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建明 《陕西中医》2002,23(4):370-372
通下法是通过泻下大便而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笔者在临床上根据病情的需要将通下法概分 9种 ,兹分述如下。   1 清热通下 本法主要适用于里热壅盛 ,消耗肠中津液而致大便秘结者 ,或虽大便稀水但腹部胀满 ,苔黄脉实者。治疗可选用凉膈散加减。病例 :张某 ,女 ,1 6月。患口疮已 5 d,发热不退 ,曾在急诊科静脉补液加用青霉素治疗 3d,并用锡类散吹口 ,未效。家属要求服中药治疗。细察病情。患儿便坚溲赤 ,舌红苔黄 ,脉数。此乃里热壅盛于胃 ,循经上炎所致 ,治当着重清热通腑 ,釜底抽薪 ,以凉膈散加减治之。处方 :制大黄 1 0 g,玄明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经》中关于通与通法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内经》理论的学习,结合后世医家的观点,阐述通的含义及通法的应用发展与范围。结果:在《内经》中一个“通”字贯通全书,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与自然的关系,为制定通法打下理论基础。结论:通与通法理论直接指导临床治疗和后世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病分百种,治有八法,通寓八法,八法皆通,临证以汗为通,以吐为通,以下为通,以和为通,以温为通,以消为通,以清为通,以补为通。故凡诸病者,症见不通,治宜以通为先。  相似文献   

4.
通痹止痛汤     
张学文  李军 《陕西中医》1994,15(4):169-169
<正> 组成: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羌活、独活、制乳香、桂枝各9g,地龙、木瓜、当归、川芎、台乌、海藻各12g,全蝎3g。 功效:温经通痹,舒筋止痛。 主治:寒湿偏盛之痛痹证。症见肢体关节疼痛甚剧,屈伸不利,痛处固定不移,每遇寒湿则痛重,痛处触之发凉,反复发作难愈者。苔薄白,脉弦紧或沉涩。 加减:疼痛剧烈者,加没药6g,三七粉3g(冲服),白芷8g,以增强舒筋活血止痛之效;寒盛肢体发冷者,加制附子(先煎)6g,以温阳通  相似文献   

5.
通腑法在中风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通腑法具有降低血压、促进血肿吸收,增加脑氧供应的作用,对中风病的抢救、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通腑法可与开窍、熄风、化痰、活血、清热、利湿等诸法合用,使腑气通畅、气机运转、风阳内潜、阳热下降、上焦壅塞之势得缓,具有"釜底抽薪"之功、"治下助上"之妙.兹对其在中风治疗中的具体运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已成为中医教科书中治疗疾病的经典之法,而"通"法在古医籍中虽有提及,但应用范围不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对中医望、闻、问、切不能发现和明确诊断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明确诊断,为临床辨病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且于适合中医"通"法治疗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多,可用于疏通经络、"通"腑、"通"乳、"通"窍、"通"月经.  相似文献   

7.
浅谈通因通用法在治疗崩漏中的应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14002)汤月萍【关键词】通因通用法,崩漏,临床应用“通因通用”一同,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为一治疗法则。即某些疾病从现象上看是通下类疾病,而其本质属于瘀积类病理因素所致,因而采取以通治通疗...  相似文献   

8.
“通”为常,“不通”则病.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法是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广义通法是指疏通脏腑经络气机,消除体内壅滞,畅行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9.
“通因通用”是《内经》提出的反治法之一,属反治法的范畴。具体来说,是以通治通,亦即运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实邪而见通泄症状的病证。现弓I验案2则,介绍如下。1出血性肠脉炎李某,男,45岁,农民,1995年5月6日初诊。患者4天前突然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呈鲜红色,并夹有少许血丝及血块,当地卫生院给予止血敏、仙鹤草、抗生素等药治疗无好转。后又经某医院B超、X线拍片及前列腺担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出血性膀肌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西药治疗2天仍不见好转。后邀余诊治。症见体质尚壮,面色红赤,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尿出纯血,…  相似文献   

10.
通脑灵合剂治疗急性脑出血2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通脑灵合剂治疗急性脑出血200例,与西药对照组10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通脑灵组临床治愈29%,显效率15.5%,总效率9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13%,显效率48%,有效率26%,总有效率8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腑刍议     
以通大肠与利膀胱为重点,归纳整理临床上通腑的具体方法。方药与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督按摩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督按摩法是山西省著名老中医王中衡及其弟子们综合百家之长,在几十年临床推拿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以中医学理论为出发点,并加以总结、验证,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推拿疗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以整复脊椎关节的错动为主要手段,治疗各种病患,所以又称通督复位法。这一推拿疗法主要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以脏腑和经络与脊柱具体部位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指导临床,应用推拿这一手段对脊椎错动的关节加以整复,使督脉气机条达,进而达到解除  相似文献   

13.
通因通用法临证新用摭拾彭暾1.胎漏张某,女,29岁,1986年4月27日初诊。结婚四载,去年3月才怀孕,然不足3个月即流产。刻下患者未次月经1986年2月28日,阴道流出少量暗黑色血已10天,曾服补肾安胎中药数剂不效。腹部微冷胀痛,且时有刺痛下坠感,...  相似文献   

14.
防风通圣丸(散)治疗面部痤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萍 《河南中医》2003,23(11):54-54
防风通圣丸(散),出自金代《宣明论方》,由防风、麻黄、荆芥、连翘、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炒)、栀子、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等组成,其功用为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该方剂治疗面部痤疮4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法治疗胃痛的机制与运用孙万岫李渊何(天津市东丽区中医院300300)胃痛虽有虚实寒热、气血之辨,但“不通”是其最基本的病机。因此通法在治疗胃痛中被广泛应用。笔者兹将通法治疗胃痛的机制与运用,阐述如次。1祛邪即通法足阳明胃为多气多血之乡。发病后每多实...  相似文献   

16.
妇女停经闭经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方药庞杂 ,朱良春老师以虚、热、痰、气、寒、瘀证型为据 ,拟养正为通 ,温化痰湿为通 ,行气活血为通 ,分化痰瘀为通等法 ,分别取张锡纯以调冲论治妇科病的特色 ,朱丹溪以痰湿论治妇科病的特色 ,傅青主以肝郁论治妇科病的特色 ,并融通补奇经之祖方《内经》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之意 ,结合自己临床经验 ,特别注重固护脾胃 ,通补兼施 ,随证变通 ,不拘泥于一方一药 ,治疗各种闭经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7.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为临床上难治疾病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在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传统针刺手法在治疗本病中疗效欠佳。杨文辉教授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将本病病机归结为虚风内动、阴阳失衡。在临床上擅长通过调奇经八脉中跷脉、维脉来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庄子齐教授在传承杨文辉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通经络、通脏腑、通元神”三通针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杨文辉教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总结以及庄子齐教授的临床经验发挥,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戴裕光教授是第 3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从医 4 0余年来 ,在中医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石淋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 ,兹举验案三则如下。1 补肾通淋 顾某 ,男 ,4 6岁 ,2 0 0 3年 2月初就诊。突然小腹绞痛 ,尿意频作 ,排尿中断涩痛 ,尿中带血 ,口干唇燥 ,饮不解渴 ,平时体弱神倦 ,头昏目眩 ,心慌气短 ,烦热多梦 ,腰膝酸软 ,呵欠颇作 ,舌红 ,苔薄黄 ,脉弦细数。尿检RBC( ) ,X线腹部平片提示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就诊前曾于院外先后以石韦散、排石汤等加减治疗数月无效。证属肾阴亏损 ,湿热内蕴。治…  相似文献   

19.
贺氏三通法     
贺氏三通法471039洛阳铜加工厂医院陈冰贺普仁教授是闻名中外的针灸学专家,他从医五十余年,在近百种针灸疗法中,提炼精华,并加以系统的挖掘、整理、提高,经长期的临床验证,创立了贺氏三通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笔者有幸拜为师,频受教益,为了推广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