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云霞 《肝博士》2006,(6):24-27
慢性乙型肝炎全球感染者超过3.5亿人。我国HBV的流行率为12%,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人左右。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中华医学会公布《中国乙型肝炎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了解乙型肝炎致病的根本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L-2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19例为联合治疗组,接受IL-2应用1个月后继用拉米夫定的治疗;28例患者为单独应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2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11例接受IL-2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10例同样患者单独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慢性肝炎联合治疗和单用组,HBV-DNA阴转率于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为78.9%、84.2%、78.9%和67.9%、67.9%、75.09%。治疗后12个月,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3.3%和17.8%,E抗原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9.4%和10.7%。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联合或单独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80%,未见HBeAg阴转和发生血清转换者。结论拉米夫定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确切作用;对于慢性肝炎组,联合IL-2治疗较单独应用拉米夫定血清转换率更高。应用IL-2可使患者OKT4/OKT8比值升高,CT4细胞上升,其有明确的提高细胞免疫之作用。  相似文献   

3.
陆新良 《肝博士》2009,(4):14-14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一般来说,表明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症状无改善即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自然病程各期并不都需要治疗。免疫耐受期患者病毒水平虽高但免疫应答不佳不需立即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的HBsAg携带者病毒水平低,也不需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治疗策略以及治疗开始和终止时机的把握。除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外,HBsAg定量水平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分期以及血清转换的预测和治疗终点的评估,尤其是在应用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较低的HBsAg基线水平和治疗后显著的下降,预示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机理的研究进展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古柏燕综述任红审校中图分类号R512.62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其中慢性感染者又占较大比例。据统计,我国现患乙肝病毒感染者有60%以上为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性慢性感染与肝硬化、原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 DNA,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11%、27%、48%。其中前两者与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HBV感染复制指标的阳性率在TTV DNA阳性与TTV DNA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TBIL在TTV DNA阳性病人组与TTV DNA阴性病人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TV DNA阳性病人组明显高于TTV DNA阴性病人组。结论: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阳性带,提示TT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HBV感染病情加重因素之一,TTV重叠感染对HBV的复制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被测者的病毒载量,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协方差分析提示在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中,不同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影响或影响甚微?在慢性重型肝炎组中,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有明显影响?同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重型肝炎组中血脂水平主要受病毒载量(lgDNA)?PTA?白蛋白(ALB)等的影响?结论:不同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在各个病变阶段是不同的,通过动态观察血脂水平和病毒载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在机体病理性免疫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2年 1 1月笔者使用苦参碱注射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6例 ,对促进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转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来自青海省人民医院传染科 ,诊断与分型按 2 0 0 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炎诊断及分型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6例 ,男 3 6例 ,女1 0例 ,年龄 1 7岁~ 69岁。无症状携带者 6例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2 4例 ,中度 1 6例 ;对照组 44例 ,男 3 5例 ,女 9例 ,年龄 1 9岁~ 66岁。无症状携带者 8例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2 6例 ,中度1 0例…  相似文献   

9.
高尚秀 《医学综述》2011,17(14):2151-2153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分,为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HBeAg可与人白细胞抗原协同,并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在HBV病毒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HBeAg对HBV DNA的复制具有调节作用。在临床实践中,HBeAg的检测对指导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HBeAg变异后出现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潘丽  李玲艳  李胡焕  苏润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64-1065
我国现有1亿多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大目,目前尚没有能够有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一旦感染HBV,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大多数终身携带病毒。控制HBV感染流行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