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徐州市传染病医院中药方剂降酶汤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2007年收治的肺结核病人抗结核后出现肝损害的136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降酶汤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结论:降酶汤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应用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6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用阿拓莫兰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与结论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临床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同时积极给予全方位护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结核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损害也明显增多,成为抗结核药物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结核患者终止抗结核治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结核病的治愈率.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初诊为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辅以柔肝降酶合剂以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和乙肝病毒阴性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100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31%,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损害发生的时间早,程度较严重.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引发肝损伤,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应酌情使用对肝损害小的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抗痨护肝汤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正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联用中药抗痨护肝汤和葡醛内酯片以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对照组为6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抗痨护肝汤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15例结核病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915例初治结核患者中,130例(14.2%)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其中≥60岁、女性、化疗初始接受护肝治疗者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男性、未接受护肝治疗患者。结论女性、高龄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护肝药物有可能减低易感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凯西莱防治由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有凯西莱对肺结核患者由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218例结核患者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同步应用注射剂与片剂凯西莱6个月。结果:用药后6个月未出现肝功能损207例,用药过程中出现肝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异常者11例,继续用凯西莱后全部肝损害者肝功能复常。结论:凯西莱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同步应用可较好地保护肝细胞,明显改善肝功能,是安全有效的防治由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黄家辉  叶旻泓  周欣 《中草药》2021,52(4):823-827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肝损伤等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维普医学数据库,收集2015—2020年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1 267例,男性患者799例(63.06%),女性患者468例(36.94%),患者年龄14~90岁。原发疾病均为结核病,发病时间为用药后7~90 d。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乏力、皮疹、发热为主,有症状者694例(54.78%),无明显症状者573例(45.22%)。其中轻度肝损害患者839例(66.22%),中度肝损害患者346例(27.31%),重度肝损害患者82例(6.47%)。停药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后,治愈1 142例(90.13%),好转122例(9.63%),死亡3例(0.24%)。结论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03%,轻中度肝损害大多愈后良好,但要警惕重度肝损害及肝衰竭的发生。进行抗结核治疗时,须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从而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降低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8例,慢性药物性肝损害4例。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及降血糖药物、降血脂药物和中草药等。结论临床中应重视常用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方面的特点,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06年-08年两年入选观察病例130例,按登记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观察组64例。两组病例均采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66例,全疗程加服护肝片;对照组64例,全疗程加服葡醛内脂片。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alt增高4例(6.06%),hbsag阳性患者有肝损害者3例(4.55%);对照组出现肝损害 alt增高25例(39.06%),hbsag阳性患者有肝损害者12例(1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受损害。结论护肝片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对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服药前后分别观察肝功能如:ALT、AST、TBIL、DBIL、ALB、GLB。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在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在肺结核的化疗中,长期大量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作用,尤其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对2001~2004年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应用护肝片防治肝损害的发生,收到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肝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初治肺结核168例,应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88例,全程加服护肝片;对照组80例,全程加服葡醛内脂片。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6例(6.82%),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5例(5.68%);对照组出现肝损害26例(32.50%),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20例(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护肝片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特别是对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出现的时间、程度及与疗程的关系。方法:对154例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4周内,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及ALT升高,经保肝及对症治疗2周内肝功多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44例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初治肺结核84例,应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44例,全程加服疏肝解郁汤;对照组40例,全程加服葡醛内酯片。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3例(6.82%),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3例(6.82%);对照组出现肝损害13例(32.50%),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10例(25.0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疏肝解郁汤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特别是对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答:药物性肝炎是指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又称药物性肝病.引起肝损害的西药,如砷剂、抗生素类、抗结核类、抗肿瘤药、抗代谢药等,中药如雷公藤、苍耳子、木薯、蟾酥、鱼苦胆等也可引起肝损害.药物性肝炎临床表现常见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胁痛、腹胀、黄疸、发热,重者可神志昏迷、血尿、便血等,也有临床表现不显著,通过检查肝功能发现其肝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中医"扶土抑木"理论,探讨补气健脾中药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凯西莱片护肝,治疗组加服补气健脾中药,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TBiL异常例数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 补气健脾中药可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作用,如治疗不当常导致化疗中断,直接影响到抗结核治疗能否顺利开展及患者的预后。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保肝解毒汤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和随访肺结核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抗结核的基础上口服硫普罗宁(凯西莱)0.1~0.2 g每天3次;对照组抗结核同时口服维生素C片0.1~0.2 g每天3次。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2组比较,在抗结核强化期AST、ALT、TBil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抗结核巩固期AST、ALT、TBil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硫普罗宁对预防抗结核药物致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但在抗结核巩固期继续口服硫普罗宁并不能进一步降低肝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抗结核化疗病人中出现的药物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均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n=32)和谷胱甘肤(对照组n=32)进行治疗,4周为1疗程;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ALT、AST、TBIL)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30例(93.8%),对照组治愈及好转24例(75%),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