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无药物流产禁忌症,停经3mo内的妇女进行观察。结果 用药前B超检查120例宫内妊娠,3例未妊娠,2例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葡萄胎及输卵管妊娠各1例。用药后B超检查:完全流产108例,不全流产10例,药流失败2例。结论 B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监测手段,在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中应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海燕 《农垦医学》2009,31(3):244-245
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超监测药流患者的子宫及官腔情况。结果:135例患者中完全流产91例,不全流产41例,3例药流失败。结论:药流后B超监测子宫内胚胎物残留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自然流产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多数为早期流产[1]。流产的病理过程随发生的时间不同而异。妊娠8周前发生的流产,胚胎多先死亡,继而底蜕膜出血,胚胎的绒毛与蜕膜层剥离,刺激子宫收缩而被排出;因胎盘绒毛发育尚不成熟,妊娠产物多可完全剥离而排出,故出血不多。妊娠8~12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出血时间,降低手术干预率。方法:应用腹部B超对1101例早期妊娠患者,在其行药物流产前、后行B超检查。结果:孕囊三内径均值≤30mm者893例,完全流产为97%,孕囊三内径均值>30mm者208例,完全流产率为77%,另有73例持续阴道出血及无孕囊排出者经B超检查示不全流产或流产失败,均行清宫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绒毛组织。结论:B超检查对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对诊断药流后的不全流产,流产失败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对320例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其中180例药物流产前行B超检查,确定宫内妊娠;140例仅作了妇科检查和尿妊娠试验,便行药物流产。流产后对有异常症状的行B超检查。结果:180例中有174例为宫内妊娠,输卵管妊娠2例,葡萄胎1例,宫内未见妊娠者3例,完全流产率为93.1%:140例未经B超检查者,完全流产率89.3%,有1例输卵管妊娠。对所有药物流产后有异常症状的行B超检查,有宫腔残液者行清宫术。结论:将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三者结合起来,诊断早孕,可避免误诊,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对药物流产后有异常症状的行B超检查,能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绒毛和蜕膜内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方法 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且孕龄<49 d的妇女,分为药物完全流产组(n=15)、药物不全流产组(n=15)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n=15).两药物流产组取服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第3天排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对照组取负压吸引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绒毛和蜕膜F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两药物流产组(P<0.017);其中,不完全流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完全流产组(P<0.017).结论 米非司酮可通过降低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中FN的表达,改变胚胎宫内发育的内环境,在细胞外基质水平发挥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绒毛和蜕膜内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方法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且孕龄〈49d的妇女,分为药物完全流产组(n=15)、药物不全流产组(n=15)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n=15)。两药物流产组取服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第3天排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对照组取负压吸引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绒毛和蜕膜F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两药物流产组(P〈0.017);其中,不完全流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完全流产组(P〈0.017)。结论米非司酮可通过降低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中FN的表达,改变胚胎宫内发育的内环境,在细胞外基质水平发挥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终止妊娠10~14周32例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32例妊娠10~14周患者进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妊娠囊排出后1周复查B超宫腔是否残留,1个月复查B超子宫是否恢复正常。结果:完全流产占91%,不完全流产占6%,失败占3%。结论:米非司酮配伍阴塞米索前列醇对妊娠10~14周具有流产率高,出血及副作用少,对患者痛苦小,对机体损伤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在早期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膜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早期流产患者40例为早期流产组,以同期非意愿条件下行人流术的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两组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SOCS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①早期流产患者组年龄、孕周与正常对照组年龄、孕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SOCS3在两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均有表达,早期流产组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CS3 mRNA在早期流产组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OCS3蛋白及mRNA在早期流产组表达降低,可能与早期妊娠流产有关;SOCS3可能对早期妊娠的维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在早期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膜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早期流产患者40例为早期流产组,以同期非意愿条件下行人流术的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两组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SOCS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早期流产患者组年龄、孕周与正常对照组年龄、孕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OCS3在两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均有表达,早期流产组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CS3 mRNA在早期流产组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CS3蛋白及mRNA在早期流产组表达降低,可能与早期妊娠流产有关;SOCS3可能对早期妊娠的维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