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滥用者对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滥用者对毒品(包括香烟、酒)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行为及其所造成危害的认识程度。方法:自拟《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武汉某戒毒所收治的药物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TATA软件处理。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19份,其中男性158例(78.15%),女性61例(27.85%);平均年龄为30.2±6.6a;滥用药物主要为海洛因,占92.23%;滥用时间为5.1±2.5a。绝大多数人知道阿片类是毒品,但多数人不认为精神药品是毒品。依赖者身受其害,但仍有半数人不了解能引起的具体疾病。大多数(85.84%)人认为吸毒是一种堕落行为,90.70%的人反对自己亲属吸毒,仅25.57%的人认为一旦成瘾将不可救药,表明大多数人有改邪归正的潜力。药物依赖者普遍对AIDS的知识了解不够,可能是吸毒者中HIV感染率高的原因之一。结论:本次调查的药物滥用者对吸毒及艾滋病等方面缺乏全面、基本的正确认知,与初始吸毒密切相关,并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戒毒的远期效果,有必要在戒毒中对药物依赖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120例药物依赖者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物依赖者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郴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收治的120例戒毒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大多数人对毒品概念、吸毒行为及危害均有正确认识 ;(2)57.5 %的人对毒品的易成瘾性缺乏深刻认识 ;(3)药物依赖者对艾滋病的危害普遍认识不足。结论·· :药物依赖者大多数对毒品有正确认识 ,而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应大力加强有关艾滋病的危害、毒品具有成瘾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药物依赖者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知,对郴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的120例戒毒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毒品概念,吸毒行为及危害均有正确认识,这是戒毒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仅25.8%的人同意一旦成瘾将不可救药,说明多数人对戒断毒瘾抑有希望,57.5%的人对毒品的易成瘾性缺乏深刻认识,30%的人承认开始吸毒是屈从某种压力,依赖者对AIDS的危害普遍认识不足,应大力加强有关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物依赖者对传统和新型毒品的危害和两者差别的认知、接触毒品途径和使用原因与其毒品认知的关系。方法:对56名16-58岁的自愿药物依赖者进行非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研究从药物依赖者认知角度揭示了吸毒群体对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危害普遍存在认知上的偏差,缺乏正确认识。结论:吸毒原因和滥药类型有较明显的时代迁移特征,提示青少年禁毒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需要紧跟步伐。  相似文献   

5.
何佩佩  刘新民  李秀 《中国当代医药》2013,(28):165-166,169
目的了解新型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新型毒品依赖者的心理康复和脱毒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O)、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分别对213例新型毒品依赖者进行测验和比较。结果①新型毒品依赖者SCL-90总均分与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新型毒品依赖者的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精神质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③神经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是新型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新型毒品依赖者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群差,神经质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个体不良个性的矫正,调整新型毒品依赖者的应对方式,可能更有益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毒品滥用者的治疗与康复大体上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除生理依赖,二是解除心理依赖,即一心瘾”。近年来,在各级专家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种新型戒毒药物层出不穷,解除生理依赖已不困难,一般经过2周药物治疗即可达到目的。据研究,目前彻底解除心理依赖非常困难,因为毒品滥用者,即便是在戒毒治疗后,仍会对毒品有渴求,这往往是导致复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了解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情况,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静脉注射毒品与艾滋病迅速传播的关系,为有关部门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抽取11939例海洛因依赖静脉血3ml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对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重新抽取静脉血送省防疫站进行确证试验。结果:11939例海洛因依赖者HIV血清学检测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反应38例,其中24例送检做确证试验。有22例被确认为抗-HIV-1阳性,其中一例同时提示-HIV-2阳性,确证试验阳性患者全部为静脉注射毒品滥用者,并有经常共用注射器具史。结论:静脉注射毒品已成为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吸毒群已成为潜在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依赖者的血液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毒品海洛因吸食者的血液细胞学变化 ,探讨毒品对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 0 0例自愿戒毒者的血液采用 HEMACEL L PL US52 2 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多参数分析并与非海洛因依赖的健康人群比较。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均低于对照组 ;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海洛因依赖对血细胞数量及形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躯体脱毒后对毒品的慢性渴求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戒毒者线索敏感问卷、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人口学调查表,对武汉市两所强制戒毒所躯体脱毒3个月以上的134名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平均得分为(35.90±7.54)。53.7%的依赖者存在焦虑,67.9%存在抑郁。对慢性渴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平均每次毒品用量、毒品相关线索敏感、焦虑、抑郁状况与慢性渴求程度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在去除混杂后,平均每次毒品使用量、焦虑状况和毒品相关线索敏感与慢性渴求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躯体脱毒后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较普遍的焦虑、抑郁及对吸毒相关情景敏感,这些因素都与慢性渴求有关。在新型毒品依赖者常规戒毒教育中,应将吸毒史长、用量大、存在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对毒品线索敏感的依赖者作为心理康复和预防复吸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陈仲丹博士在2011年"降低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论坛"上指出: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在28个省开设了701个美沙酮门诊,覆盖了97%注册吸毒者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县(市、区),此外还有流动门诊28个、延伸点200多个,120000人正在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但美沙酮维持治疗人数仅占阿片类毒品依赖者登记在册数的11.2%。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率低是多种因素造成。不了解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1]。"美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和强制戒毒人员的行为抑制功能,进一步探讨美沙酮作为一种替代性药物对于毒品依赖者的意义。方法:通过行为实验的方法,采用E-prime编制程序来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行为抑制功能,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制戒毒者的行为抑制功能的表现明显弱于正常组和美沙酮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行为抑制功能与正常人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三组被试的反应正确率之间没有差异。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改善了毒品依赖者的行为抑制功能,对改变毒品依赖者的高危行为,减少与吸毒有关的违法犯罪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海洛因依赖者(吸毒者)滥用毒品方式的变化情况及注射滥用的原因。方法:对2003年和2004年西安市安康医院戒毒科收治的415例海洛因滥用者的滥用方式进行调查;并自拟问卷调查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的原因。结果:共调查415例,其中2003年180例,2004年235例。被调查者中注射毒品者2003年60例,占33.3%;2004年175例,占74.5%,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2004年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的原因调查显示:欣快感强烈(上头快)(99.2%)、注射器容易得到(91.5%)、节省吸毒费用(80.8%)和省时、省力(79.6%)是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结论:西安地区海洛因依赖者滥用海洛因的方式已从非注射方式向注射方式转换;注射毒品已成为该地区海洛因依赖者采用的最主要的滥用毒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海洛因依赖者中肺结核患病情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中肺结核患病情况。方法··:分析1000例海洛因依赖者胸部平片,对肺部有异常改变者辅以透视进行诊断,以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分五型,并作结核菌素试验证实。结果··:患肺结核21例,患病率为2.1%,明显高于普通非药物滥用人群。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为肺结核高发人群,肺结核的高发率与毒品滥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依赖合并肺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合并肺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情况。方法 :将 36 16例海洛因依赖者资料中 6 8例合并肺结核与 35例合并HIV AID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 8例海洛因依赖合并肺结核同时检出HIV阳性者 2 6例 ,占海洛因依赖者 0 .72 % ,明显高于不合并肺结核者的HIV阳性率 (0 .2 5 % )。结论 :海洛因依赖合并肺结核者中HIV阳性率较高 ,滥用毒品所致免疫功能变化与肺结核、艾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49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前对毒品认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49例海洛因依赖者在吸毒前对毒品及吸毒行为的认知调查,发现他们对毒品的危害、快速成瘾和戒毒的难度严重认识不足。推测对毒品知识的缺乏可能是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提议要预防吸毒应从中小学就开展药物依赖等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的心理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16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滥用史方面,两组的差异表现在戒毒次数及自感健康状况;SCL-90测试结果显示,阿片类毒品滥用者躯体化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苯丙胺类毒品滥用者;EPQ结果显示,两者仅在内外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片类毒品依赖者相比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呈现年轻、未婚、个性外倾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特点,提示心理康复训练应区别对待两类吸毒人群。  相似文献   

17.
整体综合疗法与护理对海洛因依赖者的康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洛因依赖者经替代药物脱瘾治疗后,由于不能消除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往往很快复吸,本文通过对32例海洛因依赖者延长住院时间(30d),在脱瘾治疗的基础上,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紫外线辅射充氧回输等整体综合治疗,减轻停药后出现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并辅以心理辅导,物理疗法等手段,护理中注重身心并重,使依赖者逐渐淡化对毒品的依赖性,消除心理依赖,获得较理想的康复效应。  相似文献   

18.
海洛因依赖者的防御方式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62例自愿入院接受脱毒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防御方式与普通人配对对照作比较,发现:海洛因依赖者惯常采用不成熟性及神经症性防御机制,采用成熟性防御机制显著少于普通对照者。由此可见,依赖者的心理成熟度差,社会心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成瘾行为是毒品与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该深入开展综合性、带有强制性的长程治疗与训练。  相似文献   

19.
海洛因依赖者的防御方式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62例自愿入院接受脱毒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防御方式与普通人配对对照作比较,发现:海洛因依赖者惯常采用不成熟性及神经症性防御机制,采用成熟性防御机制显著少于普通对照者。由此可见,依赖者的恼理成熟度差,社会心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成熟行为是毒品与躯体的、心理、社会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该深入开展综合征、带有强制性的长程治疗与训练。  相似文献   

20.
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人群多药滥用及参与吸食新型毒品的状况,关注毒品结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监测表》对广东省惠州地区2005年6-9月新收容的戒毒劳教人员的一般情况和药物滥用情况进行调查,其数据作计数统计分析。结果:286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有215例同时滥用其他药物,占本组总人数的75·17%。涉及被滥用的药物有17种。被滥用较多的药物品种是三唑仑、地西泮(安定)和曲马朵。被滥用较多的新型毒品是摇头丸。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同时滥用其他药物的情况比较普遍,部分个体滥用程度非常严重。滥用海洛因与滥用其他药物在原因上具有相关性。毒品结构严重化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