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88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8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观察李兆寰,征革凡,陈雁滨我们观察了88例甲亢患者者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血中脂蛋白(HDL-C)和载脂蛋白(Apo-A_1)变化。一、对象:甲亢患者88例(男35例、女53例),年龄20~76岁(平均48±1.34岁...  相似文献   

2.
血,尿α1—微球蛋白测定对NIDDM肾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尿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血、尿α1-M与UAE呈显著相前(P〈0.01)。(2)血、尿α1-M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A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3)血、尿β  相似文献   

3.
应用^3H-TdR和^14C-TdR双标记法,液闪测定不同代龄人胚面纤维细胞(2BS)由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非程序DMA合成(UDS)以及人参皂甙Rb1,Rg1,Rh1和Re对照细胞UD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C剂量在10ng/ml时,衰老细胞的UDS水平下降,而年轻细胞的UDS水平显著升高,人参皂甙Rb1,Rg1,Rh1,Re均能显著提高衰老细胞的UDS水平且Rb1,Rg1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应用3H-TdR和14C-TdR双标记法,液闪测定不同代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由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非程序DMA合成(UDS),以及人参皂甙Rb1、Rg1、Rh1和Re对细胞UD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C剂量在10ng/ml时,衰老细胞的UDS水平下降,而年轻细胞的UDS水平显著升高。人参皂甙Rb1、Rg1、Rh1、Re均能显著提高衰老细胞的UDS水平,且Rb1、Rg1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1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尿α1-M、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血、尿α1-M与UAER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1)。②血、尿α1-M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③血、尿β2-M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外周静脉,肺动脉及桡动脉血血浆内皮素-1(ET-1)及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并与10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肺心病缓解期患者ET-1及CE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桡动脉血ET-1水平明显高于肺动脉(P<0.001),肺动脉血ET-1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及氧输送指数呈负相关,与CEC计数,丙二醛(MDA)及肺动脉压呈正相关。提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ET-1水平升高主要来源之一是肺循环ET-1生成增加。缺氧及肺动脉高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促进ET-1释放是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2014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行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散发性迟发型痴呆(AD)患者3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1例,非痴呆(ND)32例。取其外周血抗凝,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遗传基因早老蛋白1(PS1)的多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心脏G-蛋白偶联型β1 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是否与风湿性心脏病(RVHD)心力衰竭有关。方法:以心脏G-蛋白偶联受体β1 和M2 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序列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0 例RVHD患者和41 例正常人血清中抗心脏β1 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50 例RVHD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0 例存在抗心脏β1 受体自身抗体(40.0% ),正常组仅5 例(12.2% );前组又有24 例存在抗心脏M2 受体自身抗体(48.0% ),正常组仅4 例(9.8% )。RVHD组β1 和M2 自身抗体的滴度分别为1∶104 与1∶117,正常组为1∶40 与1∶24(P< 0.05);心功能Ⅱ~Ⅲ级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心功能Ⅳ级。结论:抗心脏β1 和M2 受体的自身抗体与RVHD有关,这两种自身抗体可能参与RVHD心力衰竭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013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中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临床特征[日]/川崎英…//糖尿病.-1995,38(5).-341~346对114例初诊为NIDDM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中抗GAD抗体的研究,探讨血清抗GAD抗体对迟发IDDM早期诊断的意...  相似文献   

10.
对2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18例NIDDM合并高血压的和平共18例正常人在糖耐量试验期间血胰岛素、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和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进行了测定。NIDDM并高血压组基值和糖负荷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6-keto-PGF_(1α)和PGE_(2)浓度显著下降,尤以胰岛素释放高峰为明显。胰岛素与6-Keto-PGF_(1α)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NIDDM合并高血压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抑制舒血管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2,DRB1*0301,DQA1*0501基因频率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发病及其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分别测定了31例PM/DM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HLA-DR2,DRB1*0301及HLA-DAQ1*0501的基因频率,结果:三种基因型在31例肌炎患得中基频率分别为:6.45%,9.68%和77.4  相似文献   

12.
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一种特异性的降解产物,凡伴有微血栓形成的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D-二聚体的增高,可作为DIC及DIC前状态的诊断依据之一。我们对DIC和可能伴有DIC前状态的多种疾病患者的血浆进行D-二聚体的测定,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①正常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9岁(中位数36岁),均为本院健康职工及实习医生。②DIC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7~72岁(中位数为35岁)、诊断标准按文献[1]。③…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44v6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4例,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4岁,均符合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其中轻度16例,中度10例,重度8例,有16例患者近期用过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克隆病(CD)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32-3岁,2例患者近期用过皮质激素治疗.正常人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6岁,均为健康查体者.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鼠抗人CD44V6(CD44V6…  相似文献   

14.
狼疮性肾炎患者致病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致病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分别对98例和144例LN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携带IL1RN*2等位基因的LN患者光敏感发生率高,LN活动性病变明显;LN患者ACE基因DD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DI型患者肾脏损害较重,预后较差;IL-1ra和ACE基因多态性在LN患者的分布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N的临床多样性可能与致病基因多态性有一定联系。LN活动者IL1RN*2等位基因携带率较高,LN患者DD基因型发生频率较高,DI型与病情严重性及不良预后相关,但IL-1ra和ACE基因多态性对LN的影响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52例中国湖北地区汉族SLE患者及14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QB1基因分型,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结果:SLE患者DQB10608(962%,χ2=1051,P<0005)基因频率显著升高,DQB10302(577%,RR=026P<005,PF=014)和DQB10501(192%,RR=011,P<001,PF=013)基因频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QB10608在伴抗Sm(1034%,P<0005)、抗RNP(1154%,P<0005)、抗dsDNA(2222%,P<0005)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频率显著升高。结论:DQB10608与SLE关联,并分别与抗Sm、抗RNP、抗dsDNA抗体的产生有相关性。而DQB10302、DQB10501等位基因对SLE可能具有保护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乳梨醇(Lactitol)治疗亚临床性肝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1例亚临床性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双盲法分别给予40%乳梨醇溶液0.55-1.75ml·kg ̄(-1)·d ̄(-1),平均1.05ml·kg ̄(-1)·d ̄(-1)1日3次,以获得每天1-2次软便,及安慰剂5%葡萄糖10ml,1日3次,均连续服用2周。服药前后分别行数字连按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SEP)及血氨检查,并随访有无临床肝性脑病发生。结果:乳梨醇能有效降低血氨,改善NCT、DS,缩短SSEP的N2、P2、N3、P3潜伏期。N1-P3、N1-N3峰间潜伏期,且副反应小。结论:乳梨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亚临床性肝性脑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研究脑型疟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技术, 对云南省19 例脑型疟患者感染红细胞 (PE) 表达的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 进行分析, 并分别与43 例恶性疟、9 例间日疟患者PE表达的PfEMP-1和PvEMP-1及6 例健康人红细胞膜蛋白(EMP) 进行比较。结果: 脑型疟患者PE存在高表达的高分子量PfEMP-1, 分子量为260~320 kDa。恶性疟及间日疟患者PE不表达260 kDa 以上的高分子量PfEMP-1,分别测到分子量最大为240kDa 的PfEMP-1和180 kDa的PvEMP-1。健康人对照组EMP分子量为140 kDa。结论: 脑型疟患者PE高表达的不同高分子量PfEMP-1 260~320 kDa, 与脑血管内皮细胞(EC) 不同受体蛋白CD36、血小板反应蛋白 (TSP)、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 和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 及硫酸软骨素A (CSA) 的结合是脑型疟发病的分子基础, 可导致脑型疟患者发生昏迷。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间接微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二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DP/ATP)载体的抗体,阳性率为16/38(42%),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正常人群未检出此抗体。抗体阳性的DCM患者的心力衰竭时间多短于1年。抗体效价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但发现DCM患者抗ADP/ATP载体的抗体阳性血清可抑制牛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的14C-ADP转运,而不影响牛肝细胞线粒体的能量转运。提示抗ADP/ATP载体的抗体具有器官特异性及致病作用,在DCM发病上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5健康老年人和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痢疾(COP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ET-1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ET-1则明显增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健康组与COPD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高于缓解期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  相似文献   

20.
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和制备: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PIS)24例,其中男门例,女11例,因6例样本RNA降解,实际统计的患者为18例。选择手术患者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胆囊息肉4例,胃癌3例,肝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术中取肝组织活检,并取胆囊胆汁送细菌培养。2.ELISA法测定肝细胞葡萄糖醛酸酶(βG)含量:卜G标准品111mg/ml(美国SaintLouts大学W.S.Sly先生惠赠),抗β-G单克隆抗体(鼠抗人)6D2-1和7B6-2由美国HO-K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