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苦皮藤组织培养技术,为工厂化育苗及工业化获取苦皮藤次生代谢产物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以苦皮藤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MS 2,4-D2mg/L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诱导;MS 6-BA2mg/L NAA0.2mg/L培养基适合芽的分化,MS 6-BA1mg/L NAA0.2mg/L培养基适合芽的增殖;将芽转至MS MET0.7mg/L IBA0.5mg/L培养基暗培养10d后,转入1/2MS培养基光下培养形成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5%。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较高浓度的2,4-D对苦皮藤愈伤组织的诱导有利;6-BA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多效唑、暗培养对根的分化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 比较不同的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裕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 MS 6-BA 2 mg/L NAA 0.2~2 mg/L有利于叶柄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其出愈率均为100%,但叶柄出愈量更大;MS 6-BA 2 mg/L有利于叶片芽的分化,其分化率达55.6%,并有直接成芽现象;B5 6-BA 1 mg/L 2,4-D 1 mg/L是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论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叶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 mg/L NAA 0.2~2 mg/L;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 mg/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 6-BA 1 mg/L 2,4-D 1 mg/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北柴胡叶片、茎段和花芽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条件,探讨快速繁殖的新途径。方法选择优良的北柴胡类型,在附加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配比外源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以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繁殖和生根培养。结果附加2,4-D 1.0 mg/L、KT0.5 mg/L和6-BA 0.5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于叶片、茎和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以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 1.0 mg/L、NAA 0.03 mg/L和CM 15%、CH500 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附加6-BA 1.5 mg/L、NAA 0.05 mg/L和CH 250 mg/L的MS培养基为芽苗增殖的适宜培养基;附加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是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结论北柴胡的茎段和花芽外植体在适宜的激素组合中均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分化出不定芽,继而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
马兜铃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马兜铃经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条件。【方法】以马兜铃叶片作为外植体,以1/2MS、MS和改良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这些基本培养基上分别添加相应的植物激素而成为诱导马兜铃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观察:①3种基本培养基对诱导马兜铃愈伤组织的优劣;②不同pH值环境对诱导马兜铃愈伤组织的影响;③在相同的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或同时加入不同种和不同量的植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KT或6-BA和生长激素NAA)后,对诱导马兜铃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①在3种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相同的植物激素(0.1mg/L的KT和0.2mg/L的NAA)后,MS和改良MS培养基均能诱导大量的愈伤组织,而1/2MS培养基则未能诱导;②相同的培养基(改良MS培养基加入0.1 mg/L的KT和0.2 mg/L的 NAA)分别置于pH=5.8、pH=7.0、pH=8.0的环境中时,后两者均能诱导大量的愈伤组织,而前者则只能诱导很少量的愈伤组织;③在相同的基本培养基(改良MS培养基)中分别单独加入细胞分裂素和单独加入生长激素,前者未见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后者能诱导出来;将不同种和不同量的植物激素组成各种组合加入到相同的基本培养基(改良MS培养基) 中,所形成的各种培养基对诱导马兜铃愈伤组织的影响观察显示,加入生长激素过多时,细胞分裂过快,导致愈伤组织松散而不利于芽的分化,加入过少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高;最佳的培养基组合是在改良MS培养基中加入1 mg/L KT、0.5 mg/L NAA的培养基。【结论】以MS或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添加1 mg/L的KT和0.5 mg/L的NAA组成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在pH=7.0~8.0的碱性环境下培养,是马兜铃经组织培养能较好地诱导愈伤组织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乌头的快繁体系。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设置18种、9种和12种不同激素处理组合的培养基分别诱导乌头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的分化、诱导再生苗的生根。结果适合乌头茎尖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2.0mg/L PVP(或AC)3.0g/L;适合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4.0mg/L PVP(或AC)3.0g/L;适合愈伤组织增殖与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 NAA0.2mg/L 6-BA2.5mg/L LH200mg/L PVP3.0g/L和MS NAA0.1mg/L 6-BA2.0mg/L LH200mg/L PVP3.0g/L。适合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MS IBA1mg/L AC3.0g/L。结论以乌头茎尖、叶片、茎段及带或不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可以实现乌头种苗的工厂化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再生体系。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质量浓度配比,研究不同外植体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白芨假鳞茎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外植体;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与2.0 mg/L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组合不仅可诱导白芨愈伤组织形成,还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1.0 mg/L 6-BA与3.0 mg/L 2, 4-D的组合促进愈伤组织增殖,增殖系数为7.8;在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噻二唑苯基脲(TDZ),可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结论 白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3.0 mg/L;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白芨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再生体系。方法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质量浓度配比,研究不同外植体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白芨假鳞茎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外植体;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与2.0 mg/L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组合不仅可诱导白芨愈伤组织形成,还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1.0 mg/L 6-BA与3.0 mg/L 2, 4-D的组合促进愈伤组织增殖,增殖系数为7.8;在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噻二唑苯基脲(TDZ),可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结论 白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3.0 mg/L;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 4-D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手参茎尖为外植体,研究手参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 方法 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育及植株再生的培养基。 结果 手参茎尖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最适宜的培养基为:CM+6 BA 1.0 mg/L+IAA 2.0 mg/L+2,4 D 0.1 mg/L,诱导率为98%;体胚发育及植株再生最适宜的培养基为:CM+6 BA 1.00 mg/L+IAA 0.10 mg/L,体胚萌发率为100%,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50 d后全部发育成完整植株。 结论 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手参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诱导八角莲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八角莲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为快速繁殖幼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八角莲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以八角莲的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 NAA1.0mg/L 2,4-D2.0mg/L 6-BA0.5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55.0%。结论:通过合理配制培养基和激素,可以诱导八角莲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抱茎獐芽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抱茎獐牙菜(SwertiafranchetianaH.Smith)茎、叶为外植体,在MS+3my/L2,4-D+0.5mg/LB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茎、叶出愈率分别为100%和80.4%。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MS+2mg/L2,4-D+0.5mg/LB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2mg/LBA上培养,其中48.7%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上发育成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