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癌术后激素受体阳性高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李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治的60例乳腺癌术后激素受体阳性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一年无病生存率为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统计学差异显著(х~2=3.921 6,P=0.047 6)。2组生存质量对比,其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的评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智能、活动能力及精神健康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6.67%,有统计学差异(х~2=4.850 5,P=0.027 6)。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激素受体阳性高危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中医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210例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从发病年龄、月经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激素受体及治疗手段(化疗方案、化疗周期、内分泌药物选择、是否接受中医治疗)等因素对3年复发转移率进行单一因素影响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3年复发转移率与年龄、月经情况、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情况、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临床分期分析显示,与IIa及IIb期比较,Ⅲc期复发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且肿物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3年复发转移率越高(P0.05)。治疗因素中,与非中医治疗比较,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治疗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下降(P0.01)。分层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c期、淋巴结转移9个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患者,中医治疗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辅助化疗方案、化疗周期、不同内分泌药物选择等因素与3年复发转移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是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解毒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抗复发转移)。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术后生存3年以上的6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其术后是否长期服用黄芪解毒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并加用黄芪解毒汤长期服用,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总复发转移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1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处转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复发转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3年内复发转移率进行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4年内复发转移率进行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5年内复发转移率进行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5年以上病例数量过少,复发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复发转移时间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在卡氏评分变化方面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表明黄芪解毒汤能够使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降低,尤其是能够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2黄芪解毒汤可以延缓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时间,尤其是术后4、5年的复发转移时间。3黄芪解毒汤可以有效提高卡氏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童彩玲  杨海燕  黄梅  谢丹 《新中医》2011,(12):77-78
目的:观察乳癌康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短期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75例分为2组,治疗组39例予乳癌康治疗,连续服药6月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36例未行药物治疗。2组均随访至术后2年,观察2组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治疗组复发转移1例,复发转移率为2.6%;对照组复发转移7例,复发转移率为19.4%,2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癌康能降低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短期复发转移风险,改善患者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干预,观察其降低复发转移率的有效性。方法对178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高危人群复发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中西医结合队列(中医辨证论治+内分泌治疗)与西医队列(内分泌治疗)的复发转移、无病生存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3个因素对乳腺癌术后高危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有影响,是否服用中药是影响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与西医队列比较,中西医结合队列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队列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均明显下降,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队列改善程度更大。中医治疗对于心烦易怒及烘热汗出的疗效显著,自汗及失眠的疗效次之,口干口苦及神疲乏力的改善情况欠佳。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中医辨证治疗可降低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尤其对心烦易怒及烘热汗出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乳复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受体三阴患者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复方对乳腺癌术后受体三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9例乳腺癌术后受体三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服用乳复方,对照组仅采用相同的西医治疗.随访5年,观察乳复方对乳腺癌术后受体三阴患者5年复发转移率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除4例因失访而脱落外,对完成5年随访的65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5年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5.68%和50.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数量、原发肿瘤大小对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有影响,治疗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复方能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5年复发转移率,改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支持疗法对三阴乳腺癌(TNBC)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67例TNBC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支持疗法。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B)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及总分均较本组术后提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化疗结束后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及总分均较本组术后提高(P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转移率16.22%,生存率94.60%;对照组复发转移率23.33%,生存率83.33%。观察组3年内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支持疗法治疗TNBC术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黄芪解毒汤对其复发转移率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实施手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6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采取TC方案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黄芪解毒汤,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转移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5.12%)较对照组(41.86%)高,复发转移率(11.63%)较对照组(32.56%)低,生活质量卡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联合使用黄芪解毒汤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转移率,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疗法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5例三阴性乳腺癌术后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情志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为(64.55±7.37)分;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分别为:CD3+(55.36±4.85)%,CD4+(49.32±5.14)%,CD8+(21.62±4.65)%,CD4+/CD8~+(1.68±0.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疗法运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其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乳积方辨证治疗对于女性激素受体阴性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疾病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136例Ⅰ-ⅢC期、术后、化放疗后的激素受体阴性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为治疗组(接受乳积方辨证治疗)和对照组(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5~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两组中位DFS和中位OS,尚未达到。治疗组和对照组1、1.5、2、3年DFS分别为:94.1%(64/68)、86.4%(51/59)、81.8%(45/55)、72.0%(36/50)和77.9%(53/68)、67.2%(45/67)、60.6%(40/66)、54.5%(36/66),其中1、1.5、2年DF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03、6.426、6.459;P值分别为0.012、0.013、0.016)。各组1、1.5、2、3年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TNBC患者中,1、1.5、2、3年DFS分别为:97.0%(32/33)、92.9%(26/28)、92.6%(25/27)、84.6%(22/26)和81.5%(22/27)、66.7%(18/27)、61.5%(16/26)、57.7%(15/26),其中,1.5、2、3年D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93、7.293、4.591;P值分别为0.015、0.007、0.032)。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有15例发生疾病复发转移:局部复发2例、单一脏器转移6例、多个脏器同时转移7例;对照组有30例发生疾病复发转移:局部复发2例、单一脏器转移12例、多个脏器同时转移16例。结论乳积方辨证加减对于激素受体阴性、术后、女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治疗结束2年内具有一定的改善无疾病生存的作用,对于预防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导管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绝经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评价温阳益气方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中医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乳腺癌术后绝经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实施温阳益气方治疗,将两组的生活质量以及中医症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中医症状情况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情况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方能调节乳腺癌术后绝经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乳宁Ⅱ号抗乳腺癌短期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乳宁Ⅱ号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应用规律。方法 :选择浸润性导管癌切除术后行化疗治疗的患者 183例 ,分成 2组 ,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乳宁Ⅱ号 ,对照组单纯化疗。用药后随访两组 2年复发转移率。结果 :原发肿瘤直径 >5cm ,患者 2年复发转移率、腋窝淋巴结阳性≥ 4枚者 2年复发转移率及乳癌Ⅲ期患者 2年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0 5 )。结论 :乳宁Ⅱ号有助于控制复发转移高危人群的复发转移率 ,显示中医中药疗法是乳腺癌术后抗多发转移的一种不可忽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肾潜阳汤防治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均经过手术及化疗后患者,随机入组,治疗组36例加用中药温肾潜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6例不加系统性中医药治疗,定期复查随访,观察3年两组生存率,生活质量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内无复发转移,3年复发转移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温肾潜阳汤加减治疗术后化疗后三阴乳腺癌患者,能提高患者3年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肿瘤3年内复发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强睿  储真真 《江苏中医药》2019,51(10):33-35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中医证候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内分泌治疗联合加味半夏泻心汤颗粒剂,对照组予内分泌治疗联合谷维素片。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停用中药和谷维素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力状况(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性激素水平(LH、FSH、 E2)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性激素水平(LH、FSH、E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能显著缓解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寒热错杂证,改善生存质量且不影响女性激素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乳癌术后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癌术后方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乳腺癌复发和转移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12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未复发转移组25例和复发转移组97例.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CA153的水平,分析CA153水平、复发转移率和临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前患者血清CA153的阳性率与年龄、受体情况无明显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A153的阳性率越高,但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复发转移率越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者复发转移率较阴性者高.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的CA153的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患者,复发转移患者术后CA153的阳性率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术后血清CA153的检测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共采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乳腺癌女性患者120例,分为气阴两虚、水湿内停、气滞血瘀及冲任失调4型,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120例女性患者中,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复发转移率最高,1年复发转移率为34.4%,3年复发率为84.4%;与其他3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不同的病理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er-2受体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4种分型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冲任失调型与其他3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证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以及Her-2受体状态可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与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其中气滞血瘀型的2患者发生复发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圣和散辨证治疗对三阴乳腺癌患者手术联合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率的影响。方法:168例I-IIIC期三阴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圣和散辨证治疗联合放化疗,对照组仅采用相同放化疗方案。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_3, CD~+_4, CD~+_8, CD_4/CD_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34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A(LDHA)的表达。结果:随访65~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治疗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5.0%和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7%和64.3%(P0.05);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5)。同时,接受圣和散辨证治疗明显增强miR-34a表达,抑制LDHA活性,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4/CD_8和NK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圣和散辨证加减能明显提高miR-34a表达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糖酵解,降低三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祛邪方对患者生存情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1例行手术治疗的TNBC患者按照有无服用扶正祛邪方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复发转移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烦躁易怒、倦怠乏力、胁肋胀痛、口苦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术后采用扶正祛邪方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血脂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OFS辅助内分泌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二仙汤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完成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性激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35例,终止治疗2例(5.71%),完成治疗33例(94.29%),对照组45例,终止治疗12例(26.67%),完成治疗33例(73.33%),治疗组治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高于治疗组治疗后(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前后及2组治疗后E_2、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可改善OFS辅助内分泌治疗所带来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高脂血症等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且不影响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