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微波、下鼻甲部分切除等,此类治疗方法均对下鼻甲黏膜的正常功能有一定的损害,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科采用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7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鼻甲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 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为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38例用微波治疗,现将2种方法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方法 在鼻内镜下切除部分肥厚的黏膜下组织和(或)下鼻甲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6例.结果 术后随访3-6月,显效29例(80.6%),有效6例(16.7%),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鼻甲重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较理想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骨质增生、黏膜增生肥厚以及水肿浸润为特征,临床表现以鼻塞为主,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宜行下鼻甲减容术。分析总结我科2002年2月~2010年8月3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鼻外侧径路下鼻甲减容术,单纯下鼻甲黏膜下减容术及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临床资料,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种不同术式的手术特点及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8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3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6例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10例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术(D组)。分别比较A、B、C3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及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术后随访4~6个月,A、B、C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4%、100.0%和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C组术式优点突出,下鼻甲黏膜纤毛结构保存较好。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11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组,A组57例行鼻内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B组57例行鼻科微型切吸器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鼻阻力值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术后1月时鼻阻力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时均下降(P<0.05);A组术后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明显好于以微型切吸刀头行黏膜下组织切吸术,是改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53例,应用微波烧灼双侧下鼻甲,术后鼻腔换药,并常规口服抗生素5天。结果2周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表现为下鼻甲肥大,可引起患者鼻塞、头晕等不适,临床上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常采取手术治疗。我科从2008年1月-2012年3月对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了小切口黏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入选标准[1]:持续或间歇性鼻塞,伴或不伴黏液涕或黏脓涕,  相似文献   

9.
不同下鼻甲手术方式疗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14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4组,8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26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30例行射频消融下鼻甲减容术(C组)和8例行下鼻甲硬化剂注射(D组)。分别比较4组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手术特点及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A组有效率为97.5%,B组为100%,C组为93.4%,D组为25%。A,B,C三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有效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鼻甲黏膜纤毛结构保存完好,手术优点较其他3组术式突出。结论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具有效、安全、微创,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鼻炎下鼻甲黏膜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特征性改变。方法收集38例慢性鼻炎病例标本,其中慢性单纯性鼻炎1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26例,其中6例行下鼻甲手术。每例患者分别切取下鼻甲黏膜2块依次送病理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病理及超微结构显示下鼻甲黏膜上皮不同程度脱落、间质炎细胞浸润、纤毛结构不同程度缺损等共同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炎间质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伴急性炎症者可见中性粒细胞;慢性肥厚性鼻炎间质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黏膜上皮脱落化生,间质纤维增生;下鼻甲黏膜下手术患者纤毛结构保护较好。结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有不同特征性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所见,下鼻甲黏膜下手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鼻腔黏膜或黏膜下的炎症持续半年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亦未恢复正常且无明显的致病微生物感染者,称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炎迁延不愈而致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我科2000年9月~2003年9月运用微波加药物及合理的门诊护理,使中远期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MUC5AC在人类鼻息肉及下鼻甲黏膜上皮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UC5AC与鼻息肉及慢性肥厚性鼻炎黏液过量分泌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2 7例鼻息肉、1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及 9例正常下鼻甲黏膜上皮MUC5AC的表达。结果 :鼻息肉黏膜上皮及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上皮MUC5AC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下鼻甲黏膜上皮 (P <0 .0 5 ) ,且MUC5AC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杯状细胞。结论 :MUC5AC在鼻息肉及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上皮呈高表达 ,且阳性细胞为杯状细胞 ,表明MUC5AC确实对鼻息肉及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黏液过量分泌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其病变以下鼻甲最明显,其前、后端和下缘可呈结节状、桑椹状或分叶状肥厚,或发生息肉样变。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对5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射频消融加外移术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1年,并用鼻声反射仪评估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下鼻甲骨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切开下鼻甲前端与皮肤交界处,在下鼻甲骨黏膜下做上下钝性分离至骨质表面,分离至下鼻甲骨后端,然后用鼻中隔剥离子伸入骨质外侧,并折断大部分鼻甲骨,取出中段部分骨质,完整保留鼻黏膜,然后用鼻腔镜扩张压迫下鼻甲,扩大总鼻道。结果治愈64.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下鼻甲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效果好,费用低,病人痛苦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全鼻甲生理功能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行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60例,其中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40例及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楔形切除+下鼻甲骨部分切除20例,术前、术后测定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的pH值。结果:鼻内镜手术疗效好、患者痛苦小,出血少,结痂少,鼻甲形态好,术后康复快,术后2个月下鼻甲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pH值基本正常。结论: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是一种符合生理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极射频等离子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l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鼻甲部分切除术〔1〕。近几年激光、微波治疗的广泛应用 ,使得慢性鼻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因术后鼻腔黏膜反应重而影响疗效和手术开展〔2〕。我科采用双极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ENTec CobatorTM)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116例 ,经临床观察 ,疗效显著 ,患者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 116例 ,其中男 87例 ,女 2 9例 ;年龄 12~6 9岁 ,平均 4 3.8岁。下鼻甲黏膜肥厚 96例 ,中鼻甲黏膜肥厚 2 0例 ,中鼻甲及下鼻甲同时肥厚 12例 ;双侧病变 94例 ,单侧 2 2例。病史 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外侧壁黏骨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并介绍鼻腔外侧壁黏骨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2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窦CT证实下鼻甲骨性肥大,行鼻腔外侧壁黏骨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检查鼻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及应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法评价鼻通气功能。结果28例患者中痊愈2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无鼻腔干燥、结痂、粘连、鼻泪管开口闭锁等并发症,下鼻甲形态满意。结论经鼻腔外侧壁黏骨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下鼻甲肥大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鼻内镜直视下,在黏膜下用显微电动吸切器切除肥厚的下鼻甲黏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无并发症,有效率为100%;随访6个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 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鼻内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与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治疗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黏膜、骨膜及骨质均增生肥大、鼻甲形态异常、VAS评分重度)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64例)、B(60例)两组,A组采用改良下鼻甲成形术,B组采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术前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用VAS标准评分患者鼻腔症状。糖精试验评价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鼻腔黏膜纤毛传送功能。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测定鼻阻力,评定鼻塞改善情况。 结果 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较改良下鼻甲成形组明显减少,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6个月两种患者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两种手术方式对鼻腔黏膜纤毛功能均无明显影响。A组平均手术时间27.80 min、并发症发生率9.38%,B组平均手术时间19.10 min、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平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 改良下鼻甲成形术与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治疗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近期效果(6个月内)都良好,但远期效果(1年以上)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效果更好,因而建议对于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应因人而异精准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采用XPS 3000手术综合动力系统配备专用下鼻甲切削刀头对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同时将选择行常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结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下鼻甲切除术要少和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及86%,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疗效更好。结论: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比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