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8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瘤的患者2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38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1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先行常规经腹部检查,然后再行经阴道检查。然后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分析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8例子宫肌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2.1%(35/38),误诊率为5.3%(2/38),漏诊率为2.6%(1/38);21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61.9%(13/21),误诊率为28.6%(6/21),漏诊率为9.5%(2/21)。结论联合应用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从而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能够为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与4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对照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子宫腺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超声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不同特征,二者在超声诊断的鉴别上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李秦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968-96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超声下51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1例阴道超声提示中50例为子宫腺肌病,但其中1例合并子宫肌瘤误诊为合并子宫腺肌瘤,另1例子宫肌瘤误诊为腺肌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为96.1%。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高,同时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奇异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15例奇异性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奇异性子宫平滑肌瘤以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包块、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3例合并妊娠,4例有孕激索治疗史。镜下见多核或单核瘤巨细胞,核分裂象0~3/10HPF。孕激素受体(PR)均呈阳性表达.其中8例Ki-67、p53呈微弱阳性表达,雌激素受体(ER)呈阴性表达。结论 奇异性子宫平滑肌瘤属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及治疗与子宫平滑肌瘤相似。其发病与外源性孕酮及内源性孕激素有一定关系。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苏木素伊红染色(HE)切片观察,免疫组化表达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B超检查特点。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7例子宫腺瘤样瘤,并复习B超检查资料。结果:17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标本的1.16%,肿瘤位于子宫肌间,浆膜下,直径0.8cm~6cm,B超表现类似平滑肌瘤或肌腺病。肿瘤以形成不规则腺样和裂隙样结构,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为组织学特点,伴有平滑肌组织增生。衬覆上皮CK(AE 1/AE 3)阳性,CD 34阴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并非少见,常与平滑肌瘤并发,了解其超声学和组织学特点,使用免疫组化进行鉴别,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6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15例子宫腺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进行性痛经者占50.7%,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1%,核磁共振诊断符合率为86.4%,血清CA125浓度高于正常者占64.7%,术前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为76.1%。行全子宫切除术431例,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138例,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16例,次全子宫切除术19例,子宫腺肌瘤病灶剔除术11例。结论妊娠及宫腔操作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诱因之一,经阴道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血清CA125浓度测定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160例阴道异常出血或不孕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及B超联合官腔镜检查,官腔镜下活检.取出物送病理,以病理为准.计算两者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正确指数.结果 阴道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正确指数分别为41.38%,98.4%,58.62%,1.53%,0.40,B超联合官腔镜分别为96.55%,96.95%,3.13%,3.05%,0.94.结论 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0例拟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女性进行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观察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子宫显影情况的临床表现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阴道超声及超声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检查220例中有83例(37.7%)异常:其中子宫畸形11例(5.0%),子宫内膜息肉或息肉样增生28例(12.7%),宫腔粘连狭窄7例(3.2%),单纯宫腔内膜增生15例(6.8%),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10.0%)。以子宫输卵管造影为标准,阴道超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与其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以子宫输卵管造影为标准,超声造影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与其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可以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前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益怡  金慧佩  张超 《安徽医药》2006,10(2):122-123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就诊的45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瘤诊断的灵敏度(93.33%)、特异度(86.67%)、约登指数(0.8)、诊断准确率(93.33%)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灵敏度(66.67%)、特异度(66.67%)、约登指数(0.33)、诊断准确率(66.67%)。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优于经腹超声。  相似文献   

10.
张祖涛  黄琴  沙玉成 《安徽医药》2013,34(4):481-48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VCDS)在子宫腺肌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部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7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术后比较符合率(89.55%)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符合率(50.7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超声图像及血流分布、频谱等特点为临床及时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并提供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要点,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50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搜集我院从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50例子宫平滑肌瘤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主要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和盆腔包块。镜下瘤细胞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梭形、束状或漩涡状排列。胞浆红染,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少见,缺乏异型性。肿瘤与周围正常平滑肌界限清楚,10例有随访资料,无复发病例。结论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普通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病理诊断并不困难,而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镜下应与平滑肌肉型鉴别。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与卵巢的雌激素分泌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阴道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结果,术后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以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与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本研究共经病理诊断确诊子宫腺肌病9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7例,巧克力囊肿3例,正常2例。经阴道彩超组和经腹部彩超组其灵敏度分别为91.84%、73.47%;特异性分别为86.36%、6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77%、91.1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37%、36.5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3%、72.50%;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灵敏度、特异性、超声诊断符合率等均显著优于经腹部彩超,两者结合更能提高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价值,为疾病的无创诊断方式提供新思路。方法117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难以确诊率为5.13%,低于腹部超声的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阳性109例,阴性8例。两种超声诊断均有8例误诊,包括3例黏膜下肌瘤,2例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其他病变3例。经阴道超声检查阴性预测值83.33%、敏感度99.08%、诊断符合率96.58%,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21.05%、86.24%、8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特异度62.50%,略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5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Youden指数61.58%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36.24%。结论经阴道、腹部超声均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发现经阴道超声诊断检出率、准确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7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76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92.4%,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91.5%,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91.6%,4例可疑子宫内膜癌经病理证实.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膜结构显示清晰,患者无痛苦,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罕见类型,其特征是息肉组织内有平滑肌成分,覆盖肌组织表面的内膜往往呈萎缩状[1],包括息肉样腺肌瘤和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sis,APA).因其发病率较低,无典型临床表现,无独特超声改变,术前诊断较困难,需靠病理确诊.对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兆董  林丹玫  衣欢 《安徽医药》2018,22(11):2188-2190
目的 探讨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治要点及其预后,期望能更好的了解其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66.7%)以月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下腹痛、下腹部包块。妇科检查均有子宫增大表现,≥3个月妊娠子宫10例(47.6%),出现贫血7例(33.3%)。超声提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18例(76.2%),2例不除外肌瘤恶性病变可能,1例提示性质不明的宫旁实性肿物,术前无一例诊断为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符合率58.8%(10/17),术后根据石蜡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确诊。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和(或)附件切除者共17例(81.0%),单纯肌瘤剔除者4例(19.0%),在随访的病例中只有1例单纯肌瘤剔除者复发,再行彻底的手术切除治疗。结论 子宫脉管内平滑肌瘤术前误诊率高,具有侵袭、复发、转移等不良生物学行为,临床处理以彻底的手术切除病灶为主;及时正确诊断,规范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60例子宫肌瘤和4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术前检查,包括灰阶图像和彩色血流成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共55例,子宫肌腺病36例。与病理结果对照:4例子宫肌瘤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病,3例子宫肌腺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1.67%,子宫肌腺病符合率为90%。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正确率高,可用于二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刘海英  陈小苑 《中国医药》2012,7(11):1436-1438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腺瘤样瘤的68例进行病理及临床分析.结果 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平滑肌瘤35例,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子宫腺肌病11例,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平滑肌瘤及子宫腺肌病8例,单纯子宫腺瘤样瘤14例.肿瘤多位于近子宫角和宫体或宫底浆膜下,其次为子宫肌壁间,内膜下少见.肿瘤直径0.8 ~4.5 cm,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大多数表现为脉管样形态.结论 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多与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并存,临床和病理上均易误诊和漏诊,对标本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对切面黏滑,有细小孔隙样结构,无假包膜特征性部位多取材,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能提高其检出率.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预后良好,未见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子宫腔内形态、回声情况及血流状态。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74例,诊断符合率为83.33%,误诊率为10.34%,漏诊率为6.33%;黏膜下肌瘤94例,诊断符合率为79.79%,误诊率为14.89%,漏诊率为5.32%。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岩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9):676-677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像图表现并分析误诊漏诊原因。结果:本组52例,超声诊断正确37例,正确率71%。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肌瘤及部分病例表现为局限性团块,与肌瘤鉴别困难是误诊漏诊主要原因。结论:经腹超声对诊断子宫腺肌病有较大临床价值。提高对本病的综合认识、密切结合临床及作好与子宫肌瘤的鉴别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