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值得临床关注.资料表明,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患者的CRP浓度以探讨CRP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传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1993-1994,199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CHD患者(单支病变28例、多支病变45例)及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TB、UA、CRP检测,然后进行CHD组与对照组、CHD组内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的TB、UA、CRP结果比对及分析研究。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及CRP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内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TB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高UA、高CRP可能是导致CHD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冠心患者TB、UA、CRP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冠心病(coronaryheandisease,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CHD组56例和CHD组100例.同期测定各组Hs—CRP、D—D和FIB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与非CHD组间基线水平比较,除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D组血清Hs-CRP、FIB、D—D水平均高于非CH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HD各组血清Hs—CRP、FIB、D—D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高均呈递增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支病变组Hs—CRP、FIB、D—D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P均〈0.05)和单支病变组(P均〈0.01),双支病变组Hs—CRP、D—D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s—CRP、FIB、D—D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给老年CHD患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178例老年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支病变者56例,多支病变者122例。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92例非CH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冠脉单支及多支病变者的CRP及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冠脉单支、多支病变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冠脉单支病变者的RDW水平又明显低于多支病变者(P0.05)。冠脉单支、多支病变者的LAD及LVE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多支病变者的LVPW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年龄、LDL-C、FPG、SBP、CRP、RDW均是CHD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RDW与老年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及不同药物对CHD患者血清中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86例CHD患者、90名正常对照者及33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的CRP浓度,并观察CHD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欣康片、复方丹参滴丸3周后CRP浓度的改变。结果CHD患者的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RHD组的CRP浓度显著高于CHD患者(P<0.001),CHD患者服用欣康片、复方丹参滴丸不影响CHD患者血清中CRP浓度(P>0.05),而服用阿司匹林后可降低CRP浓度(P<0.05)。结论CRP浓度在CHD的诊断和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应同时考虑到药物和其他病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CHD患者114例作为CHD组,按疾病类型又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又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及以上病变组。同时选取健康人群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asp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CHD组vaspin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TNF-α、IL-6、IL-10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中vaspin水平依次降低,CRP、IL-6、IL-10和TNF-α水平依次升高;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及以上病变组中vaspin水平依次降低,CRP、IL-6、IL-10和TNF-α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病变严重程度与CRP、IL-6、IL-10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7、0.003、0.004、0.005),与vaspin水平呈负相关(P=0.002)。结论 vaspin水平与CHD患者的炎症因子紧密相关,与CHD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及药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铭 《检验医学》2006,21(5):530-53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及不同药物对CHD患者血清中CRP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86例CHD患者、90名正常对照者及33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的CRP浓度,并观察CHD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欣康片、复方丹参滴丸3周后CRP浓度的改变。结果 CHD患者的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RHD组的CRP浓度显著高于CHD患者(P〈0.001),CHD患者服用欣康片、复方丹参滴丸不影响CHD患者血清中CRP浓度(P〉0.05),而服用阿司匹林后可降低CRP浓度(P〈0.05)。结论 CRP浓度在CHD的诊断和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价值,但应同时考虑到药物和其他病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血清CRP浓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RP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与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CK、CK-MB、TC、TG和HDL-C,比较CRP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各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以40名健康者的结果为对照。结果血清CRP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内AMI、冠状动脉一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间也有显著性,冠心病组的CRP水平与CK、CK-MB、TC、TG水平有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RP的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且与相关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夏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6):819-820,822
目的:研究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 HD )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武汉市第五医院心内科诊治的CHD患者100例为CHD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触珠蛋白(HPT)、前清蛋白(PA)水平,分析CHD组患者CRP、SAA、HPT、P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CRP、SAA、HP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P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RP、SAA和 HPT 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 PA水平明显低于SAP和U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血清CRP、SAA和 HPT 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PA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CRP、SAA 和 HPT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A 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为CHD发病情况、临床类型、病变程度及病情改善等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浆中CRP、Hcy、LDL、HDL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聪  吴阿阳  林洁  许小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33-2434,2437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变化,探讨CRP、Hcy、LDL、HDL水平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在冠心病(C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IEMENS 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分别检测211例AS(其中并发CHD患者156例)患者和59例健康人血浆中CRP、Hcy、LDL、HDL的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组CRP、Hcy、LDL水平均升高,而HD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CHD组与无CHD组对比,并发CHD组的CRP、Hcy、LDL水平均升高(P<0.01),而HDL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组间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CRP、Hcy、LDL是AS的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HDL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这些指标为CHD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发CHD患者体内CRP、Hcy、LDL水平高于无冠心病患者,而HDL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因而这些指标也可用来监测AS患者出现CHD等并发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RP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与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CK、CK-MB、TC、TG和HDL-C,比较CRP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各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以40名健康者的结果为对照.结果血清CRP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内AMI、冠状动脉一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间也有显著性,冠心病组的CRP水平与CK、CK-MB、TC、TG水平有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RP的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且与相关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 ,为防治青年CHD提供依据。方法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 192例分为 2组 ,青年组 (≤ 40岁 ) 91例、中老年组 ( >40岁 ) 10 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CHD危险因素特点 ,并对危险因素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 ,占 64 % ,狭窄程度均匀分布 ;中老年组患者冠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 ,2支和 3支病变占 71% ,狭窄程度轻重分布不均匀。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CHD危险因素中的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和C反应蛋白 (CRP)升高与青年CHD高度相关 (均P <0 0 1)。结论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为主 ,狭窄程度分布均匀 ,其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和CR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CHD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103例CHD患者的hs-CRP水平,同时检测其中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hs—CRP水平,并与36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在UAP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水平与CHD密切相关,对CH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作为CHD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培)与CHD的关系,为.CH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拟诊为冠心病的7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8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冠脉造影阴性者(非冠心病)15例(NC组)],并测定其血浆HCY、hs-CRP、fg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SAP3组HCY比较,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组与SAP组相比,hs—CRP含量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U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浆fg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P、S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HCY、hs—CRP、fg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单支病变组hs-CRP、fg水平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hs—CRP、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与血液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BG)及尿酸 (UA)的关系。方法 对 35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进行CRP、FBG及UA测定 ,并同 35例健康组比较。结果 CHD组CRP、FBG、U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P <0 0 1) ;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三者的浓度均以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增高明显 ;CRP同FBG呈正相关 (r =0 76 3,P <0 0 1)。结论 UA、CRP、FBG同CHD关系密切 ,CRP、FBG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而高UA血症可能独立于其它危险因素对CH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22例UA、24例冠状动态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和3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N-CHD)患者的血清CRP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UA组血清CRP均异常升高,与CHD及NON-CH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HD与NON-CHD组血清CRP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A患者急性心肌缺血中炎症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血清CR 定可作为UA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不稳定的检测方法。CRP异常升高的水平及持续时间与UA的再发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与CHD的关系。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152例CHD患者和10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Hp抗体(抗Hp-IgG),同时进行血清CRP和Hcy的检测,并对抗Hp-IgG阳性组与抗Hp-IgG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CHD组血清抗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CHD组Hcy、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进展,Hcy、CRP含量逐渐增高;抗Hp-IgG阳性的CHD患者血清Hcy、CRP 浓度也明显高于抗Hp-IgG阴性CHD组(P<0.05)。 结论 Hp感染诱发炎症使Hcy、CRP水平升高,并促进冠心病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血清hs—CRP检测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方法定量动态检测80例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同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的hs—CRP水平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及稳定型心绞痛(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CHD关系密切,可作为CHD危险度分层以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q)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11例CHD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hs-CRP,并常规检查体重指数、腹围、血压。其中135例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病变损害程度评分。结果211例CHD患者中有76例(36%)伴MS,其冠状动脉病变分数高于不伴MS者。FBG、2hPBG、TC、TG、LDL—C、HDL—C、血压、TNF—α、hs—CRP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分数相关。伴MS者TNF-α、hs—CRP水平增高者多于不伴MS者。结论CHD伴M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高于不伴MS患者,且多数伴MS患者的TNF—α、hs—CRP水平增高。MS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1L-6)、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各级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CRP水平采用致敏乳胶增强免疫技术于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仪上作免疫浊度测定;IL-6、sICAM-1含量测定用ELISA方法.结果冠心病(CHD)组患者血清中CRP、lL-6以及sl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非CHD组(P<0.01),各级冠心病组之间CRP、IL-6及slCAM-1的水平比较分别呈现不同的意义.结论CRP、IL-6以及sICAM-1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以及病变程度的分析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