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香茶菜属[Rabdosia(Bl.)Hassk]为唇形科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以南方诸省区种类较多。香茶菜属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破瘀和治疗各种肝炎功效,其中抗肝炎作用显示该类植物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就香茶菜植物单味药和复方中药的保肝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研究香茶菜植物提供参考。1香茶菜属植物药理活性作用1.1三叶香茶菜抗急性肝损伤作用三叶香茶菜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Isodon ternifolia(D.Don)Kudo],是广  相似文献   

2.
香茶菜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茶菜属【Rabdosia(BL)Hassk.】系唇形科植物,在我国除青海及内蒙古外几乎遍布全国,但以西南诸省区种类最多。香茶菜属约有30种原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抗肿瘤和治疗各种肝炎等功效,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对该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正蓬勃发展。现已在香茶属植物中发现二萜化合物300多种,其中有许多具有抗菌、抗肿瘤、降血压等活性,用于治疗肝炎、高血压等疾病。为了更好地研究、开发利用这一属药用植物资源。本文对其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灌木或半灌木。该属植物现有 96种 (不包括变种 )。根据多方资料统计 ,香茶菜属约有 30种原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具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抗肿瘤和治疗各种肝炎等功效〔1〕。关于1986年以前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和药理作用已有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4.
内折香茶菜及其甲素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杨一兵(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凤凰416200)肖衍华(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吉首416000)内折香茶莱(Rabhosiainflex(Thumb)Hara昆明植物研究所鉴定)为唇形科香茶莱属植物,多年生草木,...  相似文献   

5.
<正> 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木,半灌木和灌木。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黄疸、肝脓疡、毒蛇咬伤、心内膜炎等。我国的本类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产。在我省的资源也较为丰富,民间应用也较多。但目前仍未见关于我省产香茶菜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本实验研究了采于泰山的内折香茶菜的药理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香茶菜属Isodon植物中的很多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作者又从皱叶香茶菜I.rugosus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一新的对映-贝壳杉烷  相似文献   

7.
<正>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Rabdosia)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各地,在我国约有90余种,除新疆、青海及内蒙古外,几乎遍布全国。该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抗肿瘤、治疗各种肝炎等功效,民间常作为清火、抗癌、消炎和抗菌药来应用。二萜类是香茶菜属  相似文献   

8.
溪黄草根茎叶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溪黄草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th.Ham.exD.don)Hara的全草。全株可入药,性味苦凉,具有清肝热、利湿毒、明双目、健脾活血等功效,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脾失健运所致的胁胀疼痛、食欲不振等症,对眼赤目痛、肠胃消化不良亦有较好疗  相似文献   

9.
底雪梅 《安徽医药》2015,19(12):2255-2258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毛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总结。毛叶香茶菜中分离得到的百余种单体化合物,主要是二萜类化合物,另外有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化合物等;毛叶香茶菜的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炎等作用。毛叶香茶菜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Forskolin为一类具有显著强心与降压作用的二萜类化合物。已知唇形科锦紫苏属 (Coleus)和香茶菜属(Plectrathus)的植物含有松香烷型二萜类成分。作者为寻找唇形科中含Forskolin的植物,对生长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等地的锦紫苏属和香茶菜属的13种植物用TLC及GLC方法(可检出干燥植物中1×10~(-4)%的Forskolin)进行筛选,发现在C.forskohlii Briq中含有Forskolin,含量约为植物全革干重的0.05%、根干重的0.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香茶菜属植物的两种二萜成分——香茶菜甲素、大叶香茶菜丙进行结构改造,观察它们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香茶菜甲素酰化物(Ⅱ)能显著提高抗菌作用,比原化合物提高2~3倍;大叶香茶菜丙水解物(Ⅴ)能显著提高细胞毒活性,比原化合物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2.
柄叶香茶菜及其甲素体外抑菌的研究杨一兵(湖南省凤凰县人民医院,凤凰416200)朱大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唇形科香茶莱属植物中的二萜成分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真菌、抗溃疡、昆虫拒食等活性。国内目前上市的商品约有2~3种如复方冬凌...  相似文献   

13.
问与答     
毛叶香茶菜、大叶香茶菜及溪黄草三种草药如何鉴别,其应用如何? 三种草药鉴别共同点: (1)属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2)多年生草本;(3)茎方形;(4)叶对生;(5)花二唇形,二强雄蕊;(6)子房4裂;(7)果实为小坚果。  相似文献   

14.
香茶菜属植物富含二萜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从小叶香茶菜Rabdosia parvifolia叶中分得两个对映-异海松烷型二萜化合物。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又分得两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parvifoline A(1)和parvi-foline B(2),以及一个已知二萜:rabdoloxin B(3)。  相似文献   

15.
龟叶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唇形科香茶菜属 Rabdosia 植物所含二萜类单体是近30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冬凌草(碎米桠)R.rubescens 已用于临床治疗食管癌,获得满意的疗效。其同属植物龟叶草在我国东北资源丰富。其植物学名为尾叶香茶菜 R.excia(Maxim)Kudo。孙汉董等曾分离鉴定其所含的数种二萜成分,并提及其中某个单体有多种细胞毒作用。除此  相似文献   

16.
大叶香茶菜[Rabdosia macrophylla(Migo)C.Y.Wu et H.W.Li]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其成分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寻找抗癌活性成分,我们从中分得十一种成分,通过体外肝癌细胞培养、抑菌试验和动物瘤谱筛选,证明丙、己、庚、辛、11号等二萜具有抗癌和抑菌活性。根据物理常数及光谱分析证明丙、戊、己分别为冬凌草素即Oridonin、β  相似文献   

17.
苌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0):103-103
冬凌草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实验证明其二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1].冬凌草稳定性较强,加热至238℃时,其有效成分仍不破坏.  相似文献   

18.
蓝萼甲素对人宫颈鳞癌SiHa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是由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eds(Benth)Ham中分离提取出的二萜化合物[1]。研究证明不同浓度的蓝萼甲素可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如肝癌BEL-7402细胞株[2]、卵巢癌HO8910细胞株[3],然而,蓝萼甲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33):4724-4726
目的:研究香茶菜属植物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 GEL-CHP 20P、Sephadex LH-20柱和重结晶技术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ζ-甲基-5α-羊毛甾烷-25-酮(1)、Maoyecrystal F(2)、瘿花香茶菜甲素(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二十七酸(6)、冬凌草甲素(7)、冬凌草乙素(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冬凌草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香茶菜主要含有二萜类及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及解热镇痛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不同产地香茶菜进行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本文从香茶菜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资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香茶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