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术后并发症较多的手术 ,一旦出现并发症 ,如处理不及时 ,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 ,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死亡率达0 46 %~0 8 % ,有些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60 % [1]。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胃术后并发症 ,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1临床资料我院1992年元月~2002年元月 ,共行胃大部切除术和胃穿孔修补术1382例 ,其中毕罗Ⅰ式胃大部切除术196例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1175例 ,胃穿孔修补术11例 ,在毕罗Ⅰ式胃大部切除术中 ,未发生再手术的并发症 ,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中 ,发生并发症再手术23例。包括空肠扭转胃吻合1例 ,吻合口梗…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无力症是指各种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是胃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尚未阐明。如不能与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鉴别,排除器质性病变,则容易导致治疗选择上的错误。本文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无力症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又称残胃无力、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或胃瘫综合征,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胃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能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行胃大部切除术872例,术后发生FDGE56例,发生率为6.4%。现将诊断、治疗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不少见。因此,护理人员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必须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的先兆,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现将我院245例胃大部切除手术,11例近期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通过对该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通过保守治疗后恢复出院,1例行手术治疗后恢复出院。保守治疗的时间为1~5周,再次手术后2周出院。结论胃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率较高,一般经保守治疗可治愈,但也不能排除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是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有人称之为无张力症,或胃术后暂时性梗阻或胃滞留以及输出袢综合征,目前大多数文献称之为胃排空障碍.现将我院2000~2006年所做的胃大部切除497例患者,其中9例出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对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进行单纯开腹修补术治疗为开腹修补术组,一组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为胃大部切除术组,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有效例数、无效例数、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两种治疗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复发的情况。结果单纯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开腹修补术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胃大部切除术的低,同时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开腹修补术明显比胃大部切除术的时间短,但复发率却明显高。结论单纯开腹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都有很高的成功率,开腹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恢复速度快等特点,但是复发率稍高,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的复发率稍低,但造成的创伤较大,所以对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吻合口瘘是上消化道穿孔、胃大部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达50%,即使早期再次手术,但成功率仍低于50%,因此上消化道穿孔、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成功与否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自1990年1月至1995年4月,我科共为15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做胃大部切除术,由于护理得当,无一例并发吻合口瘘,现将我们护理总结如下。1 预防吻合口感染①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是进入消化道的门户,又是厌氧菌丛生的部位,如果口腔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这类疾病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3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患者的溃疡穿孔状况选取毕罗I式或毕罗Ⅱ式进行胃大部切除术。观察并分析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3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经胃大部切除术后全部治愈,其中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安全有效,临床治疗时注意手术适应症,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保良 《河北医药》2011,33(4):606-607
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udrom,PGS)是一种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表现的胃功能紊乱综合征,多发生于上腹部手术后,如胃大部切除术、肝脏胆囊手术等,也可由下腹部手术如妇产科手术等引起。PGS可表现为饱腹感、胃肠胀气、胃-食管反流、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引起并发症,从而延长患者康复时间、降低生活质量。其发生率为1.2%~5.0%。  相似文献   

11.
<正>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目前仍是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远期并发症。因此,对远期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我院1957~1988年共行胃大部切除术1210例发生远期并发症40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048例、女162例,男:女=6:1,年龄最小13岁,最大70岁,30~50岁占60%。手术类型:仿毕罗Ⅰ式107例,毕罗Ⅱ式1085例。其中,结肠前胃空肠全口吻合35例,结肠前胃空肠瓣口吻合,输入袢对小弯48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胃瘫综合征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 1月 ~2013年 1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年龄、精神紧张、心理因素、离子紊乱、低蛋白血症、饮食因素等是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32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胃瘫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综合性保守治疗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再手术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机械性肠梗阻77例,上消化道出血25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11例,短肠综合征3例。结论胃切除术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有的需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瘫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ost 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激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4%,PGS也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术后胃瘫的正确治疗及护理是缩短病程、避免再次手术、顺利痊愈的重要措施。现就目前治疗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关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几种严重并发症讨论(附典型病例介绍)巩永杰,张齐峰,肖新德,田家振(河南省濮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濮阳市457000)胃大部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如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瘘、内疝、错位吻合等,绝大多数需要再次手术处理。正确地把握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自1881年Billroth第一次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成功后,一个世纪来,已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接受过这种手术,手术技巧日益完善,手术方式逐步改进,至今择期手术死亡率已降至1%以下。但是随着病理生理科学的进展,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和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了解在不断加深,近年世界文献统计胃大部切除术后Visick 4级病人仍占10%左右。如何避免并发症,特别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这确是外科临床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手术治疗的98例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与胃瘫发生有关有5个因素,即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毕Ⅱ式远端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水平和围手术期低清(白)蛋白血症;而血清蛋白>30g/L是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保护因素。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上述因素可能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高危因素,在围手术期纠正或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对防止PGS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此术的并发症也较多,我院1987年1月~2000年6月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月内再手术16例,现就其原因、预防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胃大部切除手术后残胃溃疡(stumpgastriculcer),临床虽然少见,但预后不佳。因溃疡病或其他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胃肠吻合手术本身就是消除溃疡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中见到的溃疡多为吻合口溃疡。外科手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根治手段[1]。最常采用的术式有毕Ⅰ式、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术式均难以完全避免残胃溃疡及残胃癌的发生[2]。但如  相似文献   

20.
曹华凌 《北方药学》2012,(11):72-73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理想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胃大部切除手术方式22例,单纯穿孔缝合手术方式23例。结果:单纯穿孔缝合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8±2.4)d,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3±2.5)d,胃大部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穿孔缝合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的关键,胃大部切除术是手术急性胃穿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