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例脑梗死患者术前行充分术前准备,行动脉溶栓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闭塞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超早期动脉溶栓具有创伤小、溶栓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0例,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急性期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的临床治疗,术前快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动脉内取栓的准备,术中良好的配合,术后做好病情监测、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病人出院后90d随访发现,22例病人预后良好,4例病人预后较差,4例病人死亡。[结论]做好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例脑梗死患者术前行充分术前准备,行动脉溶栓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闭塞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超早期动脉溶栓具有创伤小、溶栓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溶栓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监测及取栓溶栓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留置导管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早期取栓溶栓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脉内接触性溶栓(IAT)治疗脑梗死的患者术中配合与护理,总结出脑梗死患者术中配合及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IAT治疗时进行术中配合与护理.结果 6例治愈(血管再通)2例好转.结论 IAT治疗急性脑梗死是目前最及时合理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能确实保证术中溶栓的顺利进行,对手术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血管再通16例,未通4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3例,穿刺伤口出血1例,未有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患者术后进行严密周到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术前做好病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患肢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肢缺血再灌注的观察及溶栓导管护理和伤口处理。[结果]41例病人均取出血栓,术后留置导管溶栓,2例病人就诊时因足趾严重缺血,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无效而截肢,但仍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肢体,其余39例病人采用杂交手术治疗后,下肢动脉均通畅,无残留血栓;其中3例病人在下肢动脉血流重建术后6h~12h出现骨膜室综合征行小腿切开减张术。随访1个月~6个月,其中2例病人足趾末端出现干性坏疽,其余37例病人恢复保住了肢体。[结论]加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杂交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溶栓护理方法。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与心理护理;介入溶栓术后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通过肝动脉介入置管溶栓术和有效的护理,肝动脉再通。结论:早期HAT一旦确诊,应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凝血功能监测,配合医生做好抗凝溶栓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11月收治的1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总结分析其主要症状、治疗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11例患者中,5例于发病48h内急诊行Forgaty导管手术取栓,术中均取出血栓,术后痊愈;6例发病超过48h的患者,2例患者来诊时已有足趾缺血坏死,其中1例虽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肢体血运仍然无改善而截肢,但已是最大限度的保留肢体;另外1例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后续溶栓及支架治疗,后期截肢;其余4例患者采用留置溶栓导管溶栓治疗5d,股浅动脉下段及腘动脉可见狭窄闭塞,经球囊扩张、置入动脉支架治疗,均获痊愈,随访1~4个月,2例患者足趾干性坏疽,2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地治疗、护理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自1958年Sussman等首次报道应用溶栓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以来,溶栓治疗经历了全身静脉途径和动脉途径(区域,局部)。近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及微导管技术的发展,动脉内溶栓为急性脑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而国内报道多为区域灌注治疗。我们从1995-1998年尝试应用微导管技术局部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8例,疗效喜人,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男性5人,女性3人,年龄38-70岁,平均59.3岁,病程3-12h,平均5.6h。(2)术前准备:均于术前行颅脑CT证实无新鲜梗死形成及出血症像,查PT、APTT及FIB以用于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432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急诊溶栓与住院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探讨缩短患者院内延迟时间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是否带来更多获益.方法 发病距就诊时间小于3 h,在急诊接受溶栓治疗者作为研究组,同期神经内科病房溶栓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急诊溶栓组患者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45 min,发病3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39例(14.4%);住院溶栓组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80 min,发病3 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29例(1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thel指数完全恢复和基本完全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可缩短院内延迟时间,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溶栓治疗,从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完善急性脑梗死护理措施。方法将30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血清IL-6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数多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血清IL-6的水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金焕  田丽  韩青松 《护理研究》2005,19(24):2169-2170
综述了急性脑梗死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与护理,详细介绍了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溶栓时机、适应证、介入治疗方法及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床边紧急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床边置入IABP的围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生命体征、尿量、心电图、球囊导管、反搏压力、并发症等的监测。结果患者在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表现为心率减慢,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量明显增加,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明显减少(P〈0.01);住院期间存活11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早期床旁应用IABP的患者,积极的术中配合和有效的术后监护能为冠脉血运重建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136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前物品准备、手术设备检测、人工气腹建立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与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平均出血量,降低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1例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给予充分的肠道准备和皮肤准备,术后加强管路的护理、造口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采取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总结9例用美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肝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各种皮内试验、隔离病房准备等;术后加强介入综合征的观察,做好穿刺侧肢体护理,加强放射防护,重视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肾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精心的临床、心理护理,合理的健康教育,给予个体化的出院指导,4例患者行静脉溶栓或抗凝治疗,2例患者行经股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结果患者无死亡病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结论加强急性肾梗死住院期间的护理,可提高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予动脉溶栓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溶栓术后6小时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 皮下注射2次/d,2周为1疗程;对照组在溶栓术后24小时予以抗凝治疗。两组降压、降糖、强化降脂、神经保护、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相同,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值。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治疗7、14天后 NIHSS 分和 BI 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1),而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事件并未增加(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效果明显,未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