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巧玲 《现代养生》2023,(10):771-773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根据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肌力、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肌力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李海楠 《医疗装备》2021,(3):152-153
目的探讨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82例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针灸干预,观察组行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刮痧拔罐艾灸联合中药贴敷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探讨三期十步法联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三期十步法联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均降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中应用三期十步法联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9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优质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优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两组均干预4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4个月两组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及满意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优化。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52.71±6.79)、(55.55±5.12)分]均高于对照组[(34.55±7.08)、(44.71±4.53)分](均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2.71±3.95)分]低于对照组[(17.57±4.11)分](P0.05)。观察组满意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优质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脑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错接受的不同康复方案,采用简单随机方式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00例)临床期间强化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和FMA积分水平,并经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疗效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6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FMA积分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中风偏瘫患者治疗期间的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中风后偏瘫患者9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脑中风后偏瘫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FMA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的偏瘫后遗症症状,改善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护理的临床价值,探究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应用分期式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患者干预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干预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上肢、下肢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分期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A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 FA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组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5d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瞿峥艳 《现代养生》2023,(10):777-780
目的 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选择医院因脑梗死偏瘫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跌倒和坠床、疼痛、深静脉血栓)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感知能力、潮湿程度、移动能力、活动能力、营养摄取、摩擦力和剪切力各项Brade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和坠床、疼痛数字评分表(NRS)和Caprini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94%,较对照组(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付玉平 《医疗装备》2023,(22):127-129
目的 探讨中频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樟树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频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1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梗塞致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完善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前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中医针灸科治疗的7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早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功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及BI指数明显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效果显著,利于运动功能的改善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Neuroform3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对脑宽颈动脉瘤患者的综合疗效及对NIHSS、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8月于本院进行手术的脑宽颈动脉瘤患者80例,使用电脑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Neuroform3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应用Neuroform3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具有很强的临床价值;(2)两组在治疗前经分析HIHSS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两个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情况要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Neuroform3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对脑宽颈动脉瘤可以有效提高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食管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食管癌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4—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接受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术后各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康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3±3.52)分,高于对照组的(81.26±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究Snyder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洛阳市某医院收治的CIS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行Snyder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8周时,研究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8周时,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8周时,研究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yder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CIS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 KTH整合模式的早期康复锻炼,其肌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 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58) 和研究组 (n=56)。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早期康复锻炼,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基于 KTH整合模式的早期康复 锻炼。采用徒手肌力量表 (MMT)、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定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等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 2 w、4 w后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肌力、运动、日常生活活动、神经等 功能差异。结果:康复治疗2 w、4 w后,研究组患者MMT肌力分级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10.201、 6.885,P值均<0.05);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245、3.272,P值均<0.05);Bar⁃ 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005、3.282, P值均<0.05);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 为3.159、7.027,P值均<0.05)。康复治疗4 w后,研究组患者10 m最大步行速度大于对照组,“起立—行走”时间小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4.019、2.955,P值均<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基于 KTH整合模式的早 期康复锻炼,能够显著提高其肌力,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患者肢体残疾,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赖小勇 《医疗装备》2021,(7):180-182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103例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仪,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步行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锻炼能够减轻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运动功能,增强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蕾 《现代养生》2023,(12):923-925
目的 分析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则选择以HAPA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上肢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Fugl-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