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废物的研究现状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芸  张革红 《护理研究》2004,18(10):856-858
针对各类医疗废物的危害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提出应重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区分和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应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对医疗废物实施合理处置 ,规范医疗废物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医疗环境和健康的关系、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理的研究概况、医疗废物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监管体系,职业防护教育不健全,管理者对医疗废物处理不重视,护理人员认识不足等是影响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医疗废物的研究现状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芸  张革红 《护理研究》2004,18(5):856-858
针对各类医疗废物的危害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提出应重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区分和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应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医疗废物实施合理处置,规范医疗废物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杨芸  王郁英 《护理研究》2004,18(7):1243-1244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正在引起业内人士及社会的普遍关注。2003年6月16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我国第一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同年10月10日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发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10月15日卫生部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与行为教育对临床医护人员在医疗废物分类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对临床各科室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和测试,并与组织再教育、再培训后的抽查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再教育、再培训后的医疗废物分类合格率与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再教育、再培训前(P<0.01)。提示医疗废物的分类与收集是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督促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产生量之和计算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医疗废物产生的经验估算,住院部每天为0.5~1.0kg/床;门诊部每天产生量约为1kg/20~30人[1]。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事业的发展,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还未达到无害处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废水管网…  相似文献   

7.
未经处理的医疗废物是重要污染源,对环境污染及人们身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控制污染,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强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从而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置工作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1].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执行医疗废物分类的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和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笔者研制了密闭脚踏式医疗废物收纳柜,可随时分类收集医疗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操作简便、实用,深受护理人员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中小门诊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医疗活动所产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带血的棉棒(球)和纱布等均属污染严重的医疗废物,管理不好会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危险,也可能对外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太原市中小门诊医疗废物管理的现状,调查了一些中小门诊的医疗废物管理的情况,提出管理的对策,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1检查方法此次检查以市级管理的中小门诊为主要对象,主要从门诊是否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否签订特种垃圾处理合同,是否对产生的医疗废物进…  相似文献   

10.
王利群  龙云淑 《华西医学》2009,(4):1029-1031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存在问题。方法:随机抽查我院临床医务人员210人,填写医疗废物分类知识调查问卷。结果:我院临床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知晓程度较低,其中护士对多数问题的知晓率高于医生和护工,医生和护工之间其知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医疗废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PIW S-3000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方法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理效果的模拟现场试验。结果,在常温下,模拟医疗废物经该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处理后并放置2 h,模拟医疗废物荧光纸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减少4.03个对数值;处理后放置48 h,减少4.09个对数值。处理后放置2 h,模拟医疗废物输液管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减少4.19个对数值;处理后放置48 h,减少4.23个对数值。结论,该医疗废物处理系统对模拟医疗废物处理具有很好的杀灭细菌芽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设计制作医疗废物分类标志和封袋标志,应用于不同区域的医疗废物暂存地。在标志使用前,医疗废物分类和废物封袋的合格率及员工操作合格率分别是44.85%、13.80%及60.80%,使用后分别提高到72.10%、93.40%及8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提高了医疗废物分类和废物封袋的合格率及员工操作合格率,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医疗废物的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现状,结合其危害性和特点以及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理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对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正确导向、管理系统的理论研究、质量管理强制性法规的制定和新技术引用的必要性等,也是我国医疗废物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加强政府监督职能,环保、卫生、防疫、环卫、药监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将此项工作纳人法制轨道,依法监督,严格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及护理专业实习生对医疗废物分类的认知程度,提高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200名临床医学专业和20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医疗废物分类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总体得分为(61.22±8.11)分,护理专业实习生总体得分为(67.62±8.89)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P0.0001),护理专业较临床专业掌握情况好,但2个专业总体掌握水平均较低。现有医疗废物相关知识获取主要来源于课间技能操作实习,临床医学专业占78.0%,护理专业占86.5%。结论 2种不同专业实习生医疗废物分类知识总体得分均较低。缺少系统正规的相关知识课堂教育,应加强在校教育,同时医院加强岗前培训管理,提高医护实习生对医疗废物的认知,了解其危害,减少院内感染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肿瘤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办法.[方法]介绍和比较国内外医疗废物的处置概况及其优缺点,找出适合肿瘤医院废物的处置办法.我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采用专人负责,记录种类、数量及去向等,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的办法.[结果]保证了医疗废物无遗漏和丢失,达到了国家要求标准.[结论]在郊区建立大型焚烧炉,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是适合我区目前对医疗废物的处置办法,也是肿瘤医院处置医疗废物的唯一办法.高压蒸汽法和电磁波法等非焚烧技术是未来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普通塑料桶或生活垃圾桶内套专用医疗废物收集袋的办法收集病区医疗废物,达到分类收集的目的;但使用过程中,医疗废物袋易滑落,导致医疗废物投在医疗废物袋之外,从而导致引发交叉感染[1];而且由于是逐个分开放置,在同时处置多种医疗废物时需逐个开盖,十分麻烦,且占地面积大,不能移动,使用不便,也达不到整洁美观的效果,同时还造成运送过程的二次污染.为此,我院于2007年自行研制了一款医疗废物处置车,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科采用新增细化医疗废物分类醒目标识贴放于医疗废物处置处对我科医疗废物管理的效果。方法比较2014年9~12月使用原有简单医疗废物标识牌和2015年1~4月使用新增细化医疗废物标识后医疗废物分类的管理情况。结果 50次随机抽查结果显示,使用细化医疗废物分类标示贴放处置处的医疗废物混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vs20%,P0.01)。结论使用细化医疗废物分类标识牌,提高了进修生、实习生及新聘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严格分类的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了医疗废物混装率,并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提高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疗废物处理无害化、优化管理的方法。方法: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隔离转移,针头放入利器盒,输液器及注射器放入专用收集袋集中回收消毒。结果:标准预防,隔离转移,单位计量技术的应用,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积极作用。结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后期管理可取消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和“一对一”对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确定《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与行为教育对临床医护人员在医疗废物分类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对临床各科室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和测试,并与组织再教育、再培训后的抽查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再教育、再培训后的医疗废物分类合格率与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再教育、再培训前(P<0.01).提示医疗废物的分类与收集是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督促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配药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产生的医疗废物需进行分类处置。传统的做法是治疗室内地板上同时摆放多个分类处置容器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此方法不仅分类正确率较低,增大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治疗室放置较多的医疗垃圾桶影响整洁和美观,进一步处理耗时费力。为解决该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分类放置多个容器、可移动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架,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