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聂娟  丁桂聪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2):1080-1083
儿童牙科患儿与成人相比,有较高比例的患儿对牙科治疗感到焦虑,无法通过常规行为管理完成治疗.镇静技术可以帮助牙科焦虑症的患儿完成牙科治疗.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儿童牙科常用药物镇静技术,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儿童对牙科治疗缺乏感性认识、不愉快的牙科治疗体验是牙科畏惧症发生的基础;不良诊疗环境可增加患儿的负担及唤醒水平;亲密他人的牙科治疗体验会使年幼儿童产生模仿认同作用;儿童气质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可影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行为表现;口腔卫生状况和其他相关因素对儿童牙科畏惧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应.提示除了疼痛体验外,心理因素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牙科畏惧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儿童牙病临床治疗中较常见的现象,也是妨碍儿童口腔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对于儿童牙科畏惧症的病因、评估方法、应对措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次到牙科就诊的儿童其不合作行为与儿童气质、龋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制定个性化的牙科治疗方案,预防和应对初诊儿童的牙科不合作行为.方法 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初次到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95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牙...  相似文献   

5.
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牙科畏惧症是牙科治疗的重要障碍之一,目前我国关于牙科畏惧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成人患者往往被忽略,因此,加强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研究,改善牙科畏惧症患者的畏惧状况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成人牙科畏惧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儿童牙科畏惧症对儿童牙病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追踪观察2年内存在牙科畏惧症儿童的银汞合金充填后脱落率做治疗组,用治疗相对合作的儿童做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银汞合金脱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口腔疾病患儿就诊时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畏惧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预防和降低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牙科畏惧症评判标准,对571例在儿童口腔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评判与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不同,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差异显著(χ2=52.0864,P<0.001);男孩与女孩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不同,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χ2=1.6595,P>0.01);不同带养方式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显著(χ2=27.7085,P<0.001);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显著(χ2=14.3434,P<0.001)。以往的牙科经历、其他儿童的言行、陌生的医生及诊疗环境等,都可导致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结论: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由综合性因素造成,需要通过患儿、家长、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俊艳  牛一山 《口腔医学》2016,(11):1054-1056
牙科恐惧症是一种防碍人们接受牙科治疗与护理的社会心理疾病,儿童牙科恐惧症发病率高,是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该文就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产生原因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不同陪诊方式对幼儿牙科就诊合作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儿童牙科治疗中影响患儿合作的因素。方法 将幼儿园140例儿童分为两组,分别由教师集体带来和家长个别带来,比较其合作程度。结果 集体就诊的合作率大大高于个别就诊,结论 示范作用,社会强化作用以及幼儿教师的教育作用对儿童牙科治疗时的合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口腔医学院(university of florida college of dentistry,UFCD)儿童牙科和中国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301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China)儿童牙病科就诊儿童的恐惧心理,以改进管理儿童患者就诊行为的方法。方法:选取2006—09—2007—08在UFCD就诊儿童150例,2007—11—2008—03在解放军301医院儿童牙科就诊儿童270例,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一牙科分量表(children's fear survey schedule—dental subscale,CFSS-DS)调查儿童牙科畏惧情况,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FSS平均得分≥2.5者,UFCD为19.7%,301医院为27.2%;两地区6岁前儿童DF值均明显高于6岁后儿童(P〈0.05);301医院女性DF值明显低于男性(P〈0.05),UFCD则无显著差异;与治疗无关的恐惧,UFCD为32%,301医院为39%;两地区家长对治疗恐惧经历均明显影响患儿牙科畏惧症(DF)的发生(P〈0.05)。结论:父母不良的牙科经历是患儿DF发生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DF发生。  相似文献   

11.
心理治疗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牙科畏惧症在临床上较常见,它对儿童牙病的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有较大影响,是儿童牙病治疗工作中的一大障碍,同时也会给牙医的工作带来一定压力。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924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24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评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黄伟安李益民牙科畏惧症(Dentalanxiety)是指患者对牙科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本文对924名儿童进行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较大年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的牙科焦虑,评价对儿童牙科治疗疼痛有效的儿童应对策略。方法:102名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用Corah牙科焦虑问卷、牙科应对问卷研究儿童和父母的牙科焦虑,应对策略。结果:父母的牙科焦虑与儿童的焦虑有关(r=0.998,P=0.002),母亲的焦虑会影响儿童(β=0.991,P=0.000,R2=0.892),父亲亦影响儿童(β=0.943,P=0.000,R2=0.888)。儿童更常用内部策略应对口腔治疗中的疼痛,最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外部策略。结论:父母的焦虑与较大年龄儿童焦虑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干预措施,预防和减轻儿童牙科焦虑。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 (dentalanxiety ,DA)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的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 ,筛选出 15 4例DA儿童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 ;对照组仅行常规牙科治疗。结果 :干预组DA程度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P <0 .0 1) ,心理干预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更显著 (P <0 .0 1)。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心理干预对儿童DA的缓解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儿童牙科畏惧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儿童牙病临床治疗中较常见的现象,也是妨碍儿童口腔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对于儿童牙科畏惧症的病因、评估方法、应对措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儿童牙科治疗中影响患儿合作的因素。方法将幼儿园140名儿童分为两组,分别由教师集体带来和家长个个别是带来,比较其合作程度。_结果集体就诊的合作率大大高于个别就诊。结论示范作用、社会强化作用以及幼儿教师的教育作用对儿童牙科治疗时的合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治疗策略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8月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需行口腔治疗的3 ~ 10岁牙科畏惧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行为管理,试验组在行为管理基础上采用环境听觉管理(佩戴无线智能耳机聆听音乐或音乐故事)。采用儿童畏惧调查-牙科分量表(CFSS-DS)和Venham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以下简称“Venham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焦虑畏惧水平和临床合作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儿CFS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患儿CFSS-DS评分和Venham量表评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此外,试验组患儿的临床合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环境听觉管理的舒适化治疗策略能够有效缓解儿童的牙科畏惧症状和焦虑水平,提高就诊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望为开展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法在儿童牙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有牙科焦虑症,行为表现分级为Venham 2 ~4级患儿103例,经患儿家长同意采取笑气吸入,记录每次镇静治疗时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评定笑气吸入在儿童牙科的镇静效果.结果:93例Venham 2~4级患儿笑气吸入后口腔治疗基本顺利进行,10例Venham 4级患儿不能配合治疗,改为束缚下治疗.结论:笑气吸入法能够减轻或缓解患儿对牙科的恐惧和不安,是一种有效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的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方法 采用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300例儿童牙病患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治疗前问卷式调查、填表,治疗后由经治医师记录患儿DF发生情况.结果 300例儿童牙病患者中DF患者245例,发生率为81.67%,不同性别儿童DF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不同、牙科经历不同、口腔卫生状况不同的儿童DF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DF发病率较高,与患儿年龄、不良的牙科经历、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有关.儿童DF直接影响儿童牙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儿童配合牙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牙科畏惧症(DF)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级,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护理措施。结果577例患儿有575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疗,配合率达到99.6%。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在牙科中的配合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