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淋巴细胞诱导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中,特别是在 IgM 转变成 IgG 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用 PWM 刺激 B 淋巴细胞诱导IgM 或 IgG 的产生必须有 T 淋巴细胞参与。很多实验都已经证明,T 细胞的抗原特异性或非恃异性可溶性因子,和抗原或其它诱导物(如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一起作用于 B 淋  相似文献   

2.
LPS 是一种TI 抗原,也是一种多克隆B细胞激活剂,关于小鼠B 细胞对LPS 抗原应答是否需要辅助细胞,尚有争议。最近报道,TNP-Ficoll(属于2型TI 抗原)不能引起淋巴结B 细胞产生抗体应答,却能使脾脏产生PFC 应答。本文试图观察LPS 在体内对淋巴结和脾脏B 细胞的多克隆激活作用有无差别。取6~8周龄的SMA 小鼠,以100μg  相似文献   

3.
常规的免疫荧光技术多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简称FITC)标记抗体,但它只能测定一种抗原。要测定两种以上抗原必须连续切片。有时抗原较小,连续切片无法准确定位。 本文介绍FITC和若丹明B(简称RB)分别标记两种抗体同时测定胃粘膜中不同抗体产生细胞,并与单独FITC荧光染色加以比较;讨论RB荧光抗体标记和染色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简述产生两种抗体的细胞。 材料和方法 一、组织标本准备:19块基本正常胃粘膜(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最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制剂,标记技术及染色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定位精确性。本文仅就其中一些主要者作一简介。一、有关制剂 (一)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指每个B细胞纯系产生的抗体。每个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只特异地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因此产生的抗体非常纯。这些以一株单细胞系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简称McAb。 McAb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有下列优点:1.特异性较常规抗体高。单克隆抗体只同一单个抗原  相似文献   

5.
自本世纪中叶发现B 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免疫球蛋白(Ig)以来,一般认为B 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抗体。70年代起出现了关于B 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报道,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B 细胞也是参与免疫调节的细胞。一、B 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1.提呈抗原和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抗原激活T 细胞,需要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参与。一般认为单核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和朗格罕氏细胞等具  相似文献   

6.
第一讲免疫球蛋白结构动物对外来物质(抗原)的反应是通过淋巴细胞致敏,并在适当条件下,一些B淋巴细胞分化成合成和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它能特异地结合抗原。抗体也是B淋巴细胞上的特异受体,因而它既是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也是与抗原结合的主要组分。在补体参与下,抗原抗体反  相似文献   

7.
天然自身抗体 (NAA)指在没有任何抗原免疫的情况下 ,正常机体产生的能与至少一种自身抗原反应的抗体。NAA主要由B 1细胞产生 ,由胚系基因编码 ,包括IgA、IgG、IgM 3种同种型 ,具有多反应性和广谱亲和力。NAA可以识别一大类自身抗原 ,其自身反应模式具有个体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要对复杂的多决定簇的抗原产生适宜的抗体反应,需要有特异性抗原、胸腺衍生的辅助细胞( T 细胞)、抗原特异性抗体生成细胞( B 细胞)的前身和在免疫上非特异的巨噬细胞(Mφ)等积极参与和相互作用。巨噬细胞在体内外激发和调节抗体反应中有许多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巨噬细胞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9.
抗DNA抗体在SLE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金华 《现代免疫学》1993,13(3):172-175
SLE是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病人体内存在免疫调节紊乱,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其中IgG类抗双链DNA抗体是引起病理改变的主要抗体。多种细胞(T_H细胞、T_S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细胞因子(IL-2、IL-6、IFN-γ)和抗原(如DNA)参与调节该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血生成细胞建立连续培养的细胞系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第一,可从恶性血生成细胞系建立;第二,将EB病毒(EBV)感染具有有B细胞性质的淋巴母细胞系(B LCL),可从某些非恶性B淋巴细胞建立起来。近年来通过EVV 体外感染正常B细胞,虽然能成功地建立针对已知抗原产生抗体的B-LCL,但对这些细胞产生的Ig的抗体活性却了解很少。作者建立了具有B细胞性质的B-LCL,命名为BES-1,能针对嗜异抗原(F)连续产生IgMk抗体,与SRBC能形成玫瑰花结,具有吞噬SRBC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记忆性B细胞(Memory B cells)是成熟的初始B细胞被抗原激活分化为具有记忆功能并持续存在于宿主的一类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该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从而保护机体免受再次入侵的抗原感染~([1,2])。  相似文献   

12.
相关识别理论(Associative Recognition Theory,ART)认为,纯抗原通过抗原受体所产生的信号是阴性信号(信号1)。大多数证据表明,在与相应配体结合后,抗原受体可转导阳性信号,并导致B细胞活化。目前ART信号1作用机制的基础尚缺乏实验支持,然而B细胞产生的抗体对B细胞却具有抑制作用,所以由分泌抗体所产生的负反馈  相似文献   

13.
抗原抗体复合物和特异性IgG 抗体能通过封闭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反馈地抑制免疫应答。曾认为主要起抑制作用的是抗体的Fc段,即完整的抗体通过Fc 段与B 细胞Fc 受体结合而抑制B 细胞活化。本文报道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对B 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去除Fc 段或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 蛋白(SPA)封闭Fc 段后抗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作者用10%马红细胞(HRC)经尾静脉注射给2~3月龄(AX 5 M)F1染交雌鼠3次,间隔为一周,末次注射后第5天  相似文献   

14.
抗体,作为最早发现的免疫物质,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虽然对于抗体本身,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都已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抗体产生的细胞水平,即B细胞(BC)如何被刺激物激活而成为抗体产生细胞这一基本过程,却仍未完全认识.按照克隆选择学说,抗原与BC膜免疫球蛋白(mIg)受体的反应导致了BC的增殖、成熟并分泌抗体.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问题远非如此简单.第一,仅仅抗原与mIg受体的反应并不足以诱导抗体  相似文献   

15.
B细胞的典型特征是可产生包括自身抗体的各种抗体.然而,B细胞还有其他的免疫功能,例如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次级抗原递呈[1].与T细胞一样,B细胞中也有致病性和调节性的细胞亚群.研究发现抗CD45RB抗体可诱导稳定的免疫耐受模型,在诱导免疫耐受时需有宿主B淋巴细胞的参与[2].最近研究表明,体内确实存在能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Bregs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或分泌抑制性抗体影响其他免疫细胞,在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1].本文将对Bregs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B 细胞活化与抗体分泌T 细胞与 B 细胞之间一个重要的相互作用是使 B 细胞活化和产生抗体。大多数抗原激活 B 细胞需要辅助者 T 细胞的协助。抑制基因的 T 细胞是 T 细胞的另一亚类,它对B 细胞的活化起拮抗作用。限定的一组抗原在缺少 T 细胞的情况下能激活 B 细胞。这些  相似文献   

17.
正分枝杆菌病患者中,自身抗体与干扰素γ(IFN-γ)的结合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医学关注点。许多临床患者表现为特定的人白细胞抗原II类单倍型,表明一个T细胞依赖性和B细胞依赖性的共同机制可能是产生特异性抗IFN-γ自身抗体的基础。Lin等的研究表明,这些自身抗体靶向使IFN-γ受体(IFN-γR)活化的关键区域中的主要抗原表位(第121~131位氨基酸,命  相似文献   

18.
T细胞对B细胞的旁路激活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免疫学特征是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抗核(如核心蛋白,DNA等)抗体及抗其它自身抗原(如红细胞表面抗原等)的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等处沉积造成病理损伤。目前,我们对SLE患者体内多克隆自身免疫性B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知之甚少,因而也缺少有效的药物或方法用於治疗。实际上健康人的外周血中也有许多能够合成自身抗体的B细胞,但绝大多数处于未活化状态而不能产生自身抗体。笔者认为,SLE可能是自身免疫性B细胞表面MHC分子的变化引起T-B细胞间旁路激活的结果。本文探讨T-B细胞相互作用之经典途径与旁路途径的主要特点和区别,以及旁路激活在SL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基因型分布情况,为中国孕妇是否进行产前血小板抗体筛查提供基础数据和统计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 0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血,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术对孕妇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初筛,对于初筛阳性标本用二磷酸氯喹去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作用后重复进行初筛实验,仍为阳性的标本利用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小板抗体抗原特异性分析。对于抗-HLA抗体阳性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进行HLA基因型检测,对人类血小板抗原(抗-HPA)抗体阳性标本用PCR-SSP法进行HLA和HPA基因型检测。结果:1 025例孕妇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共45例,总阳性率为4.39%,其中41例为抗-HLA抗体阳性,4例为抗-HLA抗体和抗-HPA抗体同时阳性;初次妊娠孕妇(410例)与多次妊娠孕妇(615例)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分别为6例和39例,阳性率分别为1.46%和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5);在多次妊娠孕妇中,有2次妊娠史(388例)、3次妊娠史(188例)、4次及以上妊娠史(89例)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8例、10例、11例,阳性率分别为4.64%、7.25%、12.36%,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1,P0.05)。结论:皖北地区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39%,其中抗-HLA抗体阳性率为4.39%,抗-HPA抗体阳性率为0.39%,且抗-HPA抗体阳性孕妇同时伴有抗-HLA抗体阳性;孕妇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妊娠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抗体阳性率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皖北地区人群中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致病抗体可能为抗-HPA-5b抗体;皖北地区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的基因分型中,频率较高的HLA-A特异性抗原有A2、A24、A11、A33,HLA-B特异性抗原有B46、B13、B60、B62、B58,HLA-DQ特异性抗原有DQ6、DQ2、DQ9、DQ5、DQ7,HLA-DR特异性抗原有DR9、DR4、DR15、DR7、DR12、DR13。  相似文献   

20.
B细胞受体(BCR)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产生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的关键分子。B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重排和体细胞高频突变是形成BCR多样化的主要机制。BCR极大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抗原识别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形成了具有广泛抗原特异性的复杂B细胞库。因此,BCR抗原特异性信息是理解不同疾病适应性免疫特征的关键。随着B细胞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如单细胞分选技术、高通量测序(HTS)技术、 B细胞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测序(LIBRA-seq)等,提高了将BCR序列与抗原特异性联系起来的能力。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体液免疫反应、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设计疫苗、研发治疗性抗体和药物。我们主要总结了感染、疫苗接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抗原特异性BCR相关研究,并以SLE为例对其自身抗体序列进行分析,其序列特征使自身抗原的识别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