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药熏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有功能训练、小儿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熏蒸.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8.2%), 前者与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中药熏蒸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水疗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水疗。评定方法包括胡莹媛等残疾儿童功能评定法中的运动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8.6%),前者和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水疗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对尖足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改善角度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痉挛肌治疗仪加综合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组),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以足背屈角改善角度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痉挛肌治疗组患儿踝关节改善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可以辅助降低踝趾屈肌群痉挛,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从而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站立、行走模式,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观察中药熏蒸对脑瘫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对177例痉挛型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结果 17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两个疗程后肌张力评估(Ashworth 评分法)和关节活动度测量两种方法进行评定,显效95例,有效7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1%.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蒸能降低脑瘫患儿肌张力,促进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影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穴位注射和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肌张力及智力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提高智力,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5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组(肌力训练组,30例)和常规康复治疗组(28例)。两组患儿入组后开始为期2周的康复治疗,2周后改由家长在家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6周、12周进行以下评定:(1)综合痉挛量表(CSS);(2)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D和E两项;(3)步行速度。结果两组患儿的CSS、GMFM评分及步行速度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周、1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氏0.05),GMFM评分、步行速度治疗后6周、12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氏0.05)。结论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对脑瘫痉挛型双瘫的疗效. 方法把120例住院治疗的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接受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其他康复治疗项目2组相同.观察治疗2个月后其运动发育年龄、异常姿势、内收肌肌张力及股角变化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在运动年龄、内收肌肌张力及股角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异常姿势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是一种经济实用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有很好疗效的训练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脑瘫的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例脑瘫患儿采用常规功能训练、按摩、中医针灸、穴位注射、引导式教育、水疗、中药熏蒸、高压氧疗、语言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其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小儿脑瘫的疗效。结果 <6个月组患儿除2例外均有效,6个月~1岁组有效率94.12%,>1~3岁组有效率84.38%,>3岁组有效率58.33%。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脑瘫的类型以痉挛型疗效最好。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尤其对痉挛型脑瘫疗效明显,且年龄越小,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A型肉毒毒素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加位点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分别用A型肉毒毒素和VitB1、VitB12对3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位点注射。对照组A型肉毒毒素对3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位点注射结果以下肢内收肌、腘窝角、足背屈角的改善程度评定显示,总有效率为95.3%.6个月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8%,疗效显著。结论A型肉毒毒素加VitB1、VitB1:位点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痉挛三针"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8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痉挛三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评分、GMFM-88中D区与E区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GMFM-88中D区与E区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7%)显著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三针"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儿童内收肌肌张力,使患儿获得更好的独立行走及跑跳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偏瘫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20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到患儿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共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的测量、改良的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注射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患侧的肌张力,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足穴与承山穴药物注射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的疗效。方法 120例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予以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平足穴与承山穴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定腓肠肌的肌张力及结合足背屈角测量综合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尖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足穴与承山穴药物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11—2014-11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功能治疗仪联合治疗方案,采取CSS(综合痉挛量表)与GMFC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CSS评分分别为(8.5±0.8)分、(8.3±0.7)分、(8.4±0.8)分,GMFCS评分分别为(59.7±9.5)分、(68.7±10.2)分、(70.9±10.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方案,可改善患儿下肢肌群痉挛症状,强化其步行与站立功能,且操作简单,患儿耐受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确诊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康复,观察组增加强化康复护理训练,连续治疗3月末对比改善痉挛效果和改善粗大功能情况。结果治疗3月末,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2组均能够提高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但观察组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程度,在促进患儿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协同治疗效果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非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6例非痉挛型脑瘫病人分成三组:A组为肌张力障碍型,11例;B组为肌张力障碍合并震颤型,3例;C组为共济失调合并震颤型,2例。采用通用DT评分量表(GPS)评估病肢功能。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估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肌张力障碍改善率为0—58.3%,平均17.1%;B组肌张力障碍改善率6.7%~25.0%,震颤改善率66.7%~75.0%;C组共济失调无明显变化,震颤改善率12.5%~25.0%。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肌张力障碍型及震颤型脑瘫的可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气泡浴 涡流浴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康复疗效. 方法 127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分治疗组65例,观察组62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功能训练(OT、PT)、针灸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气泡浴 涡流浴,1次/d,20min/次,2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小儿脑瘫评估,包括运动功能评价、症状及体征评价.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79.0%,2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χ2=4.09,P<0.05. 结论 气泡浴 涡流浴能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平衡能力,扩大关节活动度,治疗师能有更多时间进行运动通和异常姿势矫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蜡疗对痉挛型脑瘫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2组均采用我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蜡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蜡疗佐治痉挛型脑瘫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06—2014-08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发育商(DQ)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DQ发育,改善患儿智力、感知觉障碍及行为症状,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儿脑瘫患者智力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2-2013-04收治的96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2组患儿均常规给予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智力康复效果。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IQ、DQ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4,P=0.037)。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促进小儿脑瘫患者智力水平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