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患者的pH、PaCO2、PaO2。结果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迅速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段炼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8-8,15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54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46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意识恢复正常,SaO2逐渐升高,PaCO2明显下降(P〈0.05) 4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结论BIPAP对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吸氧+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结果对照组与BiPAP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3天7天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BiPAP组较药物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45例患者,通过对入院时和出院前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来分析治疗效果,从而判断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除6例退出,39例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大部分患者行气管插管,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4例)和对照组(n=10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止咳化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和治疗后4h、48 h的动脉血气分析、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给予无创通气后,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O2下降明显(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缓解速度快,有效,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谢芳芳 《中外医疗》2010,29(31):42-42,44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依从性及疗效。方法对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健康教育。结果 46例患者均能正确、安全使用无创呼吸机。结论做好健康教育能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提供心理支持及技术保障,从而提高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志群  路亚娟  刘素云 《吉林医学》2008,29(24):2311-23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对症治疗,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采用通气口鼻或鼻面罩,设定参数S/T模式。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PaO2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呼吸肌疲劳,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呼吸困难减轻。结论:本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肯定疗效,可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34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BiPA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28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意识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SaO2)逐渐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P〈0.05);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结论:BiPAP对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pH值纠正,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减轻呼吸肌疲劳,呼吸频率和心率相应减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0.
崔莉 《吉林医学》2011,32(28):5876-587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aCO2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冯术燕 《当代医学》2010,16(16):125-12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观察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及相应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护理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发生明显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操作简单,创伤小,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全面、严密、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BIPAP呼吸机对43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h、1d、3d的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43例患者中8例在治疗过程中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其余35例经NIPPV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意识逐渐恢复,均成功脱机。结论BIPAP对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不同时机施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其中13例患者为入院后早期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5例患者入院后较晚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较晚期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尽早施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但对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模式。结果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效果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血气改善时间提前,血气改善程度更好,无腹胀、皮肤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结论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NIPPV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玉梅  王以炳  夏蕾 《四川医学》2010,31(11):1604-160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不气管插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开展采用NPPV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有气管插管指征、拒绝气管插管患者疗效的前瞻性观察研究。27例COPD伴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组,13例意识清醒患者为对照组,观察NPPV治疗前、治疗4h及72h后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27例BiPAP无创通气4h后18例(67.7%)好转,无意识障碍患者中92.9%(12/13)BiPAP无创通气治疗成功。结论 NPPV可以有效地逆转选择不插管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7.
张冠磊 《吉林医学》2013,34(15):2881-2882
目的:探讨双相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双向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PaO2及PaC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提高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水平。方法:对36例老年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明显好转,有效率为83%。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在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中,合适的适应证选择、心理干预、参数调节及气道管理对疗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呼吸兴奋剂、低浓度持续吸氧、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效果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 43例 COPD患者接受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参数变化。结果 38例患者(88%)经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及氧分压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早期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