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武汉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14个区90个监测点抽取15~69岁居民共4500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武汉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OR值为1.550(95%CI: 1.162~2.068)。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或很少识字者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OR分别为4.729 ( 95%CI: 1.455~15.367) 、7.682 ( 95%CI: 2.339~ 25.224) 、11.728(95%CI: 3.521~ 39.057) 、20.257(95%CI: 5.417~ 75.750)。结论 武汉市居民2016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应以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为重点,提高全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彭水县15~69岁居民2022年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抽取482名15~69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彭水县居民2022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37.14%。在慢性病防治素养知识相关问题中,“吃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好处”的回答正确率最低(55.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是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彭水县45~69岁人群、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慢性病防治素养较低,是慢性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监测点,调查对象采用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及KISH表法相结合的方法。数据通过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苏州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27.62%;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34.2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0.95%和健康技能34.61%;6类健康相关问题中,慢性病防治素养(17.21%)和基本医疗素养(12.26%)偏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高中以下学历的居民为参照,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越高,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95% CI)分别为2.308(1.808~2.947)和6.306(4.522~8.056);以其他职业为参照,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95% CI)分别为2.483(1.411~4.368)和1.885(1.039~3.420)。结论 2018年苏州市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慢性病预防和基本医疗素养偏低;文化程度和职业是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虹妍      刘亚欣      顾典  陈小丹  沈阳      赵勇      袁军      赖维云  曾缓<  / 《现代预防医学》2020,(7):1262-1266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针对性地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16个监测点的15~69岁慢性病人群,采用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共3388人。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03%;在三方面中,健康技能素养最低(5.99%);在六类问题中,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7.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总体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OR=1.64,95%CI:1.144~2.338)和职业(OR=0.46,95%CI:0.304~0.706);健康技能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民族(OR=2.96,95%CI:1.635~5.339)、文化程度(OR=0.65,95%CI:0.304~0.706)、职业(OR=0.60,95%CI:0.386~0.919)和地区(OR=2.11,95%CI:1.287~3.451);慢性病防控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OR=1.41,95%CI:1.019~1.947)和地区(OR=2.65,95%CI:1.605~4.360)。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特别是健康技能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农民、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年平均收入较低和地区不同的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是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省12个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2015年湖北省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2881人,收回有效问卷2878份,有效率为99.90%。其中,城市人口占41.56%,农村人口占58.44%;男性占49.86%,女性占50.14%。2015年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0.03%,城市居民为14.50%,高于农村居民的7.34%,26~35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最高,为15.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防治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乡分布、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家庭收入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越高。结论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许昌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现状,为制定慢性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结合进行抽样,对许昌市城乡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居民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共调查全市15~69岁常住人口3 704人,收回有效问卷3 687份,有效率为99.54%。加权后,2017年许昌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1.05%。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分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居民为16.95%,高于农村居民的9.25%。工人和农民最低,分别为6.92%和6.39%。15~24岁组最高,为15.39%;65~69岁组最低,为3.01%。大专/本科及以上组最高,为32.75%;小学及以下组最低,为4.44%。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随学历升高而升高的分布特点。结论许昌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应倡导多部门、多专业、多学科协作,大力普及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同时积极探索针对中老年人和低文化程度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政策制定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PPS抽样法,对全市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厦门市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8.13%(95%CI:24.90%~31.60%)。对骨质疏松的知识、豆制品的好处及运动对健康好处的认知这3类问题知晓率均低于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OR值为1.68 (95%CI:1.06~2.67);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值分别为2.26 (95%CI:1.31~3.92)和2.75 (95%CI:1.52~4.97)。结论厦门市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提升的重点问题是骨质疏松方面的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重点人群是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6个健康促进县开展创建前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公共政策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即将开展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的6个县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个健康促进县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是10. 9%,低于2016年全国及云南全省的平均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1. 5万元或以上者慢病防治素养高于年收入在1. 5万元以下者;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随居民罹患慢性病的数量增多而降低;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是否具备对居民慢性病患病的构成有差异性影响。[结论] 6个健康促进县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家庭收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的社区居民是健康素养提升的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珠海市3 909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9%,其中基本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43.1%、17.8%和29.2%。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4.8%)、科学健康观素养(50.7%)、健康信息素养(36.0%)、基本医疗素养(27.8%)、传染病防治(24.6%)和慢性病防治(2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数和家庭年收入是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珠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应根据重点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干预,并加强对慢性病性防治等薄弱健康知识点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做健康决策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在该区11个乡镇抽取219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自觉健康状况、地理位置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越低。以15~24岁年龄组为参照,55~69岁年龄组OR值(95% CI)为0.374(0.178~0.787)。文化水平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倍增,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OR值(95% CI)为23.047(7.327~72.496)。结论 该区居民健康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应在提高全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基础上,将高龄、低文化程度、农村居民作为该区健康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辽宁省丹东市城市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区城市和农村居民共1000人,采取国家统一设计的《2010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13.43%)高于农村居民(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在基本知识和理念(23.65%)和基本技能(24.65%)两个方面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对科学健康观(39.88%)、传染病预防(23.45%)、慢性病预防(11.02%)和安全与急救(36.67%)4类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东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要高于农村,提示应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温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鹿城、泰顺等8个城乡社区共880名15~69周岁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1.08%,其中城市居民为17.05%,农村居民为6.59%;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为18.50%,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为9.43%,健康技能素养为23.52%;健康科学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5大类健康问题的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8.30%、24.32%、16.93%、42.39%和25.68%。城乡居民素养具备率经χ^2检验,P〈0.01;地区、年龄、文化、婚姻、经济及是否医卫工作等是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以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慢性病预防素养为重点内容,加强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低教育程度人群以及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素养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4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中老年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法,抽取全省87个县市区4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与健康素养相关问题等两大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7年甘肃省4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5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5.59%、8.36%和8.72%;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29.37%)、安全与急救素养(28.94%)、健康信息素养(15.38%)、传染病防治素养(12.43%)、基本医疗素养(11.02%)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城乡、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4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滕州市抽取西岗镇的南张庄村和鲍沟镇的三清阁村的500名15~69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00名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占11.83%。其中,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2.27%,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10.49%,具备基本健康技能的占24.60%;具备科学健康观的占30.47%,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21.13%,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12.36%,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25.14%,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5.31%。[结论]滕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015名年龄在1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2011年上海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4.27%,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24.87%、17.98%和23.67%。上海市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科学健康观36.49%、安全与急救素养27.50%、传染病预防素养25.32%、基本医疗素养11.96%、慢性病预防素养10.95%。影响上海市居民基本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在业情况和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健康素养干预成效初显,今后应针对薄弱知识点、薄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6.
苏莹  马志杰  郭恂  王莹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1):1333-1337
目的 了解2020年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8—12月选取黑龙江省28个国家级贫困市县15~69岁6 762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问卷调查。 结果 2020年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33%。其中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三方面水平分别为25.37%、14.72%、15.95%;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6类问题水平分别为37.02%、19.26%、17.79%、39.45%、20.72%、23.8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均是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针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促进措施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绵竹市居民中抽取1623名15~69岁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影响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绵竹市1623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为14.1%;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1.7%,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素养水平为14.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0%,呈现出基本知识水平高于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高于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的特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33.5%、科学健康观30.3%、慢性病防治16.5%、传染病防治10.2%、健康信息10.0%、基本医疗8.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健康素养水平越低;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增高;在职业方面,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应对老年人、低文化水平、农民等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创新宣传模式,加强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技能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温州市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鹿城区4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鹿城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7.0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6.14%,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8.41%,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占34.77%。从五类健康问题素养分析,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及基本医疗素养的占比分别是44.32%、32.05%、17.27%、50.91%和48.64%。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Х^2=11.98,P〈0.05),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也相对越高。结论:鹿城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虽有一定基础,但水平偏低,应针对健康素养中掌握较低的部分,重点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为湖北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北省抽取了3个城市地区和3个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用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0%,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7%、11.1%和22.4%;湖北省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37.2%、传染病预防素养23.8%、安全与急救素养22.6%、基本医疗素养11.3%和慢性病预防素养5.9%。结论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不容乐观,健康素养水平受到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时,应做好需求调查,并考虑如何提高目标人群的理解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6市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西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东兴市、宾阳县、鹿寨县6个地区260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0%,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者分别占12.3%,7.9%,23.1%。从5类健康问题素养分析,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及基本医疗素养的占比分别是32.1%、17.6%、1.0%、31.2%和6.0%。结论: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与促进策略,对广大群众持续进行行为干预,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