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肌肥厚,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时,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生率增高.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异常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重要的电生理异常改变之一,TpTe间期(T peak-T end interval)是反映TDR的量化指标.近年研究表明Tp-Te间期对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律失常及Brugada综合征、长短QT间期综合征等所引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1-3].但关于高血压心脏病与TpTe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就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电生理学改变、心肌复极离散、TpTe间期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猝死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约有10%~2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没有器质性心脏改变[1],其中大部分为青年人.这类患者的共同特点是在运动、情绪激动或噪音刺激等情况下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致晕厥甚至猝死.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多是编码心肌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异常改变,使得动作电位不同时相的离子通道功能改变而导致心室肌早或晚复极异常.这类疾病主要包括: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短QT间期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儿茶酚胺敏感多形性室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等,统称为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现就近期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猝死     
运动员猝死(athletic sudden death)又称运动性猝死(exercise sudden death),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 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1].运动员猝死事件给运动员群体带来恐慌,使人们参加体育运动产生顾虑.事实上运动员猝死发生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正>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常在急症出现后1h内死亡。由于猝死事件发生急骤,猝死前病情大多较稳定又缺少预兆,难以预测,故一旦发生幸存机会极低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等,在临床上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住院的33例心源性猝死发作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从  相似文献   

5.
<正>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ACC/AHA/ESC 2006指南定义为"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症状发作1 h内死亡"。SCD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原发性心电不稳(长QT间期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室  相似文献   

6.
<正>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或意外的死亡,发生前可有或无心脏病表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24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SCD多在1小时之内。对心源性猝死的评估主要通过有创检查如电生理的方式和无创检查如心电图等措施。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心电图相对是很有意义和安全的。但对于无已知危险因素的人群也应该受到关注,因心脏性猝死事件一  相似文献   

7.
短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研究表明 ,短QT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 ,短QT综合征以QT间期和心室或心房有效不应期 (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 ,ERP)明显缩短、胸导联T波对称性高尖、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阵发性心房颤动(AF)、室性心动过速 (VT)或心室颤动 (VF)、晕厥的反复发作和心脏性猝死为特征 ,是 2 0 0 0年以来才被逐渐正确认识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新的、有高度猝死危险的综合征[1 3 ] 。根据目前有限的临床资料 ,可粗略地把短QT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概括为[1 3 ] :(1)…  相似文献   

8.
短QT综合征--一种新的心脏性猝死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短QT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遗传性病症。临床上,这个综合征以QT间期和心室或心房不应期明显缩短、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高而尖,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眩晕、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相似文献   

9.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上以心电图中右胸前导联(V1、V2,或高位肋间右胸导联)J点抬高、T波倒置为特征。一般认为,不存在宏观心脏结构异常,易发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和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SCD由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VF所致~[1]。  相似文献   

10.
正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r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以右胸导联ST段抬高及高猝死发生率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大部分Brugada心电图样改变的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夜间濒死样呼吸、晕厥,甚至出现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tachycardia/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T/VF)、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且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发作前多无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