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症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化、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总的来说,外感咳嗽预后较好,内伤咳嗽预后一般,部分患者易于反复发作,常年不愈.排除肺痨、肺胀、哮喘等疾患,笔者运用喘嗽汤治疗该病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变态反应性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 ,属祖国医学的“哮病”范围。本病易于反复发作 ,迂延难愈。当出现持续状态或大发作时 ,可发生喘脱或内闭外脱 ,危及生命。近年来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较快 ,各界有关的报导不少 ,现就其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标本兼治、重视脏腑辨证支气管哮喘其病因病机多与外感六淫 ,内伤脏腑气血有关。初病外感多实邪 ,久病气机逆乱 ,升降失常 ,肺脾肾功能失调多虚证。虚实夹杂 ,惟以标本同治始为两全。临床结合寒热虚实辨证及脏腑辨证以…  相似文献   

3.
魏逍遥  黄庆田 《光明中医》2023,(7):1257-1260
阐述黄庆田主任医师以整体观念指导肺系病诊疗的经验。肺系以肺为核心,还包括鼻、喉、皮毛、大肠等,均和肺系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有着密切的关系。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哮喘的诊治中要重视鼻咽喉部位症状的辨析,适当选用宣通鼻窍、通利咽喉的药物,对于快速控制咳嗽和哮喘症状帮助很大。肺合皮毛,皮毛是外邪侵袭、诱发肺系疾病的重要途径,在急性外感咳嗽和咳喘类疾病急性发作期,要以麻黄汤类方剂加减,使邪气从表而解,则咳喘得平;而在慢性肺系疾病稳定期,以表虚为主要矛盾,而外邪不盛时,要重视补肺气以实卫表,预防慢性肺系疾病急性发作。肺与大肠相表里,要重视肺肠同治。  相似文献   

4.
外感急喘指外邪袭肺引起的急性喘息。四季均可发病,以深秋、冬季及初春寒冷季节或气温突变之时多发。症见:胸闷,气喘,咳嗽,甚则唇甲发绀,张口倚息,常伴恶寒、发热。血检可见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咆增高,或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肺部听诊两肺哮鸣音及湿罗音。西医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尤多),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等病多见本证。病因病机为外邪袭肺,痰气交阻于肺。  相似文献   

5.
江乐 《河北中医》2001,23(7):521-522
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称为复感儿和易感儿。患儿每次发作,常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病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尤以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病症引起的咳嗽最为多见。笔者所述的外感咳嗽即以这类疾病引起的咳嗽为主。 复感儿外感咳嗽之特点,常见痰多、不易咯出、日久不清,咳嗽迁延难愈。有的经西药抗生素口服或肌肉注射、静脉点滴10~15日也不见效。有时用中药治疗,单纯治肺攻邪,效也不佳。外感咳嗽,病位在肺,以邪实为主,当以治肺攻邪,此为共识,对于正常小儿而言,确属常法,也有良效,无…  相似文献   

6.
哮喘证治     
楼百层(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内伏之痰在肺,因外感风寒,或因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尤与气候变化最为密切。此病反复发作,久延不已,不仅肺气大伤,而且影响心肾。根据本病发作和间歇的特点,针灸应掌握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治标:以针刺列  相似文献   

7.
靖玉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靖玉仲主任医师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擅治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疑难杂症。笔者随师临证,深感其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独到之处,故总结介绍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靖老师认为本病属哮症及痰饮病中的伏饮范畴。痰为哮喘的主要病因,因七情、饮食或外感风寒而诱发。疾病起始在肺,因长期发作,导致肺气日益耗散,后累及脾肾,形成肺热肾虚之本虚标实证。中老年多为脾虚肾不纳气,儿童则多肺热、脾湿诸症。发作多有季节性,其特征以冬春或秋冬换季时多发,夏季则缓和,故有发作期和缓…  相似文献   

8.
哮喘发生为宿痰伏于肺,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拥塞气道,引发气喘。"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急性发作主要病机,不仅外风侵袭可致哮病,内生肝风,夹痰犯肺,风摇金鸣,哮病亦作。支气管哮喘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中药治疗使人的身体进行系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能够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哮喘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辨证分型:本病的发病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其发作之病机为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若是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素体阳虚、寒痰内伏者,则发寒性哮喘;若是外感热邪,或风寒化热,或素体阴虚,痰热内伏者,  相似文献   

10.
清金化痰汤治疗痰热咳嗽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热咳嗽一是外感风热,肺失清肃之外感风热咳嗽;二是咳嗽日久,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之内伤咳嗽,表现为热毒壅滞于肺,蕴热成脓,故咳嗽,咯吐腥臭脓痰[1].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均可出现本病证.笔者自2003年起,运用自拟清金化痰汤,治疗痰热咳嗽患者1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叶芹副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首批基层名中医,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如儿童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积累一定经验,尤其应用自拟射干汤加味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均起到较佳的疗效。现对老师经验总结如下。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咳有少量粘痰,咽痒,似从外感风邪而起,但经久难愈,病程长,吸入冷风或异味气体、活动、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常伴咽痒、眼痒、鼻痒、喷嚏流涕或皮肤痰痒等过敏症状,症状发作突然,来势较快,缓解亦较迅速,呈现阵发性、挛急性、反复发作的特点,符合风“善行而数变”、“风胜则挛急”、“无风不作痒”的特点。《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云:“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风为百病之长,外袭皮毛,首犯肺卫,致肺失宣降,咳嗽阵作。  相似文献   

12.
张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06-207
俞长春是嘉兴市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数十载,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呼吸系统、脾胃疾病.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情长且病情缠绵,患者年龄各不同,笔者有幸跟随俞老学习,现将俞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简述如下.1善用经方中医认为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将本病称为"上气",不仅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了治疗方药,而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渊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杨道文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哮喘病位在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气或自身脏腑气机失调影响及肺,而风邪犯肺是诱导哮喘急性发作的最常见原因,且常为外风引动内风,内风多责之于肝。治法上重视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肺、脾胃、肝,擅长疏风宣肺、培土生金、肺胃同降、肝肺同调等治法,收效良好。现介绍杨道文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咳嗽变异性哮喘 (CAV)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型哮喘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关于支气管哮喘体内抗体的研究表明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反应性增高为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 30 %的干性咳嗽是哮喘所致。目前西医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和β2 -受体激动剂为主 ,近期疗效尚可 ,但停药后咳嗽易于复发 ,且易于产生副反应。根据CAV的主要临床表现 (干咳 ,少痰 ,咽痒 ,胸闷 ,气喘 ) ,本病应归属中医学“痉咳”、“百日咳”等范畴。本病与体质因素 (肺脾肾虚、体质过敏 )、外感因素 (包括吸入油烟异味、冷空气以及感染过敏原、病…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指支气管喘息,属于支气管过敏性疾病,多数患儿在12岁以前发病,患病率较高。该病易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给幼儿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哮喘的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气急、喉中出现哮鸣音,且咳嗽多痰,呼吸困难;严重哮喘,有痉挛性咳嗽频繁发作,接着出现紫绀,并进入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呼吸骤停以至死亡。中医认为哮喘发作是因为素体虚弱,痼痰内蕴,多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或环境骤变等因素所致。本病诱因甚多,故预防发作甚为重要。注意避免与容易引起过敏物质的接触,如花粉、尘螨等;防止呼吸道感染等等都有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6.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上的络属关系,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的相互络属关系:1)肺主宣发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大肠润滑有度,则大便通畅.2)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的动力,肺气通畅,则大肠腑气通,大便亦通.3)当发生病变时,肺与大肠亦相互影响,即脏病及腑,腑病及脏.临床上用肺病治肠法,如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等病证配用通腑法,...  相似文献   

17.
咳喘病的冬病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咳喘病”属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及其它肺部疾患。此类疾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或气候变更时,易反复发作,经年难愈。急性发作期,临床上大多采用西医消炎或激素疗法,以暂时缓解症状,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认为咳喘的发病,一是由于外感风寒之邪或邪气潜于肺,使肺气失宣、通凋水道功能失职、水液输布失常,导致痰饮内停,一旦外感风寒即引动“宿根”而发哮喘,二是由于正气不足虚证所引,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则全身阳气具衰、阳气衰则卫外不固,肾气不充,肾阳不盛,而易感外邪。另一方面,痰饮为阴邪,痰饮盛则易伤肺脾之阳,致肺阳、脾阳渐衰,肺阳虚不能卫外而易感邪,脾阳虚不能化湿祛疾,伏邪不去,则难以绝病之“宿根”,日久致正气渐衰,而“宿根”愈盛,反复发作,缠绵难已。  相似文献   

18.
陈灏 《新中医》2014,46(11):225-22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1]。其病程长,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交替出现,常因外感、感染诱发急性发作,导致病情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除气促加重外,还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患者肺功  相似文献   

19.
哮病是一种有宿根的、急性发作的以呼吸困难、喉间有哮鸣音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对哮病的治疗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现就近年中医治疗该病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机理中医认为哮病的病因是宿痰内伏于肺、膈,外感六淫而发。西医认为本病是因过敏体质者吸入过敏抗原微粒或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而导致发病。多数学者同意以上看法,但也有部份学者认为以上看法仍有不全面之处。宁卫国〔1〕、全权〔2〕、何琴〔3〕及邱志楠等〔4〕认为本病尚与肺经瘀血有…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哮"、"喘"、"痰饮"等疾病范畴.中医学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喘证";狭义的哮喘即中医"哮病".<内经>中虽无哮病,但有"喘鸣"之类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则称为"上气",具体描述了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方药,且将其归属于"伏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