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胰腺损伤24例的CT表现.结果 6例首次平扫无异常,余18例表现为胰腺断裂8例,表现为垂直于胰腺长轴胰腺内低密度裂隙影,伴胰腺周边积液积血;损伤性胰腺炎类型10例,表现为胰腺局部/整体肿大密度不均,其中有低密度灶伴胰周边模糊,2例伴有胰内灶状高密度影等直接征像;间接征像表现为腹膜后网膜囊积液、积血,肾前筋膜增厚,随访有2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结论 CT检查可直接显示胰腺损伤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10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扫描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04例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正常8例,63例表现为胰腺饱满,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密度正常或减低,胰周脂肪间隙内条絮状渗出,边缘模糊,部分伴有单或双侧肾前筋膜增厚;33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肿大非常显著、轮廓外突、胰腺密度减低、胰周大量絮状渗出,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部分可见出血灶。CT扫描发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其中蜂窝组织炎17例,表现为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影;11例脓肿,表现为团状低密度灶,其内可见气体,增强扫描脓肿壁见环形强化;3例假性囊肿显示为类圆形水样低密度病灶,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强化。结论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胰腺损伤的CT检查(附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胰腺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胰腺损伤CT资料。结果 胰腺内出血水肿、增强后垂直于胰腺长轴低密度线,分别为胰腺挫伤、断裂直接征象;网膜囊积血积液、左肾前筋膜增厚、假性囊肿、胆管积气,为胰腺损伤间接征象。结论 CT检查对胰腺损伤诊断价值颇大,但不能完全准确诊断部分早期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检查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胰腺损伤病人进行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中胰腺挫伤6例,胰腺断裂3例。直接征象:胰腺挫伤表现为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断裂表现为垂直于胰腺长轴低密度线。间接征象:网膜囊内积血积液,左肾前筋膜增厚,假性囊肿。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胰腺轮廓是否完整及周围有无积血、积液,对胰腺损伤诊断帮助颇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23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者CT平扫及增强时的表现。结果:胰腺断裂14例,胰腺肿胀7例,胰腺血肿2例。直接征象:胰腺挫伤表现为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断裂表现为垂直于胰腺长轴低密度线。间接征象:网膜囊内积血积液,14例,左肾前筋膜增厚,6例,假性囊肿,4例。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胰腺是否完整及周围有无积血、积液,对胰腺损伤诊断帮助颇大,对临床即时正确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CT直接与间接征象.方法:将该院确诊为41例的胰腺癌患者与4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两组CT间接与直接征象的影像资料.结果:①胰腺癌CT征象:其中间接征象表现为累及胰周血管脂肪、突然中断胆总管扩张现象、转移;直接征象表现为密度分布杂乱、病变区域呈肿大、胰管远端扩张均匀.②慢性胰腺炎CT征象:其中间接征象表现为逐步中断胆总管扩大现象、腹腔内部存在粘连、肾前筋膜过厚;直接征象表现为胰腺钙化、清楚可见病变区域的边缘、存在假性的胰腺囊肿、胰管全长有不规则扩张.结论:经过临床CT影像资料分析,发现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征象各有不同,临床诊断此类疾病过程中,需要详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与其相结合进行全方位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GE公司的螺旋CT机对我院几年来经临床证实的2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20例;(2)胰内单个或多个小斑片状低密度灶5例;(3)胰周脂肪间隙模糊16例,(4)胰周积液5例;(5)胸腔积液4例。(6)假性囊肿形成1例;(7)胆囊炎、胆结石5例;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间接征象在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1年3月—2012年7月经CT检查并确诊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胰腺组织自身结构改变、胰腺周围组织结构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的CT间接征象显示胰腺无异常,7例患者CT间接征象显示可疑性异常,40例患者的CT间接征象表现出急性胰腺炎征象变化。主要CT表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密度不均匀或降低;胰周组织表现不同程度的液体渗出,蜂窝组织炎,肾前筋膜增厚,因假性囊肿或脓肿造成胸腹腔积液。结论 CT间接征象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在临床中有较高价值,有利于病情程度及进展的评估,能有助于并发症的发现及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征象.方法 CT增强扫描2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评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胶囊样环,胰周线征,胰腺钙化,胰腺假囊肿,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胰管扩张与突然截断出现频率,确定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诊断价值.结果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后胰腺呈弥漫性低密度17例(68%),胰腺局限性肿块且增强后呈低密度10例(40%),胶囊样环16例(64%),胰周线征15例(60%),胰周血管受累11例(44%),胰腺病灶钙化8例(32%),胰腺假囊肿3例(12%),胰管扩张5例(20%),胰管截断4例(16%),胆管扩张14例(56%),胆管壁增强19例(76%),腹膜后纤维化4例(16%),肾脏损害12例(48%).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增强呈现弥漫性肿大且呈低密度,胶囊样环,胆管壁增强,肾脏损害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重要CT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三年来经临床证实的6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病变范围。采用SiemensSomaton全身螺旋CT。全部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层厚8mm,层距8mm。其中45例做了增强薄层扫描。结果(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64例;(2)胰内单个或多个小斑片状无强化低密度灶8例;(3)胰内局限性高密度灶2例;(4)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混浊,肾筋膜和胃后壁增厚60例;(5)假性囊肿形成5例;(6)胆囊炎、胆结石35例;(7)胸腔积液3例。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增强CT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急性胰腺的坏死、出血及其程度,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炎性和癌性假性囊肿的不同CT征象。方法收集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腺炎合并假囊肿20例和胰腺癌继发性假囊肿15例,对其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炎性假囊肿表现:(1)胰腺巨大囊肿;(2)胰周囊肿伴毗邻组织炎性反应;(3)囊肿大于6cm;(4)有胰腺炎的征象。癌性假囊肿表现:(1)胰头体部肿块;(2)体、尾部小于5cm的囊肿;(3)胰尾萎缩;(4)肝、腹内淋巴结转移。结论CT不可能对所有的胰腺假囊肿作出定性诊断,应对可疑患者尽早做ER-CP、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以提高胰腺假性囊肿定性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陈虎 《西部医学》2011,23(6):1132-113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拟诊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扫查,取层厚5mm,平扫+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胰周肾旁筋膜、间隙、胸腹腔情况。结果 CT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5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6例,诊断准确率100%。胰腺弥漫性增大或局限性增大20例,胰腺密度改变22例,胰腺周围液体聚集7例,胰腺内坏死、出血4例;肾周筋膜增厚16例;并发蜂窝组织炎5例、假性囊肿3例、脓肿2例、合并胸腔积液7例。结论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不仅可定性诊断,同时还可显示胰腺内外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胰腺外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企石医院2005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1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淀粉酶检查、B超及CT等检查方法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临床动态观察与及时剖腹探查的重要性,确认术中根据胰腺伤情及合并伤伤情正确选择术式的意义等。结果本组15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外伤,术前确诊率仅为26.6%(4/15)。16例中1例Ⅰ级损伤经保守治疗治愈,11例Ⅱ级损伤,2例Ⅲ级损伤,2例Ⅳ级损伤经手术治疗治愈。15例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2例再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胰腺损伤患者大多伤情重,合并伤多,术前确诊率低。应根据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表现果断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根据伤情采取简单、有效的术式,在休克状态下避免做复杂的手术,以挽救生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刘辉 《西部医学》2012,24(7):1368-136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急性胰腺炎的59例患者行螺旋CT扫查,取层厚5mm,层距5ram;先行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行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胰周肾旁筋膜、间隙、胸腹腔情况。结果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螺旋CT全部准确诊断,准确率100%(59/59)。在59例病人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17例;有5例合并感染。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肾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外积液、胰腺坏死。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所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均用普通CT和增强CT扫描,总结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肿性胰腺炎64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9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病例CT扫描中,9例胰腺未见明显异常;14例胰腺弥散性肿胀;7例局灶性肿胀;26例胰周间隙密度增高、模糊;8例出现单发性积液。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例CT扫描中,9例小网膜囊均有积液;4例弥漫性出血;5例灶性出血;6例出现胰周积液,1例出现右肾后间隙积液,2例出现左肾旁间隙积液,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全胰腺坏死2例,胰头部坏死2例,段状坏死2例,尾部坏死3例。增强CT动态扫描显示胰腺坏死区域与正常胰腺组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CT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增强CT具有简便性,可靠性,高敏感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谢谦  丁洪飞  李维 《海南医学》2005,16(8):46-48
目的分析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式,总结诊治体会,加深对此类损伤的认识,探讨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的诊治方案。方法本院收治43例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患者,其中有胰腺横断、主胰管断裂及胰头或胰体尾挫伤合并十二指肠、脾、小肠多发性破裂等。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远端胰并脾切除术22例,远端胰腺空肠吻合术8例,胰腺阶段性切除术6例,Berne(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手术5例,胰头切除术2例。并发胰瘘3例,严重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切口裂开1例。43例患者经救治均痊愈出院。术前血、尿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可高达95%,但特异性低;CT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0%;B超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45%。结论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的临床表现隐匿,术前血、尿淀粉酶检查,CT及B超检查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其手术方式要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以及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7.
杜天祥  马海  王宇  田云鸿 《西部医学》2013,25(1):100-102
目的评价在高危胰瘘患者中,常规CT扫描诊断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患者胰腺实质均较柔软,排除胰腺实质硬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7天行腹部CT平扫,存在胰肠吻合口周围积液的患者CT诊断为胰瘘。结果6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存在胰瘘(53.3%)。术后第七天,CT提示31例患者有腹腔积液,21例患者胰肠吻合口周围存在积液。CT诊断胰瘘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83%,有4例假阳性和10例假阴性患者。术后第7天,通过临床病历诊断胰瘘25例(81%)。结论对于高危胰瘘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应用CT可作为诊断胰瘘的补充性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胰腺损伤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经手术及临床随访证实为急诊胰腺损伤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总结急诊胰腺损伤患者多层螺旋CT特点,分析螺旋CT在急诊胰腺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26例胰腺损伤患者,初诊共明确诊断21例,诊断准确性为80.77%。其中浅表性组织损伤16例,其中11例合并严重损伤,且均经手术证实,其中腺体部假性囊肿并出血2例,胰尾裂伤2例,胰腺表层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7例。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提高急诊胰腺损伤患者诊断符合度,为治疗方式的确立提供参照,但同样有其局限性,需配合随诊及CT复查。  相似文献   

19.
张建英  张福洲  胡凌云  蒋瑾  何孔明 《西部医学》2018,30(11):1658-1661,167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13例经病理及临床治疗后证实的AIP的CT及MRI特征。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薄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果 CT检查发现13例患者中,8例胰腺弥漫性肿大,5例局限性肿胀,呈团块样肿改变;CT平扫为均匀一致的略低密度,有9例出现明显延迟强化,8例患者胰周显示模糊,7例出现鞘膜征。10例MRI检查者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薄层MRCP显示3例胆总管呈鼠尾状狭窄,且3例均被误诊为胆总管胰腺段占位;5例胰管呈节段性狭窄或轻度扩张,3例患者与周围血管分界不清。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对多数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