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治疗(EVS)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后联合心得安维持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内镜下止血联合心得安治疗的病例随访3月~8年,再发出血率22.5%,死亡率20%,明显低于未经内镜治疗的出血患者。心得安等药物长程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门脉压,预防再出血。结论EVS或EVL联合心得安治疗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套扎术(EVL)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对41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急诊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结果 41例患者急诊止血39例,止血率95.1%。结论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创伤小、作用迅速、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李荣萍  贺龙君  王锦辉  崔毅 《新医学》2010,41(7):427-429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144例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予以内镜套扎术治疗后,56例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8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14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EVL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3.2%,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为6.8%,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再出血可能无优势,提示对轻症病例可不推荐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套扎术(EVL)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急诊EVL联合奥曲肽治疗。结果 41例患者急诊止血39例,止血率95.1%。结论 EVL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创伤小、作用迅速、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皮圈结扎术(EVL)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操作在胃镜直视下进行,对食管静脉曲张有活动出血(喷血和渗血)和食管静脉曲张见血泡样斑、血痂或红色症行EVL术。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0.2-0.4U/min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根据血压调速。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6%,近期再出血率0%,1个月后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率80%。对照组止血成功率75%(P<0.05),近期再出血率22.2%(P<0.05)。结论: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病人顺应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31例,对31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结果100%止血成功,EVL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适合于重度和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危重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疗法进行救治,并证实本法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善宁联合心得安序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急性期止血及预防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善宁联合心得安,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观察急性期24h、48h、72h止血率,随访6月、12月再出血率。结果:治疗组急性期不同时期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不同时期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善宁联合心得安序贯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急性期止血及预防再出血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密集套扎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将445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静脉应用奥曲肤、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段内再出血发生率和根治率情况.治疗组267例患者完成全部套扎治疗,完成482次、3066点套扎,平均每例套扎1.8次,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186例急诊出血患者全部套扎止血成功,成功率100%,套扎3个月胃镜复查结果:26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229例根治,根治率为85.7%,而静脉曲张消失率、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术后15d,1、3及6个月和3年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能有效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再出血率,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新在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术后近期再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5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EVL术后给予常规抑酸、抗炎、降门脉压治疗;治疗组EVL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10 mL,tid口服,疗程14 d.比较2组患者EVL术后近期再出血率及EVL术后局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EVL术后近期再出血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8.89%)(P<0.05);套扎局部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5.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EVL术后常规加服康复新能明显促进EVL术后局部溃疡的愈合,减少EVL术后近期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4 8例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 ,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 ,观察近期止血效果和远期再出血发生率及外周血细胞等变化。结果 EVL PSE联合术近期止血效果显著 (10 0 % )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达 6 8.75 % (33/48) ;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远期再出血率 6 .2 5 % (3/48) ,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回升 (P <0 .0 5 )。结论 联合术能有效地救治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 ,减少单纯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次数和复发再出血的风险。该法创伤小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升压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无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升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0%(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碱剩余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升压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血气指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剂量生长抑素(SS)对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371例EV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80)与对照组(n=191),两组入院后均积极恢复血容量,并给予SS降低门静脉压等综合性治疗,对照组SS剂量为250μg/h,观察组为500μg/h,均24 h微泵持续静脉滴注,并在完善术前准备后开展食管曲张静脉内镜套扎术(EVL)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EVB患者,高剂量SS不仅可取得更佳的止血获益,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19-1120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血流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栓子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介入栓塞术应用于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急诊内镜下行套扎治疗(EV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急诊状态下紧急内镜套扎采用螺旋形套扎法。结果急诊EVL能明确出血部位,急诊止血成功率达98%,套扎过程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再出血1例。结论EVL是急诊抡救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量大且病死率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要方法。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ndoscopic varix ligalure,EVL)是使用小的弹性橡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使曲张静脉血管内血流阻断、缺血、闭塞,从而达到止血和减少再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奥曲肽加用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及中药煎剂灌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动态观察各组治疗后<7 h、7~24 h、24~72 h呕血、黑便、血压和脉搏等情况,并对止血效果进行回顾判断。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6.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P<0.05),治疗组止血成功后无再出血发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成功率高,从而降低了出血对生命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李楠  敖国昆  吴凯  黄芩  朱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811-1812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EVL)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结果:14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均获成功.13例即刻止血成功;1例无效,行手术治疗.1~6个月随访期内,再出血2例;严重合并症1例,为腹腔内出血,行开腹探查.结论:对于Child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效果肯定,当手术禁忌时,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云林  陈金联 《新医学》1996,27(9):484-48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吴云林陈金联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上需紧急止血及预防再出血。内外科有多种方法控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气囊填塞治疗常可获得短暂止血,但早期再出血率及病死...  相似文献   

19.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它起病急、出血量大.急诊手术和药物治疗效果至今尚难令人满意.传统的应急内科治疗一般采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但死亡率仍高达50%。自从采用同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EndosconicVarixligature简称EVL)胃镜硬化剂注射治疗(Endoscopicinjectionsclerotherapy简称EIS)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EVL术是使用小橡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使曲张静脉血管内血流阻断、缺血、闭塞达到止血目的。而EIS是将硬化剂直接注入由张静脉血管内,使其形成血栓.静脉血管硬化,达到血管曲张静脉消…  相似文献   

20.
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附385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88年2月-2000年5月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线破出血385例。临床随机分成3组:单纯硬化组(EVS)103例,内镜直视下向静脉内和静脉旁注射1%乙氧硬化醇,单纯结扎组(EVL)105例,分单次结扎和五连环连续结扎;联合治疗组(结扎加硬化治疗,EVL+EVS),经1-2次结扎后14天作硬化治疗,间隔1-3月对静脉曲张未消失者重复硬化治疗,结果:6个月内无出血者硬化组66%,结扎组83%,联合治疗组92%,3-6个月内随访,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硬化组86%,结扎组68%,联合治疗组91%,结论:联合结扎和硬化不同步良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能增加止血效果,提高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减内内镜治疗次数和硬化剂用量,为目前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线破裂出血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