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肛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肛管外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我院1985~1997年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20例,其中严重损伤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66岁,14岁以下8例。损伤原因:跌倒或坠落被利物戳伤10例、刀刺伤4例、车祸伤2例、乙状结肠镜检查致直肠医源性损伤3例、直肠异物1例。损伤至入院时间1/2小时~72小时。损伤部位:腹膜返折以上直肠损伤10例,伴有腹膜炎7例;腹膜返折以下直肠肛管损伤10例,其中伴肛门括约肌断裂2例,肛管、会阴部裂伤及…  相似文献   

2.
自1980年至1988年收治肛管直肠异物10例.对其诊断、治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5-62岁.异物分别为香咽鱼骨刺、大枣核、假牙、野果籽4例,人为直肠内塞入玉米棒、发胶简、玻璃制品等6例.合并出血4例,肛周脓肿2例.1.2诊断及治疗方法肛管直肠异物的诊断主要靠病史,根据不同情况做肛诊及X光透视及排片检查均能准确诊断。治疗方法;应在常规消毒.肛门局部麻醉下进行用组织钳子或镊子将异物取出。合井脓肿的切开脓肿引流同时取出异物。对形成肛瘘患者可行一期或二期根治术。2体会首先应详细询…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似乎纤维结肠镜检将取代传统的肛门指检。为探讨肛门指检在肛肠疾病诊断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对2 0 0 3年1月至10月830例肛门直肠疾病门诊病人,分别采用肛门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两种检查方法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30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4 0 7例,女4 2 3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年龄5 0岁。随机分为肛门直肠指检组和纤维结肠镜检组,肛门直肠指检4 5 2例病人,纤维结肠镜检查378例病人。1 2 检查方法 进行肛门直肠指检时,首先要选择恰当的体位,各种体位有…  相似文献   

4.
胡捷  朱红军 《人民军医》2002,45(2):78-79
19911998年 ,我院共收治直肠脱垂 2 4例 ,采用经肛门硬化剂直肠周围注射、直肠粘膜柱状结扎、肛门外括约肌折叠缝扎、肛门紧缩术的序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8~ 5 0岁 ,平均 2 3 75岁。病史 2~ 18年 ,平均 3 5年。住院治疗 14例 ,门诊治疗 10例。Ⅰ度脱垂 16例 ,Ⅱ度 6例 ,Ⅲ度 2例 ,并发肛门松弛、稀水样便失禁 6例、直肠息肉 1例。1 2 术前准备  (1)术前 3d开始进半流少渣饮食 ;口服甲硝唑 0 4 g ,3次 /d ;氨苄西林 1g ,肌注 ,3次 /d ;(2 )术前晚及术晨分别行生…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9年1月至1995年2月共手术治愈先天性肛门闭锁10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女各5例,年龄10d至4岁,其中1岁以下8例。出生后发现肛门闭锁或畸形,由异常通道排便。进食后出现腹胀、腹痛、呕吐、排便困难、疼痛、粪便细少,低位畸形者可扪及肛穴处膨胀波动。 2 病变类型及手术方法 2.1 高位肛管直肠闭锁、直肠-阴道后穹窿瘘1例,直肠盲端距表皮5cm,阴道瘘口0.6cm,采用一期经腹会阴联合肛门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关晓峰  高春芳 《人民军医》1998,41(4):204-206
1986年,高春芳〔1〕将重建直肠角式人工肛门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满意。受此启发,1988~1996年,我们采用重建直肠角、经腹会阴一期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伴阴道、尿道及舟状窝瘘58例,术后随访2~8年,其排便功能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出生21h~12岁,其中,新生儿20例,1~12个月15例,1~3岁10例,4~6岁8例,7~12岁5例。根据X线检查及手术所见,按肛门直肠畸形国际分类标准〔2〕,本组直肠盲端均在耻骨尾骨线(PC线)的近端,均为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类型:本组伴有直肠瘘…  相似文献   

7.
韩宝  史兆岐 《人民军医》1996,(12):21-22
1981~1995年,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两侧骨盆直肠窝、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的粘膜下层和直肠全段的粘膜下层,便直肠固定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252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52列,男194例,女58例。年龄25~70岁。病程4~40年,平均16年。脱出肛门外长度4~5cm74例,6~10cm162例,11~13cm16例。90%病例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肛周肌萎缩无力和肛门关闭不紧。既往手术后复发96例。其中开腹直肠悬吊术18例,直肠粘膜维缩术58例。肛门紧缩术20例,占38%;从未治疗过156例.占62%。1.2治疗方法1.2.正适应证直肠全层脱出肛门…  相似文献   

8.
资料 :直肠息肉患者 9例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2 0~ 5 5岁。病程 2~ 36个月。息肉大小 0 5cm× 0 5cm~3 0cm× 1 0cm。距肛门 5~ 10cm。方法 :CO2 激光波长 10 6 μm ,输出功率 30W ,光斑直径2~ 3mm。术前常规肠道准备。病人取胸膝卧位 ,肛周局部麻醉 ,松弛肛门。常规消毒直肠 ,将外套橡皮指套的三叶肛门镜放入直肠内。张开肛镜 ,显露直肠息肉。对较小的息肉 ,用功率为 5W ,光斑直径为 2mm的CO2 激光光束直接汽化 ;对较大的息肉 ,先用功率为 10W ,光斑直径为 2 5mm的激光光束沿其基底部平行切除 ,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手术证实的26例肛门直肠畸形,每例患儿术前均做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8例手术证实为高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位于PC线以上,直肠末端与肛门窝皮肤之间的距离大于25mm。2例有骶椎或尾椎畸形,1例患有肾结石。3例患有直肠阴道瘘、1例患有直肠尿道瘘。4例肛门括约肌不对称。4例证实为中间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与PC线平齐,直肠末端与肛门窝皮肤之间的距离约16mm。1例患有直肠尿道瘘。1例肛门括约肌不对称。14例证实为低位肛门闭锁,直肠末端位于PC线以下,直肠末端与肛门窝皮肤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3例患儿发现有会阴瘘,其中2例显示清楚。13例肛门括约肌正常,1例稍有不对称。结论手术前多层螺旋CT可以直接显示直肠末端的位置及大多数并发畸形,因此可以用于肛门直肠畸形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几年收治胃肠道金属异物4例,均经保守治疗异物排出,报告如下.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4岁1例,5岁1例,19岁2例.金属异物为:提包锁1枚,上海牌机械手表1块,7cm长的铁钉1枚,10cm长的钢锯条1段.处理:口服抗生素、液体石蜡、食用非菜等对症治疗,3~4天后由肛门自行排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张玉清  刘煜 《武警医学》2002,13(9):555-556
直肠前突 (Rectocele ,RC)亦称直肠前膨出 ,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以女性多见。我们采用直肠闭式修补术(Block)治疗直肠前突所致的排便困难、肛门出口梗阻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 30~ 6 5岁 ,平均为 4 1岁 ;病程 6个月~ 12a,平均为 7 5a。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便不净及排便时肛门有阻塞感。其中部分患者还合并有其他疾病 ,合并有直肠黏膜脱垂 1例 ,混合痔 6例 ,肛裂 2例。直肠前突袋状凹陷深度 ,最浅 2cm ,最深 3 6cm ,平均 2 8cm。2 手术方法 术前清洁灌…  相似文献   

12.
卜荣贵  海燕 《人民军医》2000,43(7):392-393
1978~1998年,我们采用一期切开内口治疗各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pertanorectalabscess,PAA)1339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110例,女229例;年龄1个月~76岁,平均31岁,其中21~40岁851例(63.5%).3个月以下婴儿6例(1.2%,均为男婴)。1.2脓肿部位分布以手术记录为准,见附表1.3手术方法骰管麻醉后患者取辛氏侧卧位,消毒销单,肛管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拟定内四位置。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并尽可能靠近肛门外口,放射状切开脓肿前壁排出脓液;示措伸入脓腔探查并充分分离脓腔内纤维隔,如脓腔深达骨盆直肠…  相似文献   

13.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了因先天性直肠前庭瘘行瘘管“挂线”或全阴完全切开的术后患儿 5例。我们采用直肠阴道间隔分离 ,肛门阴道外口成形手术方法修复裂开的会阴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年龄 5~ 12岁 ,均在生后不久既诊断为直肠前庭瘘或直肠阴道瘘。其中 3例行瘘管“挂线”疗法 ,明弹性橡皮条将瘘管经肛门将会阴皮肤割开。另 2例行手术将瘘管切开。术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直肠阴道在远端相近。肛门排出的大便直接污染阴道外口 ,造成阴道外口周围红肿、疼痛。外观上见阴道外口到直肠前方完全裂开 ,小阴…  相似文献   

14.
伍新民 《武警医学》2002,13(9):554-554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我院自 1990年 3月~ 1997年 11月共住院 2 3例 ,采用Ⅰ期根治性手术代替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手术处理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临床本组 2 3例 ,男 18例、女 15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8岁 ,单纯切开引流 9例 ,占 39.13% ,Ⅰ期手术 14例 ,占 6 0 .86 %。Ⅰ期根治性手术方法 :在骶麻下进行手术 ,使肛门肌肉能充分松弛 ,然后在肛周皮肤红肿触痛最明显或波动感最显著处 ,与肛门成放射状切开 ,扩展脓腔 ,并以切口作为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者24例,术前均行MR检查。结果 24例患者中5例肛门高位闭锁,直肠盲端均在耻骨尾骨线(PC线)以上,其到肛门窝的距离〉25mm,其中2例骶尾椎发育畸形、1例合并肾脏发育畸形,2例尿道直肠瘘,1例膀胱直肠瘘;5例肛门括约肌均不对称。7例肛门中位闭锁,直肠盲端与PC线基本平齐,其到肛门窝的距离平均15mm,其中5例合并尿道瘘,2例合并前庭瘘。12例低位闭锁,直肠盲端均在PC线以下,其到肛门窝的距离〈10mm。其中3例会阴部瘘。19例中低位肛门闭锁患者在T1SI加抑脂序列显示10例肛门括约肌发育良好,9例发育稍不对称。结论 MRI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前诊断准确率高,并可清晰显示瘘管及肛门括约肌,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资料 :男性 74例 ,女性 2 8例 ;平均年龄 35岁 ,其中 2 0~40岁 70例 ,40~ 50岁 2 1例 ,60岁以上 1 1例 ;脑力劳动者 36例 ,体力劳动者 66例 ;皮下脓肿 2 7例 ,低位粘膜下脓肿 8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 1 1例 ,肛门的脓肿 32例 ,直肠后脓肿 2 4例。方法 :患者取膝胸位 ,肛周皮肤常规消毒 ,病灶周围用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LA 550型CO2 激光治疗仪 ,波长为 1 0 6μm ,功率 1 5~ 2 0W间断或连续通电 ,在脓肿隆起部或中央部行放射状切开 ,用探针从脓腔伸入内口 ,从肛门呈弯曲状伸出 ,再用CO2 激光切开脓腔和内口间的肌层组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肠镜的广泛开展和病理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直肠中低位神经内分泌瘤的病例明显增多,其治疗方式也较多。我院从2007-06~2012-06采用PPH治疗4例直肠中低位神经内分泌瘤,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24~69岁,平均54.7岁。临床表现:肛门坠胀2例,便频1例,另外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在体检时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搜集我院儿童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通过64层螺旋CT检查的气管、支气管异物16例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3岁.病史2h-4月.15例家长均提供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1例有可疑异物吸入史。  相似文献   

19.
自 1939年Dixon术式应用于直肠癌手术以来 ,至今仍为直肠癌保肛术的最佳术式 ,但Dixon选择的病例多为直肠上段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癌。我们自 1997年以来 ,采用超低位前切除肛门外吻合技术用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6月~ 1999年 5月采用超低位切除肛门外吻合术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42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6例 ,年龄 2 4~ 72岁 (平均 5 1岁 )。肿瘤下缘距肛缘 4~ 7cm 2 8例 ,7~ 9cm 14例 ,DukeA期 8例 ,B期2 2例 ,C期 12例。1 2 手术方法 本组…  相似文献   

20.
直肠脱垂是大肠出口的常见良性疾病 ,以小儿和多产妇及老年为多见。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机体的退行性衰减也逐渐增加 ,老年性直肠脱垂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治疗方式多达数十种供选择 ,其结果仍有复发。我院自 1993~ 2 0 0 0 - 0 6,收治老年性直肠粘膜脱垂患者 9例 ,采用直肠粘膜柱状悬吊联合肛门环缩术式治疗 ,术后恢复满意 ,无并发症 ,经 12~ 2 8个月随访 ,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女 6例 ,男 3例 ;年龄5 7岁~ 83岁。病史长达三年者 4例 ,二年者 3例 ,六个月 2例。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 ,排便不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