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及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08例(治疗组),并与行综合治疗90例(对照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清总胆红素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PGE1具有较好的保肝和抗肝组织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抗纤Ⅰ号胶囊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肝功能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LN、PCⅢ,Ⅳ-C,HA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细胞变性,坯 煞费苦心,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抗纤Ⅰ号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肯定,其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LN、PCⅢ,从而消除肝窦毛细血管化,调节肝脏微循环,达到抗肝损伤,恢复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作为治疗组,对照组120例仅行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PCⅢ、HA、LN和Ⅳ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治疗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血清中HBV-DNA阴转者的降幅大于未阴转者(P<0.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其抗纤维化作用与抗病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肝纤溶颗粒、复方鳖甲软肝片进行干预,并分别在给药后第2、4、8周,用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PCⅢ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中HA、LN、PCⅢ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造模第2周起各项指标开始升高,且随着实验的进行,肝功能损害不断加重,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含量不断增加;肝纤溶颗粒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减轻,血清HA、LN、PCⅢ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肝纤溶颗粒可以通过降低血清HA、LN、PCⅢ含量而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调节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VⅢ和Ⅳ-C水平,并与活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结论 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分期和血清生化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67例肝炎患者均作肝脏活组织检查,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化染色,用光镜确定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采用放 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结果: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S1→S4),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呈同步升高,在纤维化分期为S4时,含量最高。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与慢性肝炎疾病进展呈一致性,随疾病加重而升高,在肝硬化阶段处于最高水平。结论: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A、PCⅢ、LN、ⅣC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纤维化指标可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袁喆 《传染病信息》2006,19(2):87-87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安络化纤丸治疗组(治疗组)和一般保肝治疗组(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安络化纤丸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法分别检测171例慢性肝病毒患者的血清HA、PCⅢ、Ⅳ-C、LN及TBA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除慢性肝炎轻度组血清LN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TBA水平均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结论:联合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TBA水平即能反映肝纤维化的轻重,又能了解肝细胞炎症活动及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逐瘀解毒法之复方中药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HF)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2组,各55例,观察组口服壮肝逐瘀煎,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大黄蟅虫丸,每次6 g,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LN、ⅣC、PCⅢ明显下降(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治疗CHB HF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慢性乙肝患者40例,行肝穿刺,制片,HE染色及浸银染色后作病理学检查;取血,分离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A、IV—C、LN及PCⅢ水平,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4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随肝脏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升高,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能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