未再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结论 小儿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时 ,因X线照片未能显示桡骨小头半脱位 ,故对桡骨小头半脱位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俗称"肘错环""肘脱环",好发于4岁左右的幼儿,临床较为常见,手法复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1.1一般资料桡骨小头半脱位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1~7岁,发病率较高。北京积水潭医院统计为每日2~3例,笔者2004-2006年门诊统计为每周2~3例,有些病例为发病1~2d才来院就诊。均有肘部受纵向牵拉病史,患儿先是哭闹,而后不愿使用患肢,上肢垂在侧方而前臂轻度旋前,治疗前均除外无移位的锁骨及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8个月~4岁,平均年龄3岁,病程最长半小时,最短数分钟.均采用手法复位.结果 均复位成功.结论 对桡骨小头半脱位及时诊断、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小儿牵拉肘,是小儿骨科门诊常见病。常表现为:患儿哭闹,突然不活动患肢,维持患肘轻度屈曲、前臂旋前位,拒拿东西;X线表现正常等。多数人认为其发生机理是前臂旋前位下手牵拉所致,因此,采用前壁旋后手法复位。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受伤过程与前臂体位关系不大,采用前臂旋前手法复位,一次性成功率更高,应作为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首选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旋前复位法的临床复位机理。方法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建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并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旋前复位法的复位机理。结果获得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在旋前45°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旋前复位法是有效的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0):52-53
资料与方法 1998—2007年收治83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者,均为儿童,年龄1~7岁,2~5岁最多。受伤部位左侧57例(68.7%),右侧26例(占31.3%)。其中男童47例,女童3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损伤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桡骨小头半脱位病患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个月~6岁,采用手法复位。结果:随访1个月~1年.平均20周,无复发。结论:对桡骨小头半脱位应加强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可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小儿外伤。多数是由于外力沿前臂纵轴过度的牵拉所引起。本文作者根据中医手法治疗91例儿童患者,均为一次手法复位,现将其治疗结果做一简略报告,以供同道们参考。发病率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发病率较高,据国外文献报导,此病在小儿外伤中占9%;我院两年来门诊收治的小儿外伤中占第六位。一、性别:一般文献统计,女孩发生率比男孩高两倍,本文之91例中,男孩41例,占45%;女孩50例,占55%。二、发病年令:临床多见于3岁以下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及总结应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病例(含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方法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术后桡骨小头脱位均得到复位,患肘屈伸旋转功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未再次脱位。结论:应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其优点是强度高,位置牢靠,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断裂再次脱位,效果稳定确切,是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14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常常易造成肘部损伤而致桡骨小头脱位,由于小儿肘关节在解剖上的特殊性,容易导致误诊。我院1987-2001年收治了14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误诊患儿。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