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防和降低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是所有采供血机构共同探讨的一个长远课题,是采供血机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保护献血者身体健康和血液质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环节,进一步节约血液资源,有利于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在日常的采血工作中,做好这项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关于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了解献血者的实际需求,找出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旨在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制定《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献血者采取电话问卷调查方式,对献血宣传、咨询体检、血液初筛、采血服务、发证服务、纪念品、卫生环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及献血者的意见及建议,制定相关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总体服务态度给予肯定,而对于献血宣传、纪念品等项目满意度得分低于80分,提示应该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及重视献血纪念品的选择。献血服务工作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以献血者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结论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改善献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献血后服务的服务质量三方面是提高献血服务满意度的关键,血站应以此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态度、意愿和行为的现状,为稳定大学生献血队伍及改进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门设计调查表,随机选择参加无偿献血大学生共820人进行调查。结果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大学生占78.2%;献血意向方面32.3%的大学生愿意再次献血2,7.8%的大学生愿意成为应急献血者,愿意捐献骨髓的人仅占1.6%。结论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血站应了解大学生献血者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献血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培育和发展忠诚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3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1)对无偿献血事业总体看法很好的男、女性比率分别为55.8%、47.6%。(2)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很值得的18~29岁、30~39岁40-60岁年龄的比率分别是67.6%、58.2%、44.4%。(3)认为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完全可信任的献血1.2次、3~4次、5-6次、7次以上献血者比率分别是73.0%、64.4%、40.9%、39.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及献血经历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总体看法、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的认同以及对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的信任度有差异。应综合考虑不同献血者感知价值、服务质量、关系信任、成本转换等因素,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5.
无偿献血者一次献血400 ml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菏泽市自愿无偿献血从2001年起就已充分满足临床供血需要。到2003年,公民一次自愿无偿献血400ml已达98.0%,无任何献血安全事故发生。为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采供血技术水平,笔者对2003年1月~12月间献血400ml的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目的了解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各种因素以及公民决定献血的重点因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方法依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调查表,对成都市2385名献血与未献血的公民做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对其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来做相关分析。结果①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成都地区公民对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知晓率较高(87.5%),但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9.4%、32.5%),其中献血者(1349名)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分别为33.4%、38.1%)均高于未献血者(1036名)(分别为24.2%、25.1%)(P<0.05);文化程度越低,对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的知晓率越低,职业分布以医生的知晓率最高,农民的最低。②了解渠道:献血者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了解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P<0.05)。③献血动机:未献血者、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愿意献血的主要原因是“献爱心”,但献血动机比较多样,街头献血的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同伴招募”和“健康检查”是促使公民初次献血的因素,而影响初次献血的重点因素是“便利和勇气”;再次献血的公民主要是“献爱心、没什么特别原因和享受用血优惠”。④关注信息:未献血者如果打算献血,最希望了解的依次为“献血后是否影响身体”、“是否会感染疾病”、“血液相关知识”、“相关疾病知识”、“献血后优惠”、“献血时间地点”和“其他“。⑤对待献血的态度和行为:认为献血不影响身体的公民占73.5%,献血者(76.3%)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70%)(P<0.05);献血者愿意继续献血的占93.3%,重复献血者(97.1%)高于初次献血者(91.1%)(P<0.05);77.3%的献血者表示“如有危险行为时选择放弃献血”。结论动机、认知、态度、个性及职业与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献血法律法规、献血宣传方式、献血服务过程等环境因素亦都会影响公民献血。献血者招募的策略,首先应研究不同人群对献血不同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公民献血;其次,应为献血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方便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两个固定采血点10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B组对献血者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投诉人数、主动退出人数、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献血后疼痛评分( VAS)以及献血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的献血投诉人数、主动退出人数以及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A组( P<0.05);B组献血者的VAS评分低于A组( P<0.05);B组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 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的人群细微综合的护理可以减少献血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该类人群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稳定和扩大无偿献血的队伍,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献血告知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献血告知的方式和要求作了陈述。结果告知人员应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献血者信息保密,献血者才能对采供血机构信任。结论只有把献血告知工作做好,才能推动无偿献血健康而持续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献血者不良反应原因,制订预防献血反应的措施,促进无偿献血健康的发展。方法对本血站记录的无偿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及采取预防措施取得效果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依次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结论通过做好献血前的宣教工作,详细询问献血者的身体状况,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金华地区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在献血后初复检5项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两组不同献血人群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对献血者进行征询体检初筛等献血前筛查,合格后再献血;在献血后分别对3 187例互助献血者与25 694例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初复检5项血液检测,所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互助献血组在献血后初复检ALT、HBs Ag、TP不合格率均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HCV、抗HIV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项总不合格率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愿无偿献血是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了解献血反应与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献血量、采血频次、采血季节是否有明确的关系,分析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增进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随着政府的大力宣传与支持以及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越来越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但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有少部分献血者由于生理、心理、采血环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采血技术等多种原因,引起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等一系列短暂性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无偿献血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了再次献血率。现对我站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一年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并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作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现状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 ,本市顺利实现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转轨 ,无偿献血有益健康的新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随着街头流动采血点的设立 ,无偿献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由计划性的以单位为主的献血形式转入了自愿无偿献血阶段 ,临床用血已有 85 %来源于街头采血点。笔者随机抽查 2 0 0 1年 1~ 6月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 4779人 ,对他们的年龄、职业、献血目的、对献血知识了解途径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  2 0 0 1年 1~ 6月自愿无偿献血者4779人 ,均来自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情况和广大官兵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将来献血意愿,为军队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610名驻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动机、了解献血知识的渠道等信息资料,通过调查发现,奉献爱心方面多次献血者(67.3%)高于初次献血者(54.1%),对于是否影响健康的顾虑未献血者(71.8%)明显高于献血者(29.8%)。结果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35岁年龄层,占献血者总人数的87.6%。"奉献爱心"是军人献血的主要原因,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分别为54.1%、67.3%,"部队宣传"是无偿献血者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70.4%),通过感受献血现场氛围或参与献血,愿意下次继续献血的分别占60.0%、98.1%。结论应有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宣传,不断完善采血服务保障措施,强化采血现场的氛围布置,加大人文关怀与沟通交流,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献血服务中实施星级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近几年来,本市实施了无偿献血工作"三个转变一个延伸",献血工作已进入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模式阶段。在自愿无偿献血模式中,献血服务工作的好坏已成为献血招募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献血服务是献血者直接体验到的一种服  相似文献   

16.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发现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挫伤了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热情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 ,扩大献血队伍 ,减少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笔者观察了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 ,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顺德市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7月无偿献血者 94 4 0 4人 (次 ) ,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共 1 6 73例 ,男性976人 (次 ) ,女性 6 97人 (次 )。1 .2 方法与诊断标准 按《献血者健康体检标准》对献血资格评审 ,大多数献血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献血,本站于1999年4月28日起,使用流动采血车上街采血。目前到车上献血的人数基本与到站内无偿献血人数相当。由于上车献血的均系随机自愿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后绝大部分仍投入正常工作与生活。因此,保证采血安全尤为重要。笔者对上车自愿无偿献血及站内集体组织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偿献血活动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作出奉献,踊跃献血。人们初次献血时的体验,往往决定着他们是否再次献血。因此,探讨影响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已成为新的课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采血工作的环境、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初次献血者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采血人员的言谈话语,更直接导致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变化。医护人员与献血者融洽的语言交流,会使献血者消除心理顾虑,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全国采供血机构当前的采血现状。方法以发放调查表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全国355个采供血机构2006~2008年的血液及血小板的采集情况,包括献血人口率、献血小板人口率,献血增长率,400 ml血液采集量的增长率,以及RhD(-)血液采集量占全血的比例,进行调查统计,采用χ2检验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目前采供血机构采集的血液和血小板主要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者,全国献血人口比例为6.93‰(966.71万/139 400.55万),献血小板的人口比例为0.29‰,2006~2008年全国献血增长率为16.80%和11.84%,400 ml全血采集的增长率为20.19%,RhD(-)血液采集量占全血的比例为3‰~4‰。结论截至2008年底,全国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量基本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且所供应的血液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音乐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音乐对初次无偿献血者静脉穿刺疼痛、一次自愿采集400m l献血量及降低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0名,两组采血程序相同,实验组加用音乐进行干预,观察每组静脉穿刺疼痛及一次自愿采集400m l献血量的比例。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疼痛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自愿献血400m l采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能分散无偿献血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降低献血反应,提高400m l采集率,对保留、招募献血者,促进无偿献血事业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