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静  皮超  虞湘 《中医临床研究》2012,(22):118-119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脓腔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手术后的护理方法要点。方法:对30例肛周脓肿行脓腔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并总结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6d,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根据脓腔大小控制一定的冲洗流量、温度,维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是保证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的护理要点。同时,规范的整体护理和灵活的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在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具有微创,损伤小,引流彻底,堵管率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闫文俊  王龙刚  郝占寅 《光明中医》2009,24(7):1352-1353
目的:探讨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骨关节化脓性感染18例,均给予病灶清除持续庆大霉素8万U或敏感抗生素盐水置管冲洗治疗,手术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病灶灌注冲洗10~14天后,gI流液3次细菌培养均阴性,2例原创口处部分愈合不良,经2个月换药闭合,1例表浅感染,经换药后3~5周愈合.1例术后6个月感染复发.余均1期愈合,经6月~1.5年随访,未见复发,随访病例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持续的抗生素盐水灌注冲洗是治疗骨关节化脓性感染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军  畅朝阳  李瑞 《中医药研究》2011,(12):1521-1522
目的探讨低位引流钻孔和高低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分析20例经低位钻孔高低置管引流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并发症少,少量颅内积气、颅内积液患者自然吸收痊愈。结论低位钻孔和高低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定量匀速敏感抗生素局部泵入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58例慢性骨髓炎伴引流窦道患者术前均行病灶部位细菌培养,行手术病灶清除后置管,术后定量匀速敏感抗生素局部泵入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6周血沉、CRP,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随访1年,手术置管成功57例,1例术后脱落,经再次置入后恢复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6周血沉及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率达94.8%,2例因饮酒及1例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口服激素后伤口部位出现红肿,均保守抗感染控制。结论:定量匀速敏感抗生素局部泵入治疗慢性骨髓炎,优化了传统置管冲洗治疗,提高了骨髓炎的治愈率,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治疗骨髓炎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瑶  钱立群 《中医正骨》2008,20(5):77-78
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易复发,处理不当易造成伤残,甚至有生命危险。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是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有效手段,而闭式冲洗引流的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我院采用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患者36例,经我们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双套管冲洗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行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双套管冲洗引流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临床指征、治疗与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患者行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双套管冲洗引流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110眼)诊断为慢性泪囊炎或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患者溢泪溢脓的症状及泪道冲洗情况。结果: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后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的有82例(90眼),治愈率为81.82%;术后仍有溢泪,但无溢脓,泪道通畅的有6例(7眼),好转率为6.36%,总的有效率为88.18%;随访6~12个月,6个月后出现复发的患者,复发率为4.54%。结论: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短期手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风险低,治疗费用低,可作为鼻泪管阻塞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手术后不同冲洗引流方法对慢性骨髓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2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术后抗生素冲洗常压与负压交替引流,对照组术后单纯抗生素常压冲洗引流,比较2组疗效.结果 在1周内观察组就能将伤口内的残留物和细菌等冲洗干净,10d内连续2次引流液细菌培养为阴性,6个月内无复发;对照组3周后细菌培养阴性,且6个月复发2例.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交替引流在治疗骨髓炎方面不但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抗生素应用时间短,总体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王维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3,(36):F0003-F0003
目的:总结置管冲洗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髋、膝、肘)感染患者行清创置管持续灌注冲洗手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注意冲洗速度调节、创面渗漏等细节问题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例患者持续冲洗6-8周,无严重心理问题及医疗纠纷发生,无发热、疼痛等症状再现,冲洗液多次细菌培养阴性,患肢正常的康复训练恢复,假体得以保留。结论:彻底清创、置管持续灌注冲洗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有效措施,细致的护理是保证该手术达成预期疗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受到化脓性细菌侵袭而引起的炎症,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年2月~2007年4月,本院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83例,采用开窗灌注置管引流结合积极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方法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酒精联合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肝囊肿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酒精注射联合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肝囊肿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共8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置管组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4l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两种方法均给予强地松30mgQd口服4周,四联抗痨,观察其胸水吸收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置管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法,置管法治疗的患者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41例采用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引流时间为3~5天,没有1例出现出血、气胸、继发肺部感染;而常规穿刺组7~14天胸水吸收,4例发生少量出血、3例发生气胸。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3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保护患肢,控制感染,加强病情观察和营养支持,术后做好肢体护理、伤口冲洗引流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结果:35例患者,30例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慢性骨髓炎是以感染经久不愈、反复化脓为特征。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术后功能锻炼最关键,伤口冲洗引流是术后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泪道术后再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类丫形硅胶管逆行置管,再加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泪道,观察置管后泪溢症状改善的时间及泪道冲洗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内的情况,拔管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情况,最后统计置管3个月拔管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疗效。结果:拔管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89.13%,拔管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86.96、%。结论:逆行置管术加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是对泪道术后再阻塞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安全、有效、无毒、价廉,并有缩短疗程、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01月至2010年06月手术治疗胸下段食管贲门癌264例,均为胸内吻合,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3.3%。对该8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均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7例,1例瘘口经胸腔与胸壁形成窦道,二次术后32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结论:对于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151瘘,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给予扩大切除术联合置管冲洗治疗的慢性乳腺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乳腺炎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联合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扩大切除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次治愈率90.9%,对照组患者为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一次治愈的平均治愈时间、慢性乳腺炎复发率等指标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慢性乳腺炎行扩大切除术联合置管冲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吸盘式冲洗负压引流护创器、Ilizarov外支架固定术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4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扩创术后予吸盘式VSD引流联合中医药治疗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5岁,中位数65岁。综合使用吸盘式VSD引流、中医药疗法、Ilizarov外支架固定术等方法综合治疗。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创面愈合时间、置管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引流量、换药次数、术后72h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率、VAS评分、复发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中位数1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4.89±1.35)周,抗生素使用(2.63±1.17)周,创面愈合时间(3.16±1.74)周,置管时间(1.05±0.84)周,骨性愈合时间(5.78±1.29)个月,引流量(589.67±98.86)mL,换药次数(4.65±1.03)次,术后72h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率(76.59±5.82)%,VAS评分(3.54±1.29)分,无一例复发率和明显严重并发症。按照WHO制定的慢性骨髓炎疗效判定标准:未愈4例、显效26例、治愈10例,总有效率90%。结论:应用吸盘式冲洗负压引流护创器、Ilizarov外支架固定术联合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能有效控制感染,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促进创面和骨折愈合,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采用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1~65岁,中位数32.5岁。股骨骨折3例胫骨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4例;均接受过骨折固定手术治疗,行骨折外固定术10例、骨折内固定术4例。合并软组织缺损10例。病程3个月至2年,中位数5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及患肢外形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搬移延长骨段3~11cm,中位数7 cm;贯通冲洗引流时间2~12周,中位数4周。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2个月,中位数12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8~20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4个月,中位数10个月。行皮瓣移植术3例,软组织修复良好。搬移骨段出现成角偏移1例,经截骨、调整外固定架处理后成角偏移纠正;并发针道感染2例,经换药后感染控制;并发骨缺损处软组织塌陷3例,经克氏针牵拉处理后软组织恢复;并发踝关节功能障碍1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后行走功能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改良ASAMI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0例、良2例、可2例。结论: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有利于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和患肢外形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43例恶性腹腔积液置管引流注药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腹腔置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结果:本组置管43例次,其中导管阻塞9例次(20.9%),导管滑脱3例次(6.9%),轻度穿刺点炎症4例次(9.3%),未见导管断裂,近期腹腔积液完全清除15例(34.8%),部分清除28例(65.1%)。结i5:加强对腹腔置管的护理是本组治疗的关键,此方法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疗效佳,腹腔置管引流注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