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率,提高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60年12月-1995年12月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致死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间自杀致死23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8例,躁狂发作3例,癔症性精神障碍1例,酒依赖1例,自杀致死占同期死亡人数的14.1%,自杀死亡率1.64‰。白天自杀者占近一半,自缢是住院精神病人主要自杀方式。精神分裂症自杀死因中,对药源性抑郁自杀与分裂症后抑郁自杀比较,发现氯丙嗪等效日量和治疗天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早期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恢复期加强心理治疗是防治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有效措施;2.治疗躁狂同样需要防自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89例自杀精神病人临床分析,掌握精神病人的自杀规律,预防或减少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 将89例分为住院与非住院两组,对一般资料、病种、病程、住院次数、自杀原因、自杀时的病情、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副作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自杀总发生率19.43%,死亡率9.43%。病种对比,精神分裂症的自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种。症状对比.幻觉、妄想、抑郁为两组共有症状,住院组静坐不能居多,非住院组家庭社会因素居多。这些病人的自杀行为可发生在疾病的各期。自杀时间地点以夜间、隐密处、自缢居多,自杀工具以就地就近取材为特点。结论 要加强对幻觉、妄想、抑郁等症状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加强心理应激能力的培训,及时疏导矛盾心理,对恢复期病人要加强心理素质的提高,增加社会交往机会,提高社会角色成功感。  相似文献   

3.
谈精神病人自杀的防范和护理冯凤莲1卢威仪2自杀是精神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1966年至1996年间住院精神病人中自杀死亡者14例,占住院死亡总人数的18%,而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者为数更多。如何防止精神病人自杀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  相似文献   

4.
对119例精神科住院病人死因调查发现:躯体疾病、自杀、窒息、意外、药物中毒是其死亡原因,另有个别病人死因不明。其中躯体疾患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占63.8%,自杀次之占18.5%,两者共占死亡总数的80%以上,揭示积极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加强有自杀企图病人的管理,可望大大减少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半开放式精神病院14例住院病人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开放式精神病院住院病人的死亡情况。方法:对13例来我中心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进行分析,并与其它精神病院病人的死亡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泊松分布,可信区间等统计学处理。结果:我中心住院病人死亡率为0.24%,住院病人自杀率及猝死率均为0.09%,其死亡原因依次为自杀(35.7%),猝死(35.7%),躯体疾病所致死亡(14.3%),其它突然意外死亡(14.3%),结论:尽管我中心住院病人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精神病院(P均<0.01),但自杀率并不明显低于其它精神病院,同时,在防范精神病人发生突然意外死亡时,要注意病人入院前的自杀未遂史及心电图异常史。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致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率,提高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1960年12月-1995年12月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致死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其间自杀致死23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8例,躁狂发作3例,癔症性精神障碍1例,酒依赖1例,自杀致死占同期死亡人数的14.1%,自杀死亡率1.64‰ .白天自杀者占近一半,自缢是住院精神病人主要自杀方式.精神分裂症自杀死因中,对药源性抑郁自杀与分裂症后抑郁自杀比较,发现氯丙嗪等效日量和治疗天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早期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恢复期加强心理治疗是防治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的有效措施;2.治疗躁狂同样需要防自杀.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死亡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除精神症状导致部分病人自杀和全身衰竭外,住院精神病人还可伴发其他的躯体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死亡。为了探讨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89年1月-2005年8月期间58例死亡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病人死亡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罗亚农  韦盛中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3):149-150,146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探计降低精神病人住院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建院20年来在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病人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年间共死亡54人,死亡率为1.43%,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分别是躯体疾病(38.9%)、猝死(24.1%),恶性综合征(14.8%):结论:躯体疾病是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医院是精神病人治疗和护理的聚集场所,因而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和自杀死亡率很高,是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难题.但通过相关的方法可以进行预测或正确评估病人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自杀风险,从而减少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自杀行为和降低自杀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对男性精神病人自杀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已出院有自杀行为的男性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精神病人自杀方式以自缢最多,时间多发生在夜间,病人自杀前多暴露有自杀念头。结论:精神病人的自杀问题不应忽视,应加强各方面护理措施,防范病人自杀。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人62例自杀行为调查分析王以云孙鹿(滨州地区复退军人医院,滨州市256612)关键词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病例分析近几年来,对自杀者报道较多。自杀是解脱心理危机的一种手段。大多资料表明,自杀的人群中,精神病人自杀率较高。本文对62例有自杀行为住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精神病人自杀的原因,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对应的对策进行干预。方法从我院1993年1月~2006年8月住院期间,31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精神症状支配26例,多次住院5例。结论辨识精神病人自杀行为,分析病人自杀的真正原因,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可减少精神病人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56-956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原因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32例死亡者各项资料和观察结果。结果: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住院2729例精神病人,死亡32例,占总住院人数的1.17%。其中,自杀9例,占死亡人数的28.1%;精神药物猝死10例,占死亡人数的31.5%;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5例,占死亡人数的11.6%;意外死亡4例,占死亡人数的12.5%;自然死亡4例,占死亡人数的12.5%。结论:加强护理,防止自杀,注意合理用药,则可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的心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例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的分析,包括自杀方式、工具、发生时间、地点和自杀的原因,探讨精神病人自杀的心理特点,提出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以防止和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抑郁症的自杀概况1937~1968年统计资料表明,抑郁症的自杀率介于12%~60%之间,长期追踪抑郁症自杀率为5.1%~11.6%;43%的抑郁症曾有自杀行为,自杀死亡率约为15%。自杀未遂者日后有5%~10%会自杀成功,而自杀成功者有10%~60%以往有自杀未遂史。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院住院患者36例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探讨降低精神病人住院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在住院期间死亡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共死亡36例,死亡率为0.37%,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躯体疚病(52.8%),猝死(25%),窒息(11.1%)。结论:躯体疾病是住院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28例住院期间及44例在入院前出现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者未遂自杀率为7.3%,后者为11.43%,两组病人在病程、住院次数、诊断、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等方面存有明显差异,通过对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自杀行为与药物治疗间关系的分析,认为药源性静坐不能在住院病人自杀行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大兴区1998~2003年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死亡情况进行常规登记,并对其死亡原因及分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平均死亡率为14.00‰,并逐年下降;死因顺位前三位为:心脑血管疾病(占51.61%)、非正常死亡(占27.42%)、其他躯体疾病(占17.74%);性别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死亡率远高于普通人群。(2)死亡率下降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致死逐渐减少有关。(3)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死因顺位与住院精神病人的死因顺位(前三位为自杀、躯体病、并发症)不同。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别介绍了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现状、自杀的原因及防范对策。通过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安全护理技术水平及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避免精神病人自杀危险因素的出现,可以有效地防范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或降低自杀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1990 ̄1994年间10 ̄19岁青少年死亡原因中,意外伤亡占总死亡的59.86%,位于该年龄段死因之首。意外死亡率郊县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各种类型意外死因顺位是溺死-交通事故-自杀-中毒-其他。针对该年龄组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良行为实验干予措施并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年龄组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