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桑白皮:功效主要为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症靶为咳喘和水肿;标靶为高血糖;现代药理发现桑白皮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感染、调节免疫等作用;桑白皮的综合毒性试验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无免疫毒性,不具有致突变、致畸、致癌风险;本品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3~5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桑白皮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2.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天麻:功效主要为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症靶为眩晕、头痛、痉挛、麻木;标靶为高血压、脑动脉供血不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氧化应激等具有一定作用;本品无毒,但是血虚无风、口干便闭、津液亏虚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15~4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其血压、头晕、头痛等轻重程度应用,并积极探索天麻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3.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杜仲:功效主要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症靶为腰痛、胎动不安。标靶为高血压。现代药理发现杜仲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压、预防骨质疏松、拮抗子宫收缩、抗炎、保护神经等作用。本品无毒,但阴虚火旺者慎用。临床使用剂量为3~6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杜仲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4.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穿山龙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症靶为关节肿痛。标靶为甲状腺抗体阳性。现代药理发现生地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炎、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本品古籍中未言明毒性,不良反应少见。临床使用剂量为30~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穿山龙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5.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鸡内金的功效主要为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症靶为消化不良。标靶为消化道结石。现代药理发现鸡内金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系统分泌、降糖、降脂、缓解心肌缺血、抗结石等作用。本品无毒,安全性相对可靠,无论在古籍记载还是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的报道,其大剂量使用(300 g)时亦未见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剂量为1~30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鸡内金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6.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海金沙功效主要为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症靶为小便涩痛。标靶为泌尿系统结石及胆结石、胆汁排泄障碍。现代药理发现海金沙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利胆、抗炎、抑制结石生成、抗氧化、抗菌促毛发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海金沙无毒,安全性相对可靠,但肾阴亏虚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6~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海金沙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7.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确定:瓦楞子功效主要为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症靶为反酸;标靶为消化道溃疡、结节肿块;现代药理发现瓦楞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中和胃酸以保护胃黏膜、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等作用;本品无毒,孕妇和过敏体质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9~6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瓦楞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多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淫羊藿:功效主要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症靶为阳痿、卵巢功能减退、关节冷痛、抑郁情绪、肝癌晚期、喘证;标靶为低骨密度、低精子密度和活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淫羊藿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促进生殖系统、保护骨骼系统、抗抑郁、增强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等作用;本品无毒,但阴虚火旺者、湿热痹痛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5~6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证型以及配伍辨证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茵陈的功效主要为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症靶为黄疸,标靶为高胆红素、高转氨酶、脂肪肝。现代药理发现茵陈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利胆、保肝、抗病原微生物、解热、镇痛、抗炎、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平喘、调节代谢、神经保护、抗氧化等作用。茵陈无毒,但微寒苦泄,故脾胃虚寒者、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阴虚者慎用。临床常用剂量为6~60 g,先煎利胆退黄效果更显著,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配伍使用,并积极探索茵陈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0.
经文献典籍调研、中药现代研究及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天花粉功效主要为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其症靶为口干口渴。其标靶为高血糖。现代药理发现天花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糖、终止妊娠、抗炎及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天花粉无毒,但是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临床医家使用剂量为6~60 g,内服根据不同疾病,或疾病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熟地黄功效主要为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症靶为肾虚咳喘、肾虚耳鸣、肾虚腰痛、月经不调。标靶为低血红蛋白和低血小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熟地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焦虑、增强记忆力、促进造血、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耐缺氧、促进肝糖元合成等作用。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临床使用剂量为1~120 g,若应用大剂量熟地黄,常同时增加泽泻用量以利湿泄浊,防止熟地黄滋腻恋邪。同时可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切莫刻意追求大剂量使用,并积极探索熟地黄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生地黄功效主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症靶为内伤发热、内热出血、关节疼痛、便秘。标靶为口腔溃疡、快速性心律失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地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凝血功能、降血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神经细胞、促进骨质形成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10~500 g,大剂量使用时须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以大便呈糊状为度。内服时应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生地黄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红曲的功效主要为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标靶为高血脂、脂肪肝。现代药理发现红曲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脂、抗肿瘤、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抑菌等作用。红曲的综合毒性试验显示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外,还可诱发细胞突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其无免疫毒性及致畸风险。本品脾阴不足及无食积瘀滞者慎用。临床使用剂量为0.46~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黄连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鸡血藤:功效主要为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症靶为手足麻木、血痹疼痛、月经不调;标靶为低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现代药理发现鸡血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抗炎、镇痛、改善心血管、抗病毒等作用;本品无毒;临床使用剂量为9~45 g,应用十分广泛,内服时当结合疾病、证型、症状等因素选择相应的配伍和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桑寄生: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安胎元;症靶为胎动不安、肾虚腰痛;标靶为肾虚型高血压;现代药理发现桑寄生及其有效成分等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抗炎作用;本品无毒;临床使用剂量为10~30 g。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苍术:功效主要为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症靶为腹胀、腹泻、肢体肿痛。标靶为高尿酸。现代药理发现苍术及其有效成分等具有调节消化系统、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的作用。本品无明显不良反应。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9~25 g,旨在积极探索苍术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丹参:功效主要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其症靶为心绞痛、月经不调;其标靶为蛋白尿、肝硬化;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改善肝肾损伤、抗纤维化、抗缺血性脑病等作用;丹参不宜与藜芦同用,月经过多者及孕妇慎用;临床医家使用剂量为10~37.3 g。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古籍文献、中药现代研究及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牛膝的功效主要为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症靶为眩晕、下肢疼痛、肌肉萎缩。标靶为高血压、下肢静脉血栓。现代药理发现牛膝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压、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孕妇慎用。临床使用剂量为5.55~14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等,灵活加减牛膝用量,并积极探索牛膝用量与症靶、病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泽兰: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症靶为水肿、月经不调。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泽兰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肝肾功能、抗凝血、抗血栓、保护胃黏膜等作用。本品无毒,血虚无瘀者慎服,孕妇禁服。临床使用剂量为6~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泽兰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牡蛎:功效主要为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症靶为眩晕,失眠,汗出过多,白带过多,反酸。标靶为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淋巴结结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牡蛎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胃溃疡等作用,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在临床应用经验与使用注意事项中,牡蛎质重,宜先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临床使用牡蛎煎服剂量多为9~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牡蛎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