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深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整个过程中的采集时机、采集部位、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时机、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结论: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化验结果能够真实的反映病人的病情,所以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和按时送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剑 《中外医疗》2011,30(2):7-8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 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时机、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住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结论 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误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不当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静脉血采集,分析采集部位、时机以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时机、标本溶血、送检时间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其中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送检时间与1h送检的相关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标本采集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可显著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减小或避免误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采集的时间、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采集的部位、时间以及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结论: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唐美琴 《吉林医学》2013,(33):6914-691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报告。方法:通过对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部位、标本是否溶血、及送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部位、标本是否溶血及送检的时间均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是临床护士工作的重点之一,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对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尽量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刘敏 《当代医学》2013,(10):52-5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静脉血采集,每人20mL,从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的时机、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采集血液标本的时机、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方面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溶血后标本与正常标本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之间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1h送检时间与规范送检时间各项指标间对比分析,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液标本采集的标准,缩小或避免误差,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从采血部位和送检时间对其影响进行对比评价分析。结果:采血部位和送检时间的差异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流程,确保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的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部位、存放时间和细胞溶血对其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40例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溶血和存放时间与生化检验报告数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存放时间和标本溶血均与其生化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正确的采集和存放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才能保证其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马丽  胡艳萍 《吉林医学》2015,(10):2019-2020
目的:讨论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所采集的血液样本的以下信息进行比较: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标本的溶血情况和送检时间等。结果:血液样本的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标本的溶血情况、和送检时间都会对病患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是护士工作的重点,其在工作中尤其应该注意采集血液的质量的控制,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应该尽量减少采集血液样本过程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进行化验的12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结果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共有10份标本检验出不合格,3例为血液采集方法不当、2例为采集部位不当、3例为血液标本采集后未按严格规范保存、1例为抗凝剂剂量超标、1例为送检时间过长。结论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如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自愿加入研究人员的血液标本一共有400份,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归性分析,对其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晨间空腹抽取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精确值明显要比其他时间段的检验值高,但是如果采血时候患者空腹时间在24h以上,检验结果也许会出现异常。除此之外,生化指标当中,血清胆红素在空腹48 h会增加240%;溶血标本平均值明显高于正常标本,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者与溶血样本当中的红细胞内的某种物质浓度在血清浓度以上具有相关性;从变化率来看,1小时以后送检平均值比较规范送检均值变化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了能够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在血液标本的采集上有效的控制误差,有效杜绝不合格的血液样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药Ⅰ期临床研究中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方法对2009-2011年6个新药Ⅰ期临床试验项目的 8 956个血标本的采集进行全程管理。结果 8 956个血标本采集时间均控制在±1 min,无一个血标本出现溶血或凝血,血标本合格率在100%。结论加强护理人力资源、血标本采集的流程及消毒隔离工作与受试者的安全等各方面管理,能够保证血标本采集的质量及能为试验结果的分析或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段芳赛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286-4287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采集的不舍格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19868例次血液标本中不舍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总的合格率为99.33%,门诊合格率为99.03%,住院合格率为99.56%。因采集标本不合格占52.6%,主要问题依次为采血量不足、溶血、标本送检不及时、采血时间不对。结论加强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陈江敏 《中外医疗》2013,32(15):39-40,42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和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1例患者血液检验标本,根据采集血液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和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集血液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均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正确采集运送标本,严格按照采集方法进行采集,控制标本容量,可有效减少检验分析前的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降低医疗纠纷事故,且对保证血液检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本状况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KX-21N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对数例有脂血、黄疸、溶血、小红细胞等标本状况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校正分别用白细胞和血小板稀释液稀释标本后,充入计数池内进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脂血标本用等量生理盐水或稀释液洗涤后重测血红蛋白;由抽血引起的溶血标本重抽血,再行检测。结果:脂血标本血红蛋白明显升高,黄疸标本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小红细胞影响血小板假性增高,溶血标本红细胞和压积降低,与血红蛋白比例明显不符。结论:通过分析全血细胞检测结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可找出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予以校正,加强审核结果的环节,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溶血程度的血清标本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抽取我院4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6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3.0ml)。其中1支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清血红蛋白(Hb)的含量作为判定溶血的程度(Hb 3.0g/L与Hb6.0g/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肌酐(Scr)、葡萄糖(GLU)、血尿酸(SUA)、肌酸激酶(CK)、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钾(K+)离子、Ca2+等16项生化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的AST、LDH、α-HBD、CK、TP、ALB、TB、DB、K+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溶血程度为Hb 6.0g/L时AST、LDH、α-HBD、CK、TP、ALB、TB、DB、KI+各指标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Hb 3.0g/L时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Scr和GLU的测定值随溶血程度严重而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溶血对ALT、CHOL、TG、SUA、Ca2+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因素。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如发生了标本溶血,可设置样品空白及双波长或双试剂以减少影响,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11-113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60名,采集所有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并将其血液样本分成2份,一份予以溶血处理作为实验组,一份不予以溶血处理作为参考组。对两组的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检查,综合分析各组生化检验的结果,并对其白蛋白(ALB)、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参考组相比,实验组的TBIL、TP与AST等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葡萄糖水平为(2.5±1.0)mmol/L,明显比参考组的(4.8±0.7)mmol/L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标本溶血可能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检验人员在检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操作,防止出现标本溶血情况发生,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张峰 《吉林医学》2013,(33):6901-6902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人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包括TP、TBIL、AST、DBIL、ALT、CK、γ-GT、ALB、LDH、TC、HDL、TG、LDL)测定值的变化,并对溶血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试验结果对照分析,与正常标本相比,溶血后标本的DBIL、ALB、TC、TG、HDL、TBIL、LDL的值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K、TP、AST、LDH、ALT、γ-G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查中,溶血对血清中的AST、ALT、CK、TP、γ-GT、LDH等生化指标具有明显的干扰,在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一定要注意是否溶血,并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控制溶血的发生,必要可以重新采血,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标本溶血对干化学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干化学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 ,检测 2 5例正常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 GL U、UREA、CREA、TP、AL B、AL T、AST、TBIL的值。结果 :GL U、CREA、TP、AL B、AL T、AST、TBIL 在溶血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UREA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标本溶血对干化学法生化一些常用检测项目有明显干扰作用 ,提示临床护士及生化检验工作者均应十分注意血液标本溶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