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旷置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1958年Eisenhammer根据肛腺解剖学的资料与Parks首先提出肛隐窝感染学说,并提出把肛门周围脓肿分为腺源性脓肿和非腺源性脓肿两种,前者又称致瘘性脓肿。根据肛腺感染学说及肛门直肠周围解剖特点,肛周脓肿被认为是由于肛腺的非特异性感染所致,肛腺感染后通过内括约肌蔓延,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扩散,形成相应间隙的脓肿。  相似文献   

2.
孙柱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73-873
肛旁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由于肛旁脓肿的原因主要是肛腺感染,因此根治肛旁脓肿的关键是处理好感染肛腺,传统治疗是切开排脓成肛瘘后行相关手术。  相似文献   

3.
<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多由于肛窦感染、发炎等,炎症沿其肛腺管蔓延扩散到肛门周围组织间隙或肛管皮下与黏膜下。使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医称之为"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发  相似文献   

4.
贾慧玲 《河北中医》2007,29(1):22-23
肛周脓肿即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由于肛管直肠处有丰富的蜂窝组织,感染后易并发脓肿。感染多继发于肛窦炎和肛腺炎,炎症扩散引起括约肌间隙感染,即近齿线的联合纵肌内感染,直接蔓延、淋巴扩散或沿肌间纤维扩散,致括约肌间隙脓肿形成、肛旁皮下或肌管直肠周围间隙脓肿[1]。西医外科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笔者根据“肛腺感染学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7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70例,男138例,女32例,男女之比4·3∶1;年龄16~62岁,其中20~50居多,占85%;肛周皮下及肌间脓肿55例,占32·4%,坐骨直肠间隙脓肿35例占20·6%,肛管后  相似文献   

6.
王妍 《中医杂志》2003,44(Z1):96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周脓肿的续发病,是肛窦感染发炎沿肛腺管蔓延扩散到肛门直肠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肛瘘.本病例因肛周脓肿后外口尚未破溃而形成半瘘,粪便经感染肛窦形成的内口进入脓腔,长久积存而形成粪石.  相似文献   

7.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近也有发现与肛线的损伤有关。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相似文献   

8.
章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65-65
目的:回顾联合应用浅表高频探头及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7-12MHz高频探头及6MHz腔内探头探查38例肛周感染患者,在肛门周围及肛管内探查。结果:38例患者均检出有肛周脓肿,其中有2例高频浅表探头检查未见明显脓肿形成,经腔内探头检测均有发现肛周深部脓肿形成;有1例腔内探头检测并无脓肿形成,而高频浅表探头发现肛周皮下腔肿形成。结论:联合应用浅表高频探头及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珍珠粉外用换药对肛周皮下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肛周皮下脓肿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予切开挂线术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均采用相同的抗炎措施和院内制剂一效膏换药,治疗组换药时再加珍珠粉外用。分别于术后3、7、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创面渗液情况和创面愈合率。结果:经过14天的对比治疗,治疗组肛周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和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皮下脓肿术后使用珍珠粉外用换药可以有效减小创面分泌物量,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能加快肉芽组织的生长,使创面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10.
低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10月,笔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8例;年龄14~66岁,平均37岁;平均病程8d;肛周皮下脓肿18例,括约肌间隙脓肿14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5例。  相似文献   

11.
肛瘘发病机制与手术失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肛隐窝处反复的炎性刺激肛腺感染后形成的软组织炎,在肛门直肠各间隙形成脓肿,早期手术切开脓肿凡纱引流可及时减轻中毒症状,并防止间隙内脓肿蔓延到其它间隙而导致疾病复杂化,无论手术切开或脓肿破溃,大多数均形成肛瘘。实际上这种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的急性症状期和慢性炎性阶段。  相似文献   

12.
李江力 《河北中医》2009,31(6):880-881
2005—01—2008—09,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脓肿74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4例均为本院外科住院患者,男52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35岁;肛周皮下脓肿5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8例,骨盆直肠窝脓肿1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例,高位肌间脓肿1例,直肠黏膜下脓肿2例;其中合并糖尿病3例;  相似文献   

13.
直肠黏膜下脓肿是肛周脓肿的一种,属于肛提肌上方脓肿(高位脓肿),初期症状表现为直肠部沉重感或饱满感或肛门坠胀不适,当脓肿发展扩大时,可出现钝性酸痛或跳痛,便时加重,甚则出现里急后重、大小便困难、高热无力等。其病因目前认为有两种:一是肛窦感染后通过上行的肛腺引起感染所致;二是直肠局部的黏膜损伤所致。我科2007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直肠黏膜下脓肿16例,采用切开引流配合局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临床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肛周脓肿是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坐骨直肠窝脓肿、肛周皮下脓肿、直肠周围浅部脓肿、肛管后间隙脓肿,临床上统称为肛周脓肿,又称肛旁脓肿.以往对其治疗常采用抗感染、自溃、切开排脓、换药等方法,这些方法疗程长,痛苦大,本病一般不能自愈,而后破溃所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须再次手术.近几年笔者对本病术式进行改良,收到了痛苦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后遗症少的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栓性外痔是临床多发病,常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临厕努挣,肛周皮下静脉破裂,血液淤积皮下而成。临床常以患者自觉肛门肿胀、疼痛有异物感为主症,检查可见肛周或肛管皮下有葡萄状暗紫色肿物,有时伴表面轻度糜烂出血。  相似文献   

16.
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华 《四川中医》2000,18(9):44-44
我们采用切开挂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 ) 1 0 2例 ,经过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84例 ,女性 1 8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 7个月 ,2 0~ 50岁者 86例 ,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病程最长者 1 2天 ,最短者 3天 ,在一周内为多数。肛周皮下脓肿 32例 ,直肠后间隙脓肿 4 4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 2 4例 ,骨盆直肠窝脓肿 2例。内口位置 :除 6例在肛管直肠环以上外 ,其余均在齿线附近之肛隐窝处 ,且以截石位 6点肛隐窝处为最多。2 手术方法取侧卧位 ,脓肿一侧在下 ,肛门后及直肠后间隙脓肿取右侧卧位。常规…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取一次切开法和切开挂线法治疗肛门脓肿患者1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38例,男97例,女41例;年龄15~80岁;住院疗程为7~16d;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26例,肛周皮下脓肿75例,直肠黏膜下脓肿9例,肛门后间隙脓肿1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2例。1.2诊断及纳入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132。1.3排除标准结核性脓肿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及克罗恩氏病者。2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肛周皮肤局部给予碘伏消毒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一期手术切开、挂线法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直肠肛管周围脓肿62例用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其中肛周皮下脓肿4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结果术后一期治愈率98.4%(61/62),1例形成肛瘘。结论一期切开,挂线法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方法简单易行,能正确处理原发感染灶(内口),保持引流通畅,保证伤口愈合由深到浅,从里到外,防止皮肤过早愈合而发展为肛瘘需再次手术,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5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8年至今,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51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28例,女88例;年龄14~72岁;疗程3~14天。516例中,肛周皮下脓肿147例,高位直肠粘膜下脓肿40例,高位肌间脓肿6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7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54例,直肠后间隙脓肿72例.蹄铁形脓肿6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式;方法选取本科自2011—2016年60例肛周多间隙脓肿术式进行了改进,并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复发及肛门失禁发生。结论肛周多间隙脓肿改进术式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