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陈丽华  曹云新 《解剖学报》1997,28(4):413-416,I015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饥饿状态下大鼠胰岛血糖素和嗜铬颗粒素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饥饿大鼠胰岛A细胞中Glu含量明显下降,CgA含量仅在饥饿5d后显著下降。这提示饥饿可导致Glu释放快速增加,而CgA释放增加却较为缓慢,与饥饿5d大鼠组相比较,饥饿5d后静脉注射葡萄糖90min后胰岛A细胞,使Glu释放快速减少,但对CgA的释放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我源性葡  相似文献   

2.
氨基胍对白介素-1β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氨基胍AG)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民的胰岛细胞损害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AG及基至胰岛细胞亚硝酸盐生成、胰岛素分泌以及胞内DNA、胰岛素含量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以IL-1β诱导,胰岛细胞亚硝酸盐生成量显著增加,同时胰 素发泌以及葡萄糖刺激的胰遍素释放量均明显减少;胰同细胞内DNA、胰钫 含量及细胞活性(MTT值)均显著下降;AG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内皮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实验在大鼠的整体及离体血管条上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内皮素(ET)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GRP静脉注射(5μg/kg)能明显降低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血浆ET含量,CGRP孵育(10^-8mol/L)离体的大鼠主动脉血管条能有效地抑制凝血酶(thrombin)引起的ET释放,但是CGRP静注及孵育不影响血浆ET的基础含量及离体血管条ET的基础释放。结果提示CGRP能抑制病理条件下ET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21-羟化酶CYP21B基因中Ile~(172)→Asn错义突变的发生率,根据放大受阻突变体系(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ystem,ARMS)的要求,设计了3种引物:5'd(TTGGGAGACTACTCCCTGCTCT)3'(共同引物)、5'd(AGGTGAGGTAACAGA)3'(正常引物)、5'd(AGGTGAGGTAACAGT)3'(突变引物),在7例患儿中进行了检测,发现具有本突变者3例。对其中一例进行的家系分析,结果提示:这组引物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不需使用同位素就能对具有Ile~(172)→Asn变异的高危家庭成员作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海马GABA、AchE和迟发性神经元损害(delayedneuronaldamage,DND)的关系,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亚区GABA含量、AchE活性和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发现再灌注5min,海马亚区GABA含量显著升高,再灌注1h和6~12h,GABA含量明显降低,CA_1区更明显。再灌注5min至1h,海马亚区AchE活性明显升高。再灌注48h后,光镜下见海马CA_1区神经元出现缺血性改变,提示:(1)再灌注后,GABA含量减少、海马内源性抑制降低可能是CA_1区DND的因素之一。(2)再灌注早期AchE活性升高,提示Ach代谢变化可能和DND有关。(3)再灌注后GABA和AchE在海马各亚区的明显改变,提示CA_1区选择性易损和递质代谢变化密切相关,而CA_1区神经元本身的生理生化特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视黄酸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漫天  余琦 《现代免疫学》1995,15(6):340-343
本实验采用分子杂交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了视黄酸(retinoicacid,RA)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分子表达和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剂量(2.5×10-4mol/L)RA处理PHA活化48h淋巴细胞,其CD25mRNA含量、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膜表面CD25分子数量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大部分受阻于G0/G1期,G2+M期细胞仅占7.6%。而适量(2.5×10-6~2.5×10-7mol/L)RA作用后CD25分子表达和G2+M期细胞明显增加。该研究提示RA对CD25分子表达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研究急性分离的大鼠骶髓后连合核(SDCN)神经元对谷氨酸受体激动剂的反应。钳制电压为-40mV的条件下,L-谷氨酸(Glu),N-甲基-D-门冬氨酸(NMDA),使君子酸(QA),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倾阶-4-丙酸(AMPA)和红藻氨酸(KA)均诱导产生内向电流。随着激动剂浓度的增高,这些电流的量效关系曲线呈典型的S型。EC50值分别是Glu3.3×10-5M,NMDA9.0×10-SM,QA6.4×107M,AMPA1.3×10-4及KAg.6×u10-5M。Nill系数分别是Glu0.74,NMDA0.83,QA1.3,AMPA1.1和KA1.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tACPD(10-3M)未能诱导出电流.Cyclothiazide显著增强KA和AMPA诱导的反应。相反,伴刀豆球蛋白A(ConA)对KA和AMPA反应作用甚微,提示SDCN神经元主要表达AMPA型非NMDA受体。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海马GABA,AchE和迟发性神经元损害的关系,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亚区GABA含量,AchE活性和海马组组织病理改变。发现再灌注5min,海马亚区GABA含量显著升高,再灌注1h和6-12h,GABA含量明显降低,CA1区更明显。再灌注5min至1h,海马亚区AchE活性明显长高。再注48h后,光镜下见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缺血性改变,提示:(1)再灌注后,GABA含量减少,海马  相似文献   

9.
谷氨酸 (L -Glutamate,Glu)经胰岛 β细胞表面Glu受体(AMPA亚型 )加强葡萄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已为实验证实[1] 。由于高剂量Glu摄入经由Glu受体可以破坏中枢神经细胞 ,那么 ,过量Glu摄入是否会损伤胰岛 β细胞 ,未见任何报道。籍此 ,本文探讨了Glu对小鼠胰岛的可能毒性作用。1 材料和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 ,体重 2 4~ 2 5 g(购自首都医科大学动物中心 ) ,普通饲料饲养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低 (LDG)及高(HDG)剂量组 ,饮水中含Glu .Na 2 g/L及 2 0g/L ,饲养 7周。停止Glu .Na摄入…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应用2450MHz微波,局部照射BALB/c小鼠睾丸,在肛温达41±0.5℃后维持15分钟,分别照射1或3次,以凝集素(WGA、SBA、Con-A)作为分子探针,于动物受照后1周、2和5个月观察微波辐射对各级生精细胞、附睾及精子糖脂和糖蛋白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精细胞中WGA,Con-A受体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形态异常的精子中三种凝集素受体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分布特性有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甲状腺细胞cAMP生成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10 ̄10^4U/L的剂量区间,hCG可明显刺激甲状腺细胞释放cAMP,hCG浓度与cAMP产值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10^5U/L的hCG亦显著促进cAMP的分泌,但其刺激强度低于10^4U/L的hCG。提示hCG具有类似TSH的作用,是孕期母体甲状腺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利用小鼠闭合性创伤模型,观察创伤后第4天小鼠血浆、免疫细胞内cAMP、cGMP含量的变化及黄芪多糖(APS)、人参茎叶皂甙(GS)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小鼠血浆内cAMP水平增高,cGMP水平下降,CAMP/cGMP比值升高。腹腔巨噬细胞及脾细胞、胸腺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在静息状态和激活状态时的cAMP、cGMP含量也显示相似的改变。APS(250mg/kg)、GS(50mg/kg)体内应用(每天一次,连续4天)可明显降低创伤小鼠血浆及免疫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其cGMP水平。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PS(50~250μg/ml)、GS(1.0~100μg/ml)在体外可明显拮抗创伤小鼠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及脾细胞内cAMP/cGMP比值的增高。提示:APS,GS可纠正创伤小鼠血浆及免疫细胞内cAMP、cGMP的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对百草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腹腔注射百草枯(50mg/kg)后24h,血浆和肺组织匀浆内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酸性磷酸酶(ACP)和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活性均显著升高,肺湿/干重比、肺含血量和肺血管外水量(EVLW)也明显增加。组织学检查发现肺有充血、出血、局灶性肺不张和间质水肿。注射百草枯后5min、6h及12h腹腔内注射山莨菪碱(50mg/kg),可明显减轻百草枯引起的肺损伤,抑制百草枯引起的MDA含量和ACP、β-G活性的升高。肺组织匀浆MDA含量与BALF内β-G活性之间,BALF内β-G活性与ETLW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脂质过氧化和溶酶体酶释放在百草枯致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山莨菪碱可减轻百草枯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溶酶体酶释放,对百草枯性肺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济南假单胞菌细胞壁组分(PJ-CW)是由我院药物所研制的新型微生物制剂。本文就PJ-CW对小鼠脾细胞总数及脾淋巴细胞内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作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小鼠腹腔注射PJ-CW后,脾细胞总数在第2~6d明显增多,第8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脾淋巴细胞内的cAMP含量只在第6d出现短暂下降。cGMP含量在第4~6d明显升高(P<0.05).cAMP/cGMP比值也只在第6d明显降低(P<0.01)。提示:细胞内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下降可能导致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启动,增强了脾淋巴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法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齿状回及海马回CA3区内原癌基因表达、谷氨酸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侧脑室内注射马桑内酯诱发癫痫后,在双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切片上,齿状回及海马回CA3区内均有3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谷氨酸(Glu)单标细胞、Fos单标细胞和Fos/Glu双标细胞。癫痫发作后1h,注射侧齿状回有大量Fos/Glu双标细胞,而海马回CA3区仅有散在的双标细胞;癫痫发作后1.5h,海马回CA3区双标细胞数明显增多。Fos单标细胞数及谷氨酸免疫反应性与双标细胞数是平行的。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对马桑内酯致痫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75mGy/(12.5mGy/min)单次全身X射线照射后9小时用SRBC免疫C57BL/6小鼠,在免疫后4天和7天脾脏、胸腺和下丘脑cAMP含量均降低;而在免疫后4天脾脏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酪氨酸含量均增高,免疫后7天肾上腺素含量仍持续增高;当连接γ射线65mGy(0.015mGy/min,6h/d)全身照射小鼠后即刻或29小时后免疫,脾脏和下丘脑cAMP含量也均降低。提示,低剂量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NGF,2.5s)对无血清培养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证明,NGF能促进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的存活,增加神经元胞体面积和直径,增加隔培养神经元中AChE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流式细胞分析显示,NGF使神经元平均蛋白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NGF对新生大鼠隔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P<0.013.NGF增加隔培养神经元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图像分析结果可见:在前7d,在神经元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等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但在培养14、21和30d时,NGF组培养神经元的平均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均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表2)。表2对隔培养神经元胞体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的影响(x±s)注:N=30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P<0.05P<0.014.NGF促进新生大鼠隔细胞的总量白合成用FACS440流式细胞仪测定隔细胞的平均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培养3、7、14和21d时,NGF组培养细胞的平均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3,Fig.1)。表3NGF对隔神经元蛋白合成的影响(x±s)往:N=5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 *P<0.055.NGF提高隔神经元的AChE?  相似文献   

18.
蒿甲醚对实验兔弓形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兔经腹腔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蒿甲醚(Art)疗效考核包括观察动物存活情况及血清中循环抗原(CAg)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兔感染弓形虫后1d即可测到CAg,未治疗组兔血清CAg于感染后4d开始升高,7d急剧上升达峰值,而后较快下降至低水平,到30d,只有部分兔血清CAg开始转阴。而经Art治疗的动物,血清CAg水平于感染后4d即达高峰,然后很快下降,在7~23d相继全部转阴。另外,Art可100%保护急性感染弓形虫兔免于死亡。表明检测CAg有助于判断药物疗效,并提示Art可望成为治疗弓形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lacZ基因在NG细胞系及大鼠黑质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标记基因lacZ5型重组腺病毒(Ad5CMVlacZ)转染培养的NG细胞系,X-gal染色检测转染效率.在培养的NG细胞系,当病毒滴度为2×108时,转集率达到50%,当滴度为2×109时,转染率达100%,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固定病毒液度为1010,培养2~16h,细胞的转染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有较好的时效关系。将Ad5CMVlacZ注射到大鼠黑质部位后,分别于注射后3~120d取脑、切片、X-gal染色,发现黑质局部从第7d开始有部分蓝染,第10d达高峰,注射局部感染率100%;90d时开始下降,持续至120d;纹状体等其它部位无蓝染.上述结果提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标记基因可在培养的神经细胞系和中脑黑质部位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开展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尤其是帕金森氏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合成、运输和释放的规律,将福尔马林注入大鼠一侧口周皮下,分别于刺激后不同时间取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GRPmRNA及CGRP样阳性结构(CGRP-LI)在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的动态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TG内表达CGRP的两种亚型α-CGRP和β-CGRPmRNAs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于福尔马林刺激后2h和4h有明显增加,8h达到高峰,然后渐下降,至48h后恢复至正常。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c浅层CGRP-LI的含量在刺激后1h内明显减少,2h后渐增,12h达到高峰,24h后趋向正常。TG内CGRP-LI神经元的数量在刺激后1h内也明显减少,此后逐渐回升至正常并有轻度增加,但与正常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