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适护理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癌症患者日益增多,据WHO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癌症患者,每天约有500万癌症患者遭受着癌症的痛苦折磨。我国每年新发展的癌症患者约为160万人,其死亡率城市居首位,在农村居第2位。许多癌症患者在晚期都要遭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近年来,护理人员将舒适护理运用于癌症患者,有效地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痛苦。舒适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运用护理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知识,使被护理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医、患及家属的认可。现对癌症患者的舒适护理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测,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1 500万的癌症患者,而且每年将有1 000万患者死于癌症[1].我国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220万,死亡病例约160万[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的人口流动有8 000多万[3].这些流动着的人口带着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打破了传统城市原有的比较单一的文化、习俗、宗教结构.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医疗机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临终患者数量增加迅速,护理人员越来越多的处于多元文化情境中[4].夏春香和姚启燕[5]研究表明,通过以患者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向肿瘤内科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从而不仅使其安详舒适的到达生命终点,也丰富了护理内涵.因此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临终患者及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照护,已越来越被广大护理人员所重视及应用.本文旨在总结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临终关怀照护中的作用,为提升临终患者的护理服务及其生命质量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化疗期间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适护理是指护士对患者进行舒适诊断,并提供舒适护理措施,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减轻不愉快,达到自在甚至超越状态的过程[1].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化疗期间除了要面对癌症的挑战、化疗的不良反应外,还要承担人工肛门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2].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实践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提倡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舒适作为考虑的重点,真正从生理、心理、社会四方面达到使患者舒适的目的[2].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对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的122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上达到了最愉快的状态,或至少降低了不愉快的程度[1],近年来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热点[1,2].本文通过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腹腔镜在妇科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2].  相似文献   

7.
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1],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既要忍受疾病本身的痛苦,又要承受难以诉说的心理重负[1]。因此对临床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式双C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即护理人员要给所有人提供最舒适的状态。它与整体护理目的性一致,其细微差别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直  相似文献   

8.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近年来,我们将舒适护理用于老年心衰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基本舒适是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  相似文献   

10.
2020 年癌症数据报告[1]显示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约 1930 万例,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约 457 万例,死亡病例300 万例,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在承受疾病本身和治疗所带来的生理痛苦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面对病情和预后的不确定性使癌症患者更易产生负性情绪,其中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2].癌症患者患焦虑...  相似文献   

11.
外科门诊手术280例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以患者的舒适为考重点,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我院从2008-01/2008-12对28例门诊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场所,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以及手术有关知识的缺乏,患者常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从而使患者遭受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甚至会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生理、心理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院将舒适护理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场所,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以及手术有关知识的缺乏,患者常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从而使患者遭受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甚至会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生理、心理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院将舒适护理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护理人员应给护理对象创造一个最舒适的状态[1].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2],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人工气道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病人不能表达需求,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为此,我们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针对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的需求制作了护理需求提示板,以方便护士满足病人舒适护理的需求,于2009年1月起将其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护理的各个环节中,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场所,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以及手术有关知识的缺乏,患者常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从而使患者遭受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甚至会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生理、心理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我院将舒适护理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护理人员应给护理对象创造一个最舒适的状态[1].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2],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人工气道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病人不能表达需求,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为此,我们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针对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的需求制作了护理需求提示板,以方便护士满足病人舒适护理的需求,于2009年1月起将其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护理的各个环节中,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换药室是治疗外科炎症和创面的重要场所,由于多种原因,换药时病人普遍存在疼痛、恐惧心理.近年来,随着社会服务模式的改变,舒适护理已由国外传入我国,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给予所有的人一个最舒适的状态[1].我们自2003年3月在换药室实施舒适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淑芳  齐永华 《护理研究》2005,19(23):2120-2120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全过程.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降低或缩短其不愉快的程度,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除目前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病人.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到整体护理过程中,提高了病人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9.
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在传统意义上被称为舒适度的干预行为,而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对拓宽护理领域服务的一种展现[1],它可用于疾病的任何时期和任何患者[2],无论患者的病症是否能够治愈,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3].开展舒适护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如今,重症监护病房(ICU)逐渐在日常护理中引入舒适护理的模式,从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四个方面不断地发现导致患者不舒适的原因[5],并努力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舒适状态[6],对于提高ICU护理理念及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本科2006年8月~2009年7月对40例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亢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并采取了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加了舒适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