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借来球具学打球 作为人民共和国网球协会第一任名誉主席,万里第一次接触到网球是75年前.万里考入了山东曲阜第一师范学校,在曲阜读书三年,万里学会了打网球,那时网球是个洋玩艺儿.刚刚传入山东不久,开始他没有钱,买不起球拍和球,就借有钱人家子弟的球具来练习.那时的球拍都是清一色的木制球拍,比现在还小些,加上手工的牛筋粗而硬,手工绷上即可.拿在手里有些沉甸甸的,球也都是线缠制的,内有一个橡胶核,用手捏捏还挺软,据说是白色的,弹力还好.这些初级手工球拍和球也只有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才能找得到.场地无非是在操场上或水泥地上画上石灰或白漆线,中间立两个柱子,拉上一张棉线和麻制成的网就打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接触网球纯属机缘巧合.那是在大学时代录制一期校园生活节目时,我们一行经过网球场.摄像师让我进去挥几拍录下来.学着网球高手挥动球拍的飒爽英姿.我用力挥了一拍,晕,没碰到球.再来一次.我紧盯着别人给我喂的球,使劲用力一挥,嘭!球掉在地上了,拍子还是没碰到球.我只好悻悻的离开网球场.此后,我对网球便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奇心和征服感.我要学打网球!  相似文献   

3.
徐颖 《家庭医生》2021,(13):52-53
公园里,正流行一项特别的球类运动. 和着悠扬的音乐,彩色小球在空中飞跃,打球人身体一转,手中的球拍稳稳接住小球. 神奇的是,不管打球人如何闪展腾挪,手臂如何大幅摆动,彩色小球仍然如同磁石般"吸"在球拍上.整套动作下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既非网球也非羽毛球,这小球,到底是什么? 其实,是柔力球运动(以下简称柔力球).  相似文献   

4.
熟悉万里的人都知道,老人家这一辈子有两大爱好,一是桥牌,二是网球.他从十几岁就开始迷上网球,年过九旬还活跃在网球场上.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生》2008,(10):19-19
英国学生博兰是位网球爱好者。1896年,他随身携带球拍在雅典旅游,正遇上妇火如茶的奥运会网球比赛,技痒难耐,遂报名上阵,不料竟打遍全场无敌手,一不留神就被写入历史,成为奥运吏上第一个网球男单冠军。  相似文献   

6.
清晨,去公园锻炼,碰到一群阿姨在打“网球”。我笑着对同伴阿强说:“这些阿姨挺时尚的,还会年轻人玩的网球。”阿强笑道:“你真是老土,这哪是网球,这是太极柔术球。”  相似文献   

7.
医疗慈善负重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需救济的灾民有6000多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亿.残疾人6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7500多万.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2000多万.还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过去的2005年.无疑是中国慈善事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让贫困的待援者感受到希望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温家宝总理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写进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八个大字。继而,民政部公布了第一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第一部关于慈善的法律也正在制定中。  相似文献   

8.
流水不腐因为动 1984年,68岁的万里在成都向出席老年人体育经验交流会的同志介绍了自己的健身体会:“我有两点经验:第一,老年人必须运动,运动就要对某种项目感兴趣.第二,老年人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工作再忙也要坚持.” 2008年,万里已经92岁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年逾九旬的老人越来越多了,可是每周坚持打四次网球、两次桥牌的奔百岁老人可能只有万里,而这两项运动都已经伴随他半个多世纪了.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其实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后来由于打乒乓球时在桌子上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就被称为乒乓球。乒乓球运动大约于1904年前后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网球明星约翰·麦肯罗是个恶名昭著的“超级坏小子”。比赛中经常与裁判和对手大声争吵、高产漫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1990年在澳大利亚公开赛中,因恐吓一位女司线员,怒摔球拍和辱骂裁判等恶劣行为,被逐出场。至于罚款,那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婚育与健康》2011,(23):12-13
在我结婚前,对女性还真的没有过性冲动。这也许是我从小就在女人堆里长大的缘故。当然了,这也是和我所受的教育有关,那时人们普遍认为,婚前性行为就是道德败坏。谈恋爱是一本正经的,甚至连接吻也不曾有过。我的第一个女友,我甚至都没有握过她的手。我和妻子是在我大学毕业那年相识的,在我姐同学的男友家里。她来了,她是我姐同学的男友的表妹。我从来也没有见  相似文献   

12.
于香玲  泡泡 《健康》2010,(7):20-21
来到深圳已四个年头,现在,我和丈夫工作稳定,生活安逸,自在而快乐。而我时常还会想起来深圳前在山东老家那几年的生活,那时,我们是清苦的,也是浪漫的,可谓是清苦中有着无限快乐浪漫事。  相似文献   

13.
“生命在于运动”是王老总坚信的格言,虽说他鬓发已白,但每天仍坚持早上跑步,晚上“打坐”练功,打起网球来,不少年青人还不是他的对手。 夏日炎炎,每天运动完汗湿夹背,一回到凉风习习空调房里,真是种惬意的享受。秋天还未到,王老总便不时感到颈肩部酸痛,右手活动不灵活。心想,这大概是上年纪的缘故,该多运动才是,于是每天早上再增加了运动十分钟的锻炼,可是事与愿违。个把月后,打网球挥球拍时  相似文献   

14.
正小朋友问了稀奇古怪的问题怎么办?我们告诉你最好的回答!出生之前,我在哪里?哈哈,那时的你在妈妈肚子里呀。妈妈现在还记得,那时的宝宝常常在我肚子里动来动去,翻翻身、伸伸手,有时还拳打脚踢的。因为你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期被称为"胎儿",所以你那时的拳打脚踢就叫"胎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25日晚上7点,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2005年是北京奥运周期的第一年,中国体坛风起云涌,体育事件和体育人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晚会最后颁发的是2005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的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颁发给那些一生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给中国体育的人,他就是与网球结缘75年,喜爱打网球的90岁的老人万里。主持人董卿和张斌向大家介绍:万里老先生年过90岁,有严格的作息制度,晚上8点就睡了,现在是9:46分,所以万老不能到现场领奖,请他的长子万伯翱到现场领奖。为万里先生颁奖的是国际奥委会的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陪同颁奖的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水均益。晚会上,亿万电视观众从万老长子那里了解到他目前的身体状况。万伯翱先生说:父亲身体还算好,心脏有些毛病,但是他坚持锻炼,每周打四次网球,打三次桥牌,这次听说中央电视台举办这个活动,非常高兴看了全部的介绍和请柬……  相似文献   

16.
"退休不发愁,还有桥牌、网球和众多好朋友,国泰民又安,老年乐悠悠。"这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离休后给自己写的一首打油诗。诗中既有退休生活的写照,也有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提问者现在儿童近视的越来越多,听说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近视,这是真的吗?祝您健康这还真的是真的。打乒乓球时,既要"手急"更要"眼快",球拍要不停地挥动。乒乓球的速度飞快,来球落点或近或远,或左或右,或旋转或不转,  相似文献   

18.
<正>持拍类运动中,羽毛球是眼外伤发生率最高的项目,严重的运动损伤可能会导致视力永久性受损。20出头的小颜(化名)与同事一起去打羽毛球,这是她第一次在正式的场地上打羽毛球,而且她的双打搭档也并不是很擅长这项运动。比赛进行时,她正好在前场,对方一个球打过来,从她头上飞了过去。她下意识地一回头,结果队友的球拍直接击中了她的右眼。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右眼视力变得非常模糊。等她被送到急诊室后,经过裂隙灯检查和测量眼压,  相似文献   

19.
刘国信 《长寿》2013,(5):34-35
如今,太极柔力球已成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运动。柔力球运动是借鉴了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术的精髓和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这一运动符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在竞争中只要掌握技术特点,合理运用,便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锻炼,进而达到球拍  相似文献   

20.
在山东梁山地区,我遇到这样一个怪人,据家人说他已经“绝食”好长时间了,什么东西也不吃,只靠喝水度日子,但他还照常早起拾粪,白天下地干活,给外人的印象是什么病也没有,也不准家人对外人讲。家人只好偷偷地告诉我。我第一次去看他,是在他的自留地里,他只说一切都好,没有任何毛病。第二次去是在他家的场院里,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