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军  龙敏  赖建平  李妍  张文炳  胡平  龙北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36-1436,1439
目的:测试1种细网状棉质抗菌织物产品的抑菌性能,比较定量与定性试验法对本产品检测的差异,确定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Fz/T定量抗菌试验法及定性抑菌试验法检测抗菌织物的抑菌性能。结果:定量抗菌试验法作用大肠杆菌抑菌率1min达71.46%,24h达73.12%,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1min达71,03%,24h达79.77%,定性抑菌试验法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均为0mm。结论:该产品所含药物为非溶出性物质,定性试验法完全无效,宜选用定量抗菌试验法;该样品能在1min内快速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75%。  相似文献   

2.
继一次性抗菌卫生用品、抗菌织物进入家庭生活用品以后,各种抗菌塑料空调网、抗菌塑料砧板、抗菌塑料门缝胶带等相继上市,最近也有抗菌金属制品的出现。为了测定这些制品的抗菌效果,急待研究其测试方法。国内虽有一些报道[1],但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问题。故在建立了振摇方法测定抗菌效果以后,本文应用琼脂扩散法作为分析抗菌防霉效果的一种方法,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样品抗菌塑料空调网,诸暨空调筛网厂产品。抗菌塑料砧板,美国舒适持健康用品公司产品。2.试验菌是液制备菌株: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作为抗菌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纳米银的抗菌原理和抗菌特性.对纳米银敷料、纳米银妇用抗菌剂、纳米银消毒凝胶、银系纳米材料、纳米载银抗菌粉以及粒子等含纳米银的产品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文平 《现代养生》2009,(11):49-49
1.经常使用抗菌产品会有反作用。洗手用肥皂和水就足够了,用太多抗菌产品不仅无法预防感冒和流感(这些疾病是由病毒传播而不是细菌),而且可能会影响人体内的菌群平衡,让更为强势的细菌处于支配地位,并使对健康有益的细菌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前,市场上有些内裤、袜子、鞋垫、毛巾、皮夹、漱口液……纷纷标有“抗菌”字样,什么是抗菌?如何选用? 我国近年颁布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对抗菌产品作了如下定义:抗菌产品是具有抑菌作用的卫生用品,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必须大于或等于50%。可见,抗菌产品的作用是抑菌,而抑菌的含义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不是将细菌杀死。抗菌产品不能杀菌,也就不能阻止细菌的交叉感染或传播。而在平时,我们采用的杀菌方法是消毒,它与抑菌的区别在于: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因此,抗菌产品绝不能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WS-8810抗菌卫生整理剂进行毒理学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测定WS-8810抗菌卫生整理剂LD50;采用家兔眼刺激试验评价该卫生产品是否具有急性眼刺激性损伤效应;利用小鼠微核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分别检验该产品的致基因突变性和致畸性;155例人群穿着试验进行穿着效果评价。结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测定显示WS-8810抗菌卫生整理剂经口LD50为3.16g/kg;家兔眼刺激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人群穿着试验显示该产品具有很好的皮肤刺激安全性。结论:WS-8810抗菌卫生整理剂是一种具有较高使用安全性的卫生产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综合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2008年8月份西药处方共8571张,对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种类共39种,使用金额占总金额的23.0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40%,其中一联占61.01%、二联占38.78%、三联占0.21%;前10种抗菌药物的DUI是否≤1.0。结论某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正>许多消费者爱选购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洗手产品,希望借此来摆脱病原体的侵扰。可事与愿违,所谓的"抗菌洗手液/皂"并非真那么神奇,还可能带来伤害。抗菌洗手产品弊大于利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去年曾发布禁令:包含某些抗菌化学物的洗浴产品被禁止销售。原因是并没有足够科学证据表明,这些产品在预防细菌传播方面比普通肥皂和自来水更有效,反而可能造成  相似文献   

9.
钠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划归为医疗器械三类管理,属于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该产品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生物学评价主要是参考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实施指南》,为了便于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安全性.有必要建立该产品的生物学评价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考察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改进情况。方法抽取2012年3月1日-31日和2013年3月1日-31日全部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病历中抗菌药品类别、药物的名称、以及对应的疾病诊断等进行采集,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率、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1.84%下降到66.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3.13DDDS/(100人*d)下降至72.26DDDS/(100人*d),病原学送检率明显提高、联用率下降、I类切121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100%下降至19.54%。结论专项整治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与卫生部标准还有-定差距,需进-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大众健康》2006,(7):71-71
替卡西林为半合成的青霉素.最早在日本上市.是一种新结构的青霉素.对于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有效。其常用制剂为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它的抗菌谱与羧苄青霉素类似。但其对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是羧苄青霉素的2~4倍。对革兰阳性菌相对活性较低.而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活性要高。在临床上多用替卡西林钠与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替卡西林抗菌;而克拉维酸可作用于β-内酰胺酶,两者配合既扩大了抗菌谱,又增强了抗菌活性,从而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手术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疗成本。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所在医院2004年9月份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按调查表格内容逐一填写。结果 调查11所医院1383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8.63%,预防用药占86.50%,治疗用药占13.50%;Ⅰ、Ⅱ、Ⅲ类手术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别是6.90、7.00、6.60d,术后应用一种和二联、三联抗菌药物分别占29.90%、50.15%、18.70%,人均抗菌药物费用956.50元,占药品费用的47.60%。结论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范围大、用药时间延长、联合用药是造成抗菌药物应用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众健康》2006,(6):71-71
替卡西林为半合成的青霉素.最早在日本上市,是一种新结构的青霉素,对于严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特别有效。其常用制剂为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它的抗菌谱与羧苄青霉素类似。但其对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是羧苄青霉素的2~4倍。对革兰氏阳性菌相对活性较低,而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要高。在临床上多用替卡西林钠与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替卡西林抗菌.而克拉维酸可作用于β-内酰胺酶.两者配合既扩大了抗菌谱,又增强了抗菌活性。从而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今,在不少超市里发现,具有"抑菌""除菌"或"杀菌""抗菌"标识的产品非常受青睐,在很多市民眼里,似乎这些就是卫生的标准、健康的保证。然而,有关专家指出,抗菌不等于杀菌,抗菌只是使细菌暂不繁殖,打破皮肤上原有菌群的平衡关系,反而容易致病。因此长期使用含有抗菌剂成分的洗涤产品对人的皮肤和环境都是不利的。因此建议市民少用或者尽量不用包括抗菌皂在内的抗菌清洁产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纳米技术应用于旅行用品抗菌防臭效果,以期为旅行者提供良好的旅行用品。方法将纳米抗菌毛巾、不加抗菌剂的同质毛巾及未加样片空白对照组进行抑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纳米抗菌防臭毛巾洗涤100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1.55%,与对照组的抑菌率差值为 61.88%;洗涤70次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38.90%,与对照组抑菌率差值为30.63%;则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其抗菌效果逐步下降。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结论纳米抗菌防臭毛巾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懿  曾娟  李忠新 《现代医院》2013,(12):29-30
目的了解临床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作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培养结果与抗菌药物使用两者相符情况。结果三种临床微生物培养结果与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相符率总体为41.99%,其中痰标本40%,尿标本61.76%,血标本31.79%;不相符的主要原因是培养阴性但仍使用抗菌药物。结论提高微生物鉴定的正确性和分离率,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报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病历,手术病历810份和非手术病历1220份(其中非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730份),统计与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所有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均符合用药指征,手术患者810例中仅有56例用药完全合理,占6.91%,有754例存在用药不合理,占93.01%,手术病例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选药档次过高、围手术期用药时间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I类切口平均术后预防用药时间6.59d,Ⅱ类切口平均术后预防用药时间6.44d;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59.83%,共有730例,其中有432例用药完全合理,占59.18%,不合理用药298例,占40.82%,以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应做而没有做病原学检查现象较为突出。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培训学习,严格掌握用药原则,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和制度是控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分析木制产品生物防治的性能与特点,提高消费者以及生产同行对该类产品的认识。查阅标准,检验产品性能,跟踪市场反馈。防腐木依据国家标准GB/T22102-2008生产和各项性能的检测,适用于标准内C1到C5的各环境等级。防虫产品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卫生防虫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日本胶合板JAS标准要求。抗菌产品降低室内空间菌浓度,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从防虫抗菌木制产品的属性、使用环境、标准依据等方面分析了产品的性能与特点,消费者可根据各自特点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我院的抗菌药物应用率在69.81%~86.23%,与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的抗菌药物应用控制在50%的总体目标相距较远,且各科在抗菌药物的选择、配伍等存在不合理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院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09,自引:26,他引:83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1年9月份出院病历l517份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总应用率为71.38%,预防性用药占66.14%,联合用药率为50.46%,以经验用药为主,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种类是头孢菌素类,其次为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24.43%,新型、昂贵抗菌药物所占费用大,主要存在问题有外科系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过宽,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规范,经验用药和选用高档抗菌药物较多,病原学送检率低。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处于国内中位水平,不合理应用仍占相当比例,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整体水平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