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组加用清热化瘀Ⅱ号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0.63±1.01)分和(14.92±2.06)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3.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对缺血性中风对神经功能恢复及中医证候评分有显著疗效,对于脑缺血性中风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缪峰 《陕西中医》2007,28(10):1311-1312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14例作为治疗组,予化瘀通脉汤(丹参、黄芪、红花、川芎、桃仁、当归、地龙、水蛭)治疗;另取同期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予脑络通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77.50%,P<0.05。提示:化瘀通脉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主要症状,并对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等多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风复元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证属气虚血瘀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血塞通组、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综合评价中风复元方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验证,采用中风复元方治疗中风病总有效率为96.67%,基础治疗组及血塞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7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中风复元方组总有效率为90%,基础治疗组及血塞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6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风复元方组在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及中医证候方面均优于基础治疗组和血塞通组(P<0.05)。结论:中风复元方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清热化瘀方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吡拉西坦片,28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运动功能积分(FMA)、生活质量积分(QLI)、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QL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味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及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动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活血通脉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13例,对照组102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综合评价活血通脉方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药活血通脉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3.41%,对照组服用脑血康口服液总有效率为8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血脂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脉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临床研究,评价益气活血化痰方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并为该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人5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缺血性中风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化痰方。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水平。结果: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8.5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益气活血化痰方总有效率为90.33%,明显优于对照组(82.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NSE、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其可能的机理与神经元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阳复元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家医院入选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2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温阳复元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治疗28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研究109例,对照组完成研究106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7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汤保留灌肠治疗缺血性中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泄浊化瘀汤灌肠。以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观察指标,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对照组5.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泄浊化瘀汤灌肠配合西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缩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清热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BM、CNKI、CMCC、VIP、万方医学网收集清热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文献,时间限制为2000年1月—2017年5月,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201例研究对象),其中9项试验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了评定,8项试验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了评定,4项试验对中医证候积分值进行了评定,2项试验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评定。试验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OR=3.64,95%CI[2.44--5.45],P0.000 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SMD=-4.41,95%[-5.66,-3.15],P0.000 01);中医证候积分值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SMD=-6.17,95%[-9.63,-2.71],P0.000 5);日常生活能力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优于对照组(SMD=1.58,95%[1.19,1.98],P0.000 01)。结论:清热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上述结论尚待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从“痰瘀”论治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缺血性中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化痰活血汤,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血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为(3.50±1.06),高于对照组的(2.37±0.49)(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以“痰瘀”为主论治缺血性中风思路正确,方选加味化痰活血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方联合康复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3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结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益气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9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益气方联合康复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通腑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9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风星萎通腑胶囊.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愈显率74.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46%,愈显率38.4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后的改善以治疗组更明显.结论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CT确诊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中风后遗症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加味四逆散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4例给予加味四逆散水煎剂口服,对照组43例给予盐酸氟西汀口服。疗程均2月。观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HAMD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对血清干扰素(TNF-α)白介素-1(IL-1β)的影响。方法:口服雪莲通脉丸配合西药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中风76例,并设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NF-α、IL-1β较对照组均有意义(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配合基础西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