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痤疮平均发病年龄逐渐上升,从1984年的20.5岁上升到1994年的26.5岁。年龄在25岁以上的痤疮被称为青春期后痤疮,好发于24~44岁的女性,45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下降。青春期后痤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寻常痤疮相比都有所不同。本文就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二氯苯酚致氯痤疮16例方绍峰褚凤梅周喜岐田国军职业性痤疮是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我国有关职业性痤疮的报道主要是油痤疮类,氯痤疮的报道较少见。1995年2~4月新乡某化工厂一车间出现氯痤疮,我们诊治了16例,现报道如下。一、工厂生产情况该厂以环己酮、四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寻常痤疮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2月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及体检中心体检者,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394份;痤疮家族史在痤疮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公众对痤疮的认识亟待提高;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寻常痤疮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情绪差、一级亲属患寻常痤疮、高脂食品、高糖食品、洗脸方式为清水洗脸、辛辣食品。结论遗传因素、饮食、情绪、洗脸方式均在痤疮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痤疮是皮肤科门诊常见多发病,自1993年至1995年6月,自制痤疮水和复方痤疮膏涂剂,部分配合中药内服治疗43例门诊患者 现报告如下: 病例:丘疹性痤疮25例,聚合性痤疮13例,囊肿结节性痤疮5例。 处方材料组成: (1)痤疮水涂剂配制:氯霉素2.5g,灭滴灵2g,硼酸6g,90%酒精1ml,加水至100ml,外用时充分摇匀,外擦疮面,每天2至3次。 (2)复方痤疮霜配制:取上海新亚制药厂出品的绿药膏加入氟哌酸0.4g,灭滴灵0.  相似文献   

5.
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机体雄激素的代谢,接触的环境,遗传等因素。而化妆品痤疮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皮肤性质(以油性皮肤为主)、内分泌紊乱及可疑致病低劣化妆品有关,而且化妆品痤疮的患者年龄大于青春期的痤疮患者。因此,中年女性的痤疮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与青春期痤疮有一定的差异。现将我科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门诊接诊的化妆品痤疮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多发于青春期,且发病率高,炎症消退很慢,中重度痤疮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容易形成瘢痕,对患者形象和社交造成较大影响。以往,痤疮的治疗以内服和外用药物为主。近年,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中重度痤疮的治疗又提供了一种药物治疗以外的较好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用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180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既往皮肤科医师更多是关注痤疮及痤疮后遗瘢痕、后遗红斑、后遗色素沉着的治疗,而忽视了日益凸显的痤疮并敏感皮肤的问题.我们团队于2020年"9.19痤疮周"组织全国七大地区,24个省市自治区77家综合性医疗单位,对5787名痤疮患者进行流调,发现约31.8%痤疮患者并发皮肤敏感,...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后痤疮:临床特征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青春期疾病,近10年来年龄>25岁的痤疮就诊者显著增多。该文通过对200例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青春期后痤疮可能的发病机理。 200例年龄>25岁的痤疮患者中,女152例,男48例。年龄25~55岁,平均35.5岁。痤疮初发平均年龄,男17岁,女18.5岁。真正的迟发性痤疮(定义为25岁后发病)女28例,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外周血雄激素(T)及雌二醇(E2)含量对寻常型痤疮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双盲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1年6月本科门诊病例131例痤疮患者和131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雄激素(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痤疮患者性激素(雄激素、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痤疮患者性激素(雄激素、雌二醇)水平与痤疮发病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10年来国内应用异维A酸(商品名泰尔丝)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部分中文文献进行了总结。一、患者选择及疗效标准大多数文献均采用Pillsbury的痤疮诊断标准,并将Ⅱ~Ⅲ型痤疮(中、重度痤疮)作为治疗病例入组观察。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2000年8月~2001年9月采用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凝胶)和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必麦森)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14~35岁寻常痤疮患者,性别不限。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聚合痤疮、继发痤疮;③2周内局部使用过治疗痤疮的药物;④4周内系统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或抗痤疮类药物;⑤有肝、肾、血液及内脏疾患者。  相似文献   

12.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发病率高,病因复杂。1995年5月至1996年5月间,应用本所自制的痤疮洗剂治疗390例寻常痤疮,并与外用过氧苯甲酰洗液治疗40例寻常痤疮进行比较,临床观察显示,外用痤疮洗剂治疗痤疮有效,且副作用小。 治疗组90例,患者中女性31例(34.44%),男性59例(65.56%);对照组40例中女性13例(32.5%),男性27例(67.5%)。年龄最小16例,最大3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寻常痤疮和玫瑰痤疮一般均采用包括抗菌素在内的外用药治疗,病情严重者尚需并用皮质类固醇。但在某些病人久治无效。鉴于近年来有报告本病与细胞免疫力低下有关,作者用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来治疗这些病人。研究对象是68名寻常痤疮和玫瑰痤疮患者。平均年龄47.5岁,病期8.7年。其设计是:第1组36例(寻常痤疮23例,玫瑰痤疮13例),单用左旋咪唑治疗,150mg,一周三次。第2组32例(寻常痤疮15例,  相似文献   

14.
<正>囊肿性痤疮是痤疮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发生于面部的囊肿性痤疮常难以治愈,易复发及遗留疤痕,严重影响美观,为临床常见的美容问题。2010年2月—2013年5月采用红光结合药物治疗囊肿性痤疮,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120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符合囊肿性痤疮的诊断标准:毛囊口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中学生痤疮患病情况,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对广州市7所学校初一到高三的1561名学生做关于痤疮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77,70%的中学生患过痤疮,痤疮的现患病率为56.57%,初次发病平均年龄是(12.81±1.457)岁。结论:中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但他们对痤疮有关知识的了解不足,提示有必要加强在学校或社区里开展有关痤疮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痤疮8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罗红霉素(商品名:仁苏,扬子江药业生产)治疗痤疮的疗效,我科于2003年5月~2004年12月应用罗红霉素口服治疗痤疮,并与红霉素口服治疗痤疮相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来自皮肤科门诊病人,寻常痤疮按P illsbury分类,性别不限。孕妇、哺乳期妇  相似文献   

17.
自拟痤疮煎剂治疗寻常性痤疮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为青年男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虽然有多种治疗痤疮的方法 ,但多不能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几年来 ,西药泰尔丝 (异维A酸胶丸 )治疗痤疮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该药存在着较多的毒副反应 ,限制了该药的广泛应用。为此 ,我院皮肤科自 1999年 1月至 6月采用中西结合医的方法自拟痤疮煎剂内服和痤疮酊外搽治疗寻常性痤疮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诊断标准 按中医辨证及皮损形态将寻常性痤疮分为 3级。Ⅰ级痤疮为粉刺、丘疹伴少数脓疱 ;Ⅱ级痤疮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 ;Ⅲ级痤疮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1 2 病…  相似文献   

18.
有学者单用果酸换肤和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缺乏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我们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IPL)治疗痤疮,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氨苯枫(DDS)治疗痤疮已有过报道,有效率为100%①②.根据门诊统计,丘疹型痤疮占痤疮病人的61.10%.为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我科自1984年开始对丘疹型痤疮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年学生的面部护理特点,探讨可能诱发面部痤疮的相关因素。方法指导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1日在北京市某综合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青年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患有痤疮、性别、年龄、皮肤类型、保湿类护肤品及遮盖类化妆品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同组间痤疮患病率。结果不同皮肤类型组间痤疮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油性皮肤与混合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与中性及干性皮肤的痤疮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保湿方式、是否使用遮盖类化妆品各组间痤疮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肤类型是青春期痤疮患病的影响因素,性别及面部护理方式对青春期痤疮患病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