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肝健脾养心安神汤”治疗抽动一秽语综合征1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院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拟清肝健脾养心安神汤治疗抽动一秽语综合征112例,并据证采用化痰清火熄风、健脾疏肝理气、益气养心安神、疏肝解郁、安神定惊等方法,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健脾养心安神方是笔者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多年从事中医临床的经验方,具有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为印证该方的临床效果,选择由PCPA诱导的失眠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研究该方对由PCPA诱导的失眠模型小鼠脑内DA的影响。结果证明健脾养心安神方能降低失眠模型小鼠脑内DA的含量,抑制了DA维持觉醒和行为兴奋的作用,从而达镇静安神之功效,改善了睡眠。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很多心系疾病患者常伴有心烦、心悸、焦虑、不寐等心神不宁的表现,因此,薛教授在治疗心系疾病中重视心神共调,根据辨证论治,给予益气养血、养心安神;活血祛瘀,养心安神;豁痰醒脾,安神定志;清热泻火,养阴安神;疏肝解郁,健脾安神;平抑肝阳,清心安神,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56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补气健脾 ,养心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采用归脾汤加减 (白术、党参、黄芪、当归、茯神、远志、炒菖蒲、炒枣仁、琥珀粉等 )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结果 :总有效率为 91 .1 1 %。提示本方有补气健脾 ,养心安神 ,健脑益智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李长远  李飞 《四川中医》2007,25(11):60-60
笔者运用温肾健脾、益精强神法,自拟温阳益精汤,以兴奋机能、温壮元阳、平衡阴阳配以益气健脾、化痰开窍、养心安神,治疗忧郁型精神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朱惠云 《四川中医》2009,(10):85-86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养心安神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健脾补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0例,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3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75%。结论:健脾补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玉岭 《河南中医》2012,32(12):1601-1602
陈宝贵教授运用和胃安神之法,一方面健脾和胃,使气血化生有源,一方面养心安神,心血充足则心神得安,神能守舍,故睡眠改善.  相似文献   

8.
莲子不仅营养丰富,健身价值很高,而且具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等功能,用于治疗下列病症,可收到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芪杞汤治疗神经衰弱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振爱  苗志学 《陕西中医》2005,26(7):671-671
目的:探讨健脾养心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方法:守归脾汤之意采用自拟芪杞汤(黄芪、枸杞、党参、酸枣仁、柏子仁、石菖蒲、远志、琥珀、茯神等)治疗神经衰弱6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具有健脾养血安神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苏春芝  王淑华  王永梅 《陕西中医》2003,24(11):995-995
目的 :观察安神、健脾、补肾类中药配伍对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调神益智汤 (远志、石菖蒲、龟版、益智仁、龙骨、枸杞子、五味子、黄芪、当归、龙眼肉、枣仁等 )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 40例。结果 :治愈率 75 % ,总有效率 90 %。提示 :本方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在宋(金)元时期基础上研制出212首癫痫方,筛选出180首效方进行总结分析。在熄风化痰的基础上,其组方用药思路不断拓展,主要以活血化瘀、泻火清热、养心安神、健脾温肾化痰为治则。创制了开迷散、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清心温胆汤、安神丸、定痫丸、芩连清心丸、养血清心汤等方,活血化瘀配伍清热泻火、通窍醒神之品,清热泻火方强调配伍安神药,养心安神方与重镇安神方的分列,健脾化痰方与温肾化痰方并举,重视辨病施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卢亮 《山西中医》202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安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精神状态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惠博  林海 《国医论坛》2015,(2):63-64
失眠,临床上常见心肝气郁、郁而化火,肝郁脾虚、心阴不足,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三型。治当或疏肝解郁、清心泻肝,或疏肝健脾、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除药物治疗外,还要重视精神调摄。  相似文献   

14.
吕富荣  刘岗  王静怡 《陕西中医》2011,32(12):1643-1644
介绍名中医王静怡主任医师治疗轻-中型抑郁症临床经验,认为心脾两虚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作用之一,确立了以益气健脾、养心清火安神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大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振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14,(19):1697-1698,1707
介绍诊治老年失眠的体会。继承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治疗老年失眠做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主要从健脾养心、清热化痰,滋阴补肝、解郁安神,交通心肾、滋阴降火,活血化瘀、清养安神4个方面论治,并强调择时服药、身心并治。  相似文献   

16.
抽动 -秽语综合征病因复杂 ,根据本病脾虚肝旺、痰火扰心之特点 ,自拟清肝健脾养心安神汤临床辨证加减治疗本病 1 0 2例 ,结果痊愈率 74.5% ,总有效率 97.1 %  相似文献   

17.
陈以国教授认为失眠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病位在心,多与思虑、忿怒、忧愁等七情所伤相关,提出"安神健脾,疏肝理气",以晚清名医费伯雄所创甲乙归藏汤辨证加减,结合针刺,双侧辨证选穴,平补平泄,养心安神,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8.
归脾汤则长于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重在补益心脾。适用于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血暗耗所致的惊悸、失眠、盗汗之证。此外还当伴有脾气亏虚而引起的体倦、食少、或脾不统血的崩漏下血、月经不调之症。故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当归、茯神、枣仁、龙眼肉、远志以补血养心安神,而成心脾两调之方。但重点在于益气补血以养心。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属中医惊悸、怔忡范畴。临床报道多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亏、心虚胆怯、痰浊阻滞、血脉瘀阻等证型,治以补益心气,或滋养阴血,或健脾养心,或益气养心镇惊安神,或理气化痰宁心安神,或活血化瘀诸法,而属心肾阳虚运用温肾法治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健脾养心安神方治疗失眠43例,并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