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措施,从健康教育、戒烟限酒、减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等干预指标中,均有显著效果(P﹤0.05)。干预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采用家庭护理干预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并积极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有35例患者能够按照护理要求去做,干预后都有明显效果,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家庭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时修改护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家庭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初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乱投医问药,对血糖的控制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如果患者能及早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进行饮食、运动治疗,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未用降糖药物下,理想的控制了血糖,避免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2005年2月~2007年3月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重点给予系统地传授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知识;心理干预;饮食、运动指导和督促;帮助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定期血糖监测等.护理干预后结果显示,患者获取2型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知识及血糖水平、体重、生活方式等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淑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30-13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3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饮食、用药、运动、监测、心理等进行干预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结果: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值明显下降(P〈0.01);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改变(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适量运动、心理护理、药物指导等,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情况。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管理后患者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因2型糖尿病而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100例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比进行护理干预后6个月与干预前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和生活方式。结果: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了饮食控制、日常运动、定期检测血糖以及按时服药等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李冬 《伤残医学杂志》2014,(17):187-188
目的:探讨以家庭作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为护理对象,并且对其全部患者共105位家属进行护理管理。主要通过指导家属学习糖尿病护理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家庭制定较具个性的糖尿病家庭护理方案。研究为期1年,1年内研究中保持跟踪随访,1年后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大部分患者及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生活方式趋于合理、科学,患者的生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况丽  叶明 《河北医学》2014,(5):851-8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的相关措施。方法:2007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有38例,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疗效。结果:实施干预前VAS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干预后,且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干预后,同时实施干预前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饭后2h血糖都明显比实施干预后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如血糖的控制、疼痛感的减弱、关节功能的增强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通过心理疏导、饮食疗法、血糖、自我监测、用药指导、运动疗法、尿糖等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任何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6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出院之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约束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行为,而且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社区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用药、饮食、运动、监测、心理等进行干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50例糖尿痛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正常率达90%以上。结论护理干预是社区糖尿病患者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大学教职工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大学教职工糖尿病患者,治疗时间在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对60例大学教职工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运动指导等护理干预,记录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60例大学教职工糖尿病患者在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大学教职工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立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2-180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降糖药物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明显下降(t=2.40和2.44,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群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知识知晓率明显改观,消除恐惧感和焦虑,抑郁心理。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神经系统康复方法。方法对6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进行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等几方面的指导。1年后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强于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和脑卒中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遵医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PG、2hPG、HbA1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用药规律、运动锻炼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显著效果,有利于减缓病情的进展,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利 《中国医学创新》2008,5(5):174-175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综合护理干预:对98例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健康教育: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进行饮食治疗、运动疗法,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指导自我护理技术,调查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干预14mo后显示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86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综合护理组在常规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综合护理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血糖可得到有效控制,并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门诊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合理用药,治疗前后对患者生活满意度调查,检测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c)、餐后2小时血糖(P2hBS)。结果: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且干预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病情的缓解及减少并发症等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积极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积极心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结果: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第1、2周无显著性差异,4周后有显著性差异,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血糖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有效管理的相关因素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培训患者自测血糖,定期进行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合理用药等方法,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采用有效管理手段后,能有效控制血糖,并发症发生情况未见增加趋势,与干预较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士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有效干预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普通护理。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 1—74)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的ADL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1年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和综合评估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